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锴, 吴 纬, 刘福胜
(1.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保障与再制造系, 北京 100072; 2. 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 北京 100072)
近年来,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复杂巨系统是研究热点之一[1-3],如武器装备体系网络[4]、生物网络[5]和邮件网络[6]等。构建符合复杂巨系统的网络模型是问题研究的关键,现阶段的主要网络模型有ER随机网络模型[7]、WS小世界网络模型[8]和BA无标度网络模型[9]等。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为许多实际复杂网络共同的全局拓扑特性,但全局拓扑特性相似的复杂网络往往具备不同的局部拓扑特性,因此分析研究网络局部拓扑特性也十分重要。模块(module)是指由少部分网络节点按照一定拓扑结构组成、并在网络中复制出现的节点组合[10]。从本质上来讲,模块是在网络中大量重复出现的、具有特定拓扑结构的小规模子图(如食物链网[11]和交通网[12]等均发现模块的存在),这些子图从局部层面上描述了网络内部结构的连接方式。因此,虽然网络模块往往具备不同的局部拓扑结构,但网络模型在整体层面上表现出一致的层次模块性(hierarchical modularity)。
构建确定性层次网络(Deterministic Hierarchical Network,DHN)模型的方法有多种[13],而层次网络模型大都是针对特定应用背景而提出的,如:RAVASZ等[10]对复杂网络中的层次模块性进行了分析,说明无标度特性和层次模块性是许多实际复杂网络的基本特性;WANG等[14]构建了具备“局部偏好连接”特性的层次网络模型,并分析了其无标度特性和层次模块性,证明该模型具备合理性;袁铭[15]对层次网络中的级联效应进行了分析,在不完全信息和负载重分配的模式下,对复杂网络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层次网络的可靠性优化提出了合理建议;DONG等[16]建立了树状加权层次网络模型,并对社交网络进行进一步分析,计算结果说明社交网络具备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
武器装备体系网络中,网络节点代表装备实体,网络链路表示装备实体间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以及装备实体彼此之间指挥控制和协同保障等多种复杂关系[4]。在体系对抗过程中,武器装备体系需要持续的信息获取和快捷的信息传输,同时指挥控制系统作为体系网络中的“神经中枢”负责一系列作战任务,该类节点作为“偏好连接”的目标节点成为体系网络中的Hub节点,这说明武器装备体系网络具备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分析武器装备体系网络层次模块性,可以将体系网络自上而下分为体系层、系统层、平台层和单元层,从而可以准确表示体系网络中不同层次结构的交互关系。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聚合时,往往会发生宏观特性的变化。
为进一步分析武器装备体系网络的拓扑特性,构建满足体系网络特性的理论模型,CHEN等[17]提出了网络模块尺寸为2的树状DHN模型的构建方法,但该方法对应的层次网络模型缺乏普遍性,不能对一般情形下的层次网络模型进行研究。基于此,笔者构建以任意正整数m(m>1)为网络模块尺寸的DHN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小世界效应、无标度特性和层次模块性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证明。
