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作用

2018-11-28 06:59:33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中职

刘 芬

(核工业南昌高级技工学校 江西 南昌 330200)

在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大任务。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才聘用要求的不断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突出的应有优势,不仅融入了知识教育,还将道德培养、价值构造等融为一体,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尚品质,具备是非鉴别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成长为综合性人才。

一、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心理健康的引导作用

中职语文教学是中职教学体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引导作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其人格保持独立,促使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完善,以提升整体素养,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由于中职学生心理具有一定特殊性,且叛逆心理较为严重,自尊心较强,容易受到外界思想观念的影响,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若是意志力薄弱,不善于沟通,则会出现不良发展态势,甚至演变为社会热点问题[1]。而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心理健康的引导作用看,可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分析:

1.端正学习态度

相比较初中语文教学,中职教学的内容较多,且知识量大,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当前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且缺乏动力,基础薄弱,容易出现厌学、焦虑情绪。而通过语文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就教学知识点加以拓展,对学生的心理、价值观等进行适度引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其明确学习目标、社会发展态势,进而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学习中来,让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塑造健全人格

从现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看,其涉及的文化知识较为丰富,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能力、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注重提升其审美观、价值观,并锻炼其实践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当然,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中职学生缺乏自我意识,容易出现自卑、自负等两级情绪,对于周围事物没有正确的认知。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心理教育,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可以让其正视自己,在舒缓其不良情绪的同时,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当然,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潜移默化,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通过语言文字,将高尚情怀、优良品德融入其中,利用多形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真善美”有正确认知。

3.培养良好习惯

中职语文教学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其课程不仅包括情感教育、品德教育,也包括了价值观的塑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具备崇尚人格。另外,教学中所体现出的情感体验、心理倾向、积极态度等,需作为认知目标纳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中。所以,科学、高效的语文教学,并在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促进其智力的发展[2]。同时,中职语文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丰富其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纠正其思想偏差,进而完善其个性,得到职业素养的提升,实现全面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

中职语文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多是一些蕴含丰富哲思,并体现生活、情感、品德之美的文章,能够对中职学生予以思想上的启发,审美上的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感悟教学内容,并潜移默化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人生的境界》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我领会课文内容,就作者文中所提到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在学生发表意见时,老师要予以适当的引导,纠正学生错误观念,对于积极态度予以鼓励,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

2.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中职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予以思想上的启迪,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新,突出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在提升学习热情的同时,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教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大声朗诵这篇由黑人领袖撰写的演讲词,感受其慷慨激昂的气势,并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传达的思想,并对其进行评价,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未来规划,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3.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综合实践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块,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并对优良品德、高尚情操、科学精神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启发,形成职业素养。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利用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对善恶有所辨识。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写的《记念刘和珍君》时,要让学生明确文章的思路,并理解其含义,用历史的观点来探索作品的精髓,从而明确人物形象及刘和珍为正义所做的牺牲,让学生可以分清真与假、美与丑、正与邪。

4.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当前,在多变、复杂的社会形态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老师对学生予以引导,利用人文精神、理性光辉,让学生感悟生活,更好的融入社会。例如:在教学《寒风吹彻》时,教师可让学生先了解作者刘亮程的生活背景、创作背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就作者文中描绘的“寒风吹彻”情景,来感受作者朴素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从而感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

三、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对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能够让其具备是非辨识能力,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对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中职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