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扬琴的演奏方法

2018-11-28 01:57贺婧
戏剧之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扬琴演奏方法

贺婧

【摘 要】扬琴的演奏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在学习和演奏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养成善于分析的习惯,用辩证法去分析和研究扬琴演奏中运动的每个有关的局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有机配合,有机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扬琴;演奏;方法

中图分类号:J6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059-01

扬琴的外观是扁梯形或蝴蝶形的木制音箱。扬琴的琴体为木制、梯形扁方共鸣箱,琴面设有弦马、琴弦、山口、滚珠、弦轴、挂弦钉、盖版等,演奏时用竹槌敲击琴弦,通过琴弦的振动使共鸣箱产生共鸣。目前常用的扬琴有5个条码共125弦,构成 54个音位,音域达四个八度。演奏时,多以双手持琴竹击奏琴弦。

一、基本方法

在整个演奏运动过程中,手臂各部之间既是有机地相互配合,又具有各自运动的特点,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协调一致的联合运动整体。如果从动作外形上看,手腕运动幅度较大,下臂较小,手指则不易觉察。演奏扬琴,手臂各部只有动作幅度大小的不同,只靠手臂某一部分的运动,不能适应扬琴的演奏需要。

从用力情况看,在向下击弹琴弦的演奏运动过程中,应把来自下臂的力,同时加上手腕灵活转动和手指捻动琴竹的力,即臂力、腕力、指力的合力(就其实质而言,这种力是一种旋转力),在手指捻动琴竹的瞬间(即琴竹击弹琴弦的瞬间),灵巧地全部集中甩到琴竹头上。这种灵巧的力,是击弹琴弦的主要力量。击弹后所产生的向上反弹力,则是使琴竹回复到下一次击弹的准备位置的主要力量,在整个演奏运动中,手臂各部在向下击弹时,呈用力状态,击弹后向上回松琴竹时,则呈不用力的自然松弛状态。手臂各部的这种用力和不用力的有节律的运动情况,是扬琴演奏得以持久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二、手臂各部的运动和力的运用

上臂:主要是有机地配合下臂作前后伸缩运动。下臂:在向下运动击弹琴弦时,除作向下的运动外,同时还随这种运动形成一种自然的向下臂外侧的微小转动;反之,在向上回松琴竹时,除作向上的运动外,同时也随着这种运动形成同样的向下臂内侧的微小转动。在快速的音区变换演奏时,下臂则有左、右横向的快速移动。手腕:手腕除配合下臂有机统一地作较大幅度的上下运动外,在向下击弹琴弦时,还随着向下的弧形运动,形成一种自然的,向外侧的微小转动;反之,在向上回松琴竹时,则随着向上的运动,形成同样的向内侧的微小转动。手腕在配合下臂的灵活运动中产生的腕力,使来自臂的力量得到加强,故在演奏中,腕力的应用十分重要。手指:食指、中指、拇指松紧适度、灵活轻松地持好琴竹,在向下击弹琴弦的同时,拇指向前下方运动和用力;食指、中指则向上方作回钩似的运动和用力。

三、击弦的部位

扬琴击弦的部位,是指琴竹击弹在琴弦上的位置和琴竹头本身触弦的部位。正确的击弦部位应在距琴码2—2.5公分的位置。过远,会使发音欠坚实有力,虚浮而缺乏弹性;过近,则会使发音硬而死板。演奏中,随着音区的不同和力度要求不同,击弦部位也应作适当的相应变化。音区逐渐增高或在高音区时,击弦部位可相应地略略靠近琴码;音区逐渐降低或在低音区时,则击弦部位可相应地离琴码稍远。在强力度的演奏中,击弦部位应比正常力度情况下演奏时,稍靠近琴码;在弱力度演奏中,击弦部位则应相应离琴码略远。琴竹头应以触弦平面的中部击弦,避免斜向和前、后部击弦,不然会影响力度及易误触其它弦,破坏效果。

四、运竹的一般特点

第一,除特殊情况的需要外,一般琴竹向下击弹琴弦,一次只允许发出一个清晰而坚实的音,不能发音混杂不清,甚至有噪音出现。第二,除双手作两声部进行和遇到交叉琴竹等情况,为避免竹法混乱,可使用连竹外,一般都作右、左、右……或作部分的左、右、左……轮流交替演奏。第三,双手作两声部进行时,凡和音演奏,或上声部演奏长时值音,下声部为旋律进行时,一般上声部用左手,下声部用右手。双手进行复调性质的演奏时,一般下声部用右手,上声部则用左、右手配合轮流交替演奏。第四,从一个音向另一个音击弹(或同一音上作两次以上连续击弹)时,除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琴竹只能作一种连续不断的上下起落的运动,而不应使琴竹击弹第一个音后,向上回松時,在空中经过一个短暂的停顿后,才另外从停顿点开始向上起势,作第二个音的击弹。第五,作快速演奏时,琴竹离弦高度一般应相应减小,作较慢速度演奏时,则可相应稍大一些;作强力度演奏时,琴竹离弦高度也相应地应稍大一些,反之,作弱奏时,则应稍小。第六,两只琴竹在演奏进行中,除同一音上的轮奏和高音区的八度轮奏等略呈交叉状外,一般运竹时都保持基本平行。第七,演奏中,应尽量避免琴竹发生交叉击弹现象,对于不可避免的交叉现象,可依靠下臂和手腕的灵活横向运动,使琴竹在空中及时避让。演奏和音时,更应避免琴竹的交叉击弹。

五、结语

我们要在在了解了扬琴演奏的基本方法及其有关问题的知识基础上,逐步使这些知识变为经过自己消化的活的东西,并能在扬琴的演奏实践中灵活自如地运用它们,进而提高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中国音乐,2001(04).

[2]王丽伟.中国扬琴传统流派的地位与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1(03).

猜你喜欢
扬琴演奏方法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可能是方法不对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