对于实际复杂网络,“增长”(growth)和“偏好连接”(preferential attachment)是2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当网络中出现“马太效应”时,其度分布函数会表现出明显的幂律特征[18],层次网络模型主要通过网络模块复制并迭代的方式构成,利用网络模块结构识别网络局部连接模式,可以对复杂网络模型进行简化,容易对网络的全局拓扑特性及动态演化性作进一步分析。综合以上分析,本文DHN(n,m)模型构建方法如下:
1) 初始时刻。规定网络层数n=0,网络中仅存在一个孤立节点,定义为DHN模型的根节点。
2) 网络增长。逐层增加网络节点,第n(n>0)层中的网络节点数目为mn,其中m为网络模块尺寸,满足m>1。
3) 偏好连接。第n(n>0)层中所有节点的度值为n,分别连接每个节点对应的第0至n-1层中的n个父节点。
在DHN(n,m)模型中,网络模块通过复制并迭代的方式彼此相互连接,“偏好连接”的目标节点为自身对应的父节点,网络模型中每次迭代的新增链路数目与新增节点的层级数相关,并不是固定的常数。
图1为n=4,m=3时的DHN(n,m)模型拓扑结构图。图中:节点的颜色共有5种,表示网络的层为n+1=5层;DHN(n,m)模型中的根节点作为整个网络的连接中心点,除根节点后的剩余子网络可近似分为3部分,表明每个网络模块中父节点包含的子节点数为3。
假定DHN(n,m)模型的层数为n+1,网络模型中第n层的节点数mn,各层节点数目满足等比数列,则DHN(n,m)模型中的节点总数
(1)
网络中的链路总数E满足
(2)
化简后可得
(3)
网络模型中节点的平均度值
(4)
对于DHN(n,m)模型中第i(0≤i≤n)层中的第j(1≤j≤mi)个节点vi-j,其度值ki-j满足
ki-j=kout+kin,
(5)
式中:kout为节点vi-j作为子节点时连接父节点的数目,kin为节点vi-j作为父节点时连接子节点的数目,即
(6)
联立式(5)、(6)可得
(7)
在DHN(n,m)模型中,对于i=0层的根节点和i=n层的叶节点,ki-j分别取
(8)
kmin=n。
(9)
WATTS等[8]在规则网络的基础上,通过“随机重连”链路方式得到WS小世界网络模型,他们发现:尽管复杂网络本身包含较大的网络节点总数,但网络中任意2个节点之间的路径长度相对较小。小世界效应主要包含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L和较大的平均聚类系数C两个特征,本节分别对这2个特征进行分析。
1) 平均路径长度L
在DHN(n,m)模型中,节点vi-j与模型中剩余节点的路径长度之和
(10)
其中:第1项表示vi-j的邻居节点与vi-j直接连接,路径长度为1;第2项表示对于非邻居的其他任意节点,都通过根节点与vi-j连接,路径长度为2。
将式(10)化简可得
(11)
对整个DHN(n,m)模型进行分析,则平均路径长度
(12)
当网络层数n→+∞时,平均路径长度L≈2,说明网络中的大部分节点均通过根节点进行相互连接。
图2为3种网络模型中L与N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WS网络和BA网络模型的路径长度L随节点总数N增加而逐渐增大,DHN(n,m)模型则满足L→2。DHN(n,m)模型具备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说明在网络连通性和网络效率方面比WS网络和BA网络模型更好。
2) 平均聚类系数C
1) 节点vi-j的父节点之间直接相连:
2) 节点vi-j的父节点与子节点直接相连:
3) 节点vi-j的子节点彼此相连:
其中E3中不包括第i层节点与第i+1层节点之间的链路。
节点vi-j的聚类系数
2mi(1-m)(1-mn-i)+2[(m-1)(n-1)-
m]mn-i+1+2m2}/[ki-j(ki-j-1)(m-1)2],
(13)
DHN(n,m)模型的聚类系数为所有节点聚类系数的平均值,即
(14)
图3为3种网络模型中C与N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与WS网络和BA网络模型相比,DHN(n,m)模型中的C明显较大;BA网络模型中的C随N增大而减小,WS网络和DHN(n,m)模型中的C与N则不具备相关性;当N→104时,DHN(n,m)模型的聚类系数满足C≈1,说明DHN(n,m)模型中节点与其邻居节点构成紧密的团簇形式,三角拓扑结构在网络中的比重较大,整个网络模型具备严密的组织结构。
