谢荣东
【摘 要】黔东南地区的苗族装饰符号生动灵活地体现了文化语言的功能,本文对苗族装饰艺术符号的样式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体现出来的语言表述展开探讨。
【关键词】苗族;装饰符号;文化语言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148-01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数之一,居住在黔东南地区的苗族装饰符号多应用于衣物和头饰,由于具有比较独特的艺术造型,制作精良细致,体现出华贵的气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得到世人广泛的认可。装饰符号可以体现出苗族人民对宗教的信仰、对艺术审美能力、对历史文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等不同的民族特征。苗族的装饰符号一种比较抽象的文化语言表述符号,可以帮助人们对苗族的艺术审美以及历史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一、苗族装饰艺术符号的样式
苗族的历史风俗、所信仰的宗教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给苗族的服装和头饰的装饰符号艺术提供了艺术创造的基础,他们尊重自然中动植物,以龙、蝴蝶等作为代表性的装饰符号,将其体现在衣物和头饰之中,这些具有代表性装饰符号成为了解苗族的最为形象的文字。
(一)蝴蝶符号。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同胞是应用蝴蝶符号最为广泛的群体,该区域的蝴蝶造型最为丰富多彩,由于蝴蝶在苗族人眼里是尊崇的母祖大神,代表着较为强大的生命力量,体现出苗族人民壮大自己民族以及多子多孙的愿望。在刺绣上也比较容易见到一些形态各异的、活灵活现的蝴蝶图案。居住在贵州省清水江区域的苗族人群,可以在袖口部位以及腰部的图形中见到以蝴蝶为主题的装饰符号。而位于台江地区的蝴蝶装饰符号为人身与蝴蝶的结合。在一些重要的苗族节日中也是蝴蝶内容相关,比如鼓藏节就是用来敬拜蝴蝶母祖和神枫树的。
(二)龙纹符号。在苗族的传说中龙是由蝴蝶母祖而生,龙身牛首的装饰符号多见于以蝴蝶为主要图案的艺术体现形式中。苗族对龙纹符号的应用灵活多变,应用上没有受到形式上限制,多与其它的装饰符号进行融合。苗龙的形象中,龙的头应用水牛的角部和虾的须部,身体类似于蛇的形状,而尾部则采用鱼尾的形状,该龙形装饰符号多应用于服装饰品中。龙的形状丰富多彩,或形态生动,或具有很强的抽象概念,较好地表现出苗族人民对艺术审美的需求以及精神面貌,在苗族刺绣中多以牛角龙、人首蛇身龙的图案为主要题材。
(三)牛角符号。牛角是苗族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装饰符号,苗族人民从对牛的尊重逐渐演化为对其的崇拜,并应用较为张扬的形式体现了对牛的敬重。牛角这种装饰符号多应用于头饰之中,以苗族女性头部配戴的银牛角装饰物最为常见,该种装饰符号的产生多与苗族祖先蚩尤有关。苗族人们认为牛是上天赐到人间的帮助人们进行耕作的,是苗族人民的同伴和得以生存发展的神奇动物。牛角装饰符号是对图腾崇拜和农业时代耕作文明的融合,体现出苗族人民的精神意志。
(四)铜鼓符号。苗族的铜鼓花纹装饰符号具有比较久远的历史,制作较为细致并具有丰富的图形,铜鼓的中心形状类似于日光,边缘雕刻有动物图案,鼓面是采用浮雕的形式表现出不同的图形,鼓身都有花纹进行装饰。当每年的秋季来临,苗鼓节日当中铜鼓的响声会传遍苗岭的每个角落。铜鼓这种装饰符号对苗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鱼纹符号。苗族人民多用鱼的符号来对先人的开拓精神表达怀念之情,由于鱼具有较强的繁衍能力,希望自己的子孙可以得到旺盛的延续。苗族的鱼纹装饰符号在服饰中表现的较为丰富多彩,造型有多种多样体现形式,应用最多的为对鱼纹的方式,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二、苗族装饰艺术符号的语言表述
(一)平面适形。在苗族的衣物中装饰的符号形象与装饰面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而且装饰符号布局较为合理,不同的部位体现了各自的主题类型,装饰物中会把不同的图腾符号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蝴蝶母祖的腹部位置有孩子的图形;侧身状态的动物或人脸都应该把两眼体现出来;周围地方应用花朵或都可爱的动物为主题进行陪衬,该种艺术审美方式體现出苗族人民的心理状况。
(二)抽象造型。黔东南地区的装饰符号语言的表述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欧洲地区对艺术的审美有相近的地方。在很多地区的苗族女性的裙边或者披肩上面都绣制出两条不同的颜色的横线纹路,有些人认为代表着国内的黄河和长江。把绣制有江河的图案的裙子称之为迁徙裙,此类抽象的颜色和线条体现出制作者的主观意识,不是把客观存在的物体作为创作对象,可以自由的表现精神意识。
(三)色彩绚丽。黔东南的苗族人民居住在美丽的贵州山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有许多美丽的山川和河流,苗族人民把对自然的认知融入到装饰符号当中,衣物的绚丽颜色是对自然的理解延伸。较为典型为好五色衣服,强烈的色彩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三、结语
苗族的装饰符号取代了文化语言的表现作用,可以生动的表现出苗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在文化艺术趋于同步的现代社会,保持苗族装饰符号的文化艺术特性,可以有效的保留苗族人民固有特征。
参考文献:
[1]陈志锋.生活方式变迁与传统苗族纹样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
[2]陆晓云.装饰艺术符号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