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理论 打造历史活力课堂

2018-11-28 23:38韩剑峰
名师在线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笔者作业

韩剑峰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江苏昆山 215300)

引 言

高中学习,学生普遍感觉任务重、压力大,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面临很难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所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尝试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意识地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目的就是要吸引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使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由师生共同打造的历史活力课堂,既能够让教师自身得到专业发展,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一、多元整合,激活应用心理

历史是一个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联系紧密的学科。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学科整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多种学科资源,让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笔者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首先,给学生介绍教材中相关的内容,着重讲解“南昌起义”“土地革命”“长征”以及“遵义会议”这些难点内容。然后,笔者让学生打开地理课本,找出一幅中国地图,让大家在上面标注出国民党力量和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分布情况,从而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不易。在给学生介绍完“长征”这一部分内容后,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记住长征的路线图,笔者又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长征过程中由“江西”到“陕西”的整个路线,并且在路线图中标注出“乌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泸定桥”等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另外需要配上简单的文字描述,达到牢记整个过程的效果。

通过学科整合的方式,还可以将历史知识与政治结合起来,运用政治的思想去理解历史问题,最终实现“以政辅史”“以史理政”。我们还可以将历史与地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借助地图,去深刻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跟随地理变化的整个经过,达到加强记忆的效果,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1]。

二、指导鉴赏,优化审美心理

在历史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等历史元素的了解记忆。记忆的过程本身比较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一些其他的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增强兴趣。比如适当地指导学生对一些名画、书法作品进行鉴赏,这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关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时,在上课之前,笔者利用屏幕呈现《清明上河图》的照片,引导学生对这幅伟大的画作进行鉴赏。首先,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郊外田野风情这一块,可以看到小桥流水的画面,并且有一些商旅在村道上行走,让学生体会到当地人生活的安逸;其次,让学生观察漕船和虹桥这一部分,能观察到各种房屋、街道、拥挤的人群以及错落有致的凉亭,使学生了解当时繁华的社会风貌;最后,随着汴河的消失,整个画面进一步证实了学生对当时当地社会生活的种种猜测。鉴赏完这幅画之后,学生的兴趣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笔者再开始对“北宋集权相关的措施”进行讲解,教学效果非常好。

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呈现出人自身的精神状态,在历史课堂上,带领学生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进行鉴赏,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去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灵动调控,点燃需求心理

皮亚克曾经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的。”只有对某件事情拥有了兴趣,我们才能够真正用心去做,并且将其做好。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也是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突发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求我们能够灵活调控,积极应对,进而让学生保持愉悦参与的情绪,点燃对知识渴求的心理火花[2]。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的时候,首先,笔者给学生解释战争爆发的原因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的野心膨胀,再加上日本本身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最终日本开始了侵华战争,由于看抗日电视剧、电影等对学生的误导,大家会主观地认为抗日杀敌过程是相当轻松的,抗战胜利是轻而易举的。这时候,我们需要从历史的客观真实方面给学生进行解释:历史是真实的,战争是残酷的,我们的军队在与日军斗争时异常艰辛,中华民族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抗战胜利来之不易。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找一些能够证明斗争艰苦的图片来给学生进行说明。

在教学过程,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让学生跟随自己深刻地融入课堂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更轻松、更准确地去记忆、了解、理解历史。

四、专题作业,深化探究心理

在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只有上课是重要的,因而忽视了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究的重要性。有的教师甚至每次课后都只是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这样的课后作业产生厌烦情绪,不仅使作业失去其本身的效果,同时会让学生对历史学科形成抵触心理。所以,布置新颖的专题式作业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讲授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观看《甲午风云》这部电影。随后,笔者让学生写一篇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论文,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制作一张海报,最后在班级的展览区里进行展评。又如,讲授完《抗日战争》之后,笔者让学生通过网络、报纸等途径收集一些关于日军在中国所犯暴行的资料,以及如今日本右翼分子否定侵华战争这一历史的证据,最后结合我们的立场,让学生写一篇简评文章,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一现象的看法,最后,让大家以主题辩论会的形式来进行展现。

笔者尝试采用这种探究式的作业,做到新颖、趣味的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让学生不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写作业,而是在饶有兴趣地参与探究的过程中,既完成了作业,也对书本上的内容多了一些了解,提高了作业的实效性,并且提高了自己的探究意识,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结 语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根据历史教学中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来开展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历史课堂中来,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彰显,思维得以发展,能力得以提高,在课堂活力增长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益也大大提高了。

[1]李敏.浅议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4):00189.

[2]陈爱先.浅谈心理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8,(4):19-21.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笔者作业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老师,别走……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析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