综合分析DHN(n,m)模型的平均路径长度和平均聚类系数的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结果,充分说明DHN(n,m)模型具备小世界效应。
无标度特性是许多实际复杂网络具备的共同特性,主要是指网络中大部分节点的链路数很少,存在少量的Hub节点但拥有大量的链路,度分布表现为幂律分布的形式,即p(k)~k-γ。BARABASI等[9]证明BA网络模型度分布满足p(k)=2m2k-3,符合幂律分布规律。
对于DHN(n,m)模型,节点vi-j的度ki-j与节点的位置i有关,任意选取一个节点,则该节点位于第i层的概率
(15)
DHN(n,m)模型的度分布函数p(k)应满足以下2个条件:
联立式(1)、(15),可得
(16)
需要构建p(k),使得p(k)=p(i)成立,则由条件2)可得
(17)
联立式(16)、(17)得到
(18)
对式(18)进行归一性分析,则有
(19)
由式(19)可知:p(k)满足归一性。
对于DHN(n,m)模型,度分布函数
(20)
说明DHN(n,m)模型满足无标度特性。
图4为DHN(n,m)模型和BA模型的p(k)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当k>30时,DHN(n,m)模型的p(k)曲线近似为一条斜率为负值的直线,但BA网络模型对应直线斜率的绝对值更大。这是因为:BA网络模型的度分布满足p(k)~k-3,而DHN(n,m)模型的度分布为p(k)∝k-1,2种网络模型的度分布指数存在差异性。
图5为不同参数下DHN(n,m)模型的p(k)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当DHN(n,m)模型的网络参数n和m不同时,对应的p(k)曲线几乎完全重合,且当n→+∞时,p(k)曲线可近似为一条斜率等于-1的直线。这说明网络参数n和m与网络模型的无标度特性不具备相关性,而是网络模型自身的拓扑特性。
RAVASZ等[10]通过分析发现:复杂网络中层次模块性的重要特征是聚-度关联性(clustering-degree correlations)满足幂律分布。通常用C(k)表示度值为k的所有节点的平均聚类系数,C(k)与k满足C(k)~k-α,其中α为分布指数。在理论网络模型中,ER随机网络和WS小世界网络的度分布函数p(k)满足泊松分布,整个网络表现为均匀网络的形式,C(k)与度值k无相关性;BA无标度网络度分布函数p(k)满足幂律分布,但C(k)→0,不满足C(k)~k-α[10]。
对于DHN(n,m)模型,联立式(7)、(13)可得
(21)
当n→+∞时,则有
(22)
此时,式(21)中第2项近似等于0,得到
(23)
由式(23)可知:对于任意节点vi-j,其度值ki-j与其系数Ci-j满足幂律分布。因此,可得C(k)∝k-1,说明DHN(n,m)模型具备层次模块性。
图6为DHN(n,m)模型中聚-度曲线。可以看出:
1)对于不同网络参数n和m,C(k)曲线基本都表现为斜率近似等于-1的直线,说明DHN(n,m)模型具备层次模块性,网络参数n和m与C(k)不具备相关性;2)C(k),说明节点聚类系数C(k)随节点度值k的增大而减小,度值很小的节点具备较大的聚类系数并属于不同的网络模块,而Hub节点的聚类系数较小,仅发挥连接网络模块的作用。在DHN(n,m)模型中,网络模块内部连接紧密,而模块彼此之间松散关联,从而通过复制迭代构成更大的网络拓扑结构。
笔者基于“增长”和“偏好连接”的复杂网络特性,通过网络模块复制并逐步迭代的方式,提出符合一般情形下的DHN(n,m)模型构建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证明该网络模型满足小世界效应、无标度特性和层次模块性。结果说明:DHN(n,m)模型的网络连通性优于WS小世界模型和BA无标度模型;度分布函数p(k)和聚-度C(k)曲线在双对数坐标系下集中体现为斜率等于-1的直线,说明DHN(n,m)模型的无标度特性和层次模块性与网络参数不具备相关性。
对于网络理论模型本身,DHN(n,m)模型中的“偏好连接”针对全局网络中的父节点,下一步可分析局部“偏好连接”增长方式对网络拓扑特性的影响,同时引入“随机重连”和“随机增边”方法,构建更加复杂的层次网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