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演《打神告庙》的点滴体会

2018-11-28 01:57李菁
戏剧之家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京剧戏曲

李菁

【摘 要】京剧《打神告庙》这出戏是移植于山西晋剧的一出京剧教学演出剧目。这出戏按照行当划分,归类于花衫行当担当。学演这出剧目,对于京剧演员来说是很吃功夫的。也是很有难度的,这出剧目不但有大段的二黄唱腔,繁难的程式动作,还有高难的下高技巧等,可以说是对一名京剧演员或者专业京剧学员的“四功”,进行了全方位的要求和体现。戏曲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四功”的体现,只不过剧目不同,“四功”的侧重面有区别而已。对于任何一出戏来说,达到深情并茂的艺术效果,其实就是演员将“四功”与个人的艺术理解与艺术情感完美结合的集中表现。

【关键词】戏曲;《打神告庙》;京剧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022-01

从开始学演《打神告庙》这出戏,我就一直在思考:大段的二黄唱腔将敫桂英内心的悲愤,怨恨等情绪可以说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阐释了。况且,这出戏里已经融合了京剧表演中的诸多表现元素,可以说对于人物形象地塑造的确是突出了其所承担的作用。为什么作为演员和学员在学演这出戏时,真正的重点却体现在水袖技巧的运用上呢?

水袖功,戏曲表演中最具旦角特色的身段表演技巧。通过水袖的动作变化表现人物不同的情感、心理。常用有单摆转盘袖、正侧重叠转盘袖、直冲展翅飞卷袖等,多用于旦角的悲剧表演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就是《打神告庙》。据老师们讲像“打神告庙”这出戏,最初仅仅以唱和表演来展示,后经加上五尺长的水袖来烘托,使得该剧被大大渲染,观众情绪由静听,静看变成激动,喧啸叫绝,这就是程式训练获得的效果反应,也是戏曲舞台无限自由表现的魅力所在。“演戏” 中含有两个方面,一是刻画人物在张弛中富有真实性。首先是要明白“演戏”的含义。因为,戏剧艺术是把自然生活经提炼后让其美化和詩化,它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人物的感情是被诗化了的感情,具有演员和观众共同享受美的感觉,当演员表演时,绝不能让人物的感情冲刺自我大脑,达到不可收拾又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做戏太假,观众看后觉得干枯无味,表演者也感觉乏味无聊。所以,作为演员首先得具备在一张一弛中驾取角色的本领,把自我情感转化成技艺奉献给观众。比如我在学演《打神告庙》中用抛袖跳跪的程式动作表现疯癫的敫桂英见到海神爷爷,以为是救世主的激动与诚心;又用抛袖跳坐卧鱼的技巧来打神像以泄愤;以各种摇涮袖技来表达希望神冥开口替自己伸冤的迫切心情。

这出戏其实在水袖花儿的运用上是很有特点的,所以我才认为学演好这出戏的重点在于水袖花儿的技巧运用上。首先是花儿的种类很多长袖十技中就运用了提、扬、云、抓、搭、摇、抛、涮八技。敫桂英导板:(风云易测人心难信)唱上,一个转身下搭袖九龙口亮相,两条白色长袖齐齐冲上云霄,怒气冲天。在敫桂英向海神诉说完她的满腔悲愤和哀怨之后,希望它们给予希望替自己伸张正义。却发现求助未果,此时就运用了翻身+涮袖花+跳坐空中抛抓袖+卧鱼的高难度打神技巧,表达了敫桂英得不到伸冤,郁闷痛苦的心情。经过一番思考,她终于明白这些鬼神全是假的后,她的精神寄托完全破灭,愤怒的将供桌上的供品全部打掉,并跳上供桌。这时,我运用了一个高难度技巧,双抓袖,头撞海神头晕顺势下腰,“云袖花”节奏由慢变快,变摇袖花至涮袖花,然后双袖下垂到地,缓慢下腰,最后“倒扑虎”从桌子上摔下来,通过这些水袖技巧将敫桂英对王魁的恨和对海神的嘲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将这个人物和这折戏都推向另一个高潮。此时的水袖花要舞的圆,舞的均匀,舞的富有美感和情感。运用手的姿势挥动水袖,把它变成自己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水袖技巧与身段唱腔相融合,才能创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内心情感充盈饱满的人物角色。如何使这些繁重的水袖花儿在演出中得以体现,而且真正体现出来对于剧情人物的重要意义?这就是一句老话:功夫在戏外。演好这出戏,长时间的单调重复的水袖花儿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多练,才能熟,熟能生巧。而且练习技巧没有捷径可走,就是下功夫苦练,一个花儿都不能有闪失,因为观众是在短短的几分钟里来看演员的表演,没有改正的机会,失误是不能原谅的。其次,这出戏是戏曲舞台上不多见的以长水袖这种道具作为表演的的主要形式的剧目。虽然我再三强调水袖功对于这出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戏曲艺术是综合的艺术,戏曲塑造人物的手段是丰富的,并不能以水袖技巧来代替演员对于剧情人物的所有表演形式。唱、念等表现形式与技巧并重,不能一头重一头轻,所以这出戏吃功夫也就是在这些方面体现的。还有一点,就是《打神告庙》是一出戏,水袖技巧只是这出戏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配乐技巧组合。所以,所有的技巧应该服从整个剧情的发展、节奏,要与戏融为整体,在剧情中体现技巧,为人物而展示技巧。

参考文献:

[1]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2]李啸仓.中国戏曲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3]刘曾复.京剧说苑[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京剧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京剧表演开始了
关于京剧穿越历史传唱不息的思考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