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霞
(浙江省嵊州市高级中学,浙江嵊州 312400)
高中政治课程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新课改后,高中政治课程学习中的法治教育得到重视和关注。在普法教育的环境下,高中政治教学要凸显党的意志,实施法治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全面提高法治素养,进而达到高中政治教学的最终目标[1]。对此,在高中政治课程学习中,教师和学生要给予法治学习足够的重视,将法治意识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以法治意识为导向,优化教学结构设计,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自觉重视法治学习,进而实现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高中政治课程学习中法治意识的巧妙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为了拓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推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法治化建设,必须从教育领域着手,培养民主法治公民,进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复兴。公民是法治国家的核心主体,要培养其法治意识,在关注法律法规的同时,约束自身行为,优化法律举止。而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高中生也是未来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接班人,培养高中生的法治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根本需求[2]。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之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加大对法治教育的关注度,将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纳入教学目标中,并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将法治意识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最终目标。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的法律知识均源于教材,只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才会让学生理解抽象化政治概念,提高其法律素养。
高中政治课程学习中渗透法治意识,树立学生的法治意识,可以让学生全面理解法治社会,在适宜环境下学习与成长。学生形成法治意识后,可以将政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自觉遵纪守法,并在遵守法律的同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进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纵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其中包含大量的法律知识,但大部分都过于抽象,无法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较为乏味,不利于法治意识的渗透。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做好拓展和润色处理,提炼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的契合点,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借助学生生活经验理解法治知识,列举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法律,形成学习欲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3]。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选修五《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中的第一课时《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教学设计中,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真实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筛选适当的法治案例,并提问:第一,站在道德角度上,说一说小林与他父母的做法;第二,站在法律角度上,说一说小林和他父母的做法;第三,小林失物归还后,其父母代领500元酬金,这是为什么?通过课堂交流讨论,初步形成法治概念,让学生明确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关要素,掌握民法现状与前景,可以正确区分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利用真实案例引入教学内容,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保证教学效果。
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内含有大量实用性的教学内容,若沿用传统文字叙述或是图文并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课堂氛围过于枯燥。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教师可以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置身于虚拟环境下,获取法治经验,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进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4]。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选修五《走近合同》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让学生在课堂上演情景剧《小张最近比较“烦”》:“小张将车停在收费停车场,随后到房产中介买房子,和房主签订一系列购房合同。但是回到停车场时,他发现自己的车被损坏,并要求停车场赔偿。停车场否认自己存在责任,认为主要责任为肇事者,不予赔偿。”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扮演中体会人物想法;另一方面,通过真实的情境感受和体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提出“小张是否有权向停车场要求赔偿?”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终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合同的含义与形式,体会订立书面合同的必要性,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常见事例,让学生学会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除了做好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将课程学习延伸到学生实际生活中,拓展到我国当前经济社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组织普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法治,增强法治意识,让学生通过“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深化法律认识,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5]。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选修五《用证据说话》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活动,以医疗纠纷案为主题,每组10人,案件分析、课题研究、书状撰写、言词辩论都需要团队单独完成。学生可以搜集相关资料,但禁止抄袭。在模拟法庭中,教师让学生评述具体案例中的证词和证据,确认举证对于诉讼成败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举证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证据意识,只有掌握证据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让学生掌握法庭审理案件的整个流程,加强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对身边人事的关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学法用法护法,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精神,尊重事实,做社会主义法治公民,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本文通过对高中政治课程学习中法治意识的巧妙渗透研究,得出:培养高中学生的法治意识是国家层面、学校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的综合需求,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完成政治课程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进行法治意识渗透中,要拓展法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渗透法治意识,丰富普法活动,完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陈哲远.高中政治课渗透法治意识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9):17-19.
[2]何大荣.高中政治课堂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方式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7,(02):127,138.
[3]蒋捍,郭海英.谈谈情境模拟在培育法治意识中的运用——以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06):87-89.
[4]孙艳华.高中生法治意识状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5]张瑜.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J].好家长,2016,(0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