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国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江苏南京 210008)
教学中的“提问”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时期孔子主张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我国古代教育专著《学记》中写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可见,提问是需要智慧的。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一针见血地说出了提问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那么课堂上如何提问呢?
有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执教《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她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新的故事,想不想听一听呢?谁来读读它的题目?”
课后笔者跟她交流时说,这种导语中的问题毫无思考价值,要果断删掉,不妨开门见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谁来读读它的题目?”
无意识、无趣味、无价值的问题,其实是对大脑资源的一种浪费,会让学生丧失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1]。对于课堂上那些随意的、流水式的提问,回顾旧知或者机械地回答课文中的原话等低认知水平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紧要的问题,学生可以用“是”或“不是”、“对”与“不对”、“好”和“不好”来回答的问题,要删!
还是在这节课上,“初读课文”这一环节,教师是这样设计的:故事里讲了什么呢?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谁来读第一自然段给大家听?……小朋友们来看看,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谁来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其实这篇课文就是写乌鸦找水喝,开始喝不着,通过想办法,最终喝着了。那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好吗?
课后,笔者跟她交流说:“这一环节中问题之间的关系和呈现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层次性,不仅很难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纵向发展,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多维思维,而且对阅读的感受和理解也不够深入,更谈不上让学生有独特的情感体验,不妨删一删。”经过讨论,执教教师对这一环节做了如下修改:“昨天小朋友们初步预习了课文,这个故事中,一只乌鸦口渴了(引说)——到处找水喝。下面要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读故事了,听清要求……课文不长,一共有两个自然段,下面请几个小朋友读课文给大家听(教师相机正音,指导停顿、划分长句子)。”
提问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但高频率的提问,不仅使学生疲于应付,而且不能真正引起学生动脑思考,这样的提问根本没有起到作用[2]。例如,在《乌鸦喝水》这节课上,执教教师一节课提了数十个问题,学生被教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发挥,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只会答疑,不会质疑,更不会创新,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研讨,我们设计了三个主问题:(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2)如果你是这只乌鸦,还会怎么做?(3)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只乌鸦前后的不同心情读出来吗?教师再讲授这篇课文时,整节课围绕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表达、交流,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问题是为目标服务的,脱离了目标的问题,再精彩也没有必要。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在教学“渐渐”一词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在乌鸦的努力下,瓶子里的水怎么样了?用你的手势来告诉老师。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写出了这样的变化?(“渐渐”加点)读读这个词。(2)“渐渐”就是——随着小石子一颗一颗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春天到了,天气渐渐变暖了,小朋友穿的衣服渐渐少了;从小到大,我们的个子渐渐长高了。你还能用“渐渐”再说一句话吗?
这里教师做了一个关于“渐渐”的造句的拓展练习。从课堂效果来看,突然一个发散性、拓展性的练习,对本段文本的理解和课文的感情朗读来说其实没有作用,反而把学生的思维迁移到句式训练上去了。于是,笔者建议她删去这个背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问题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有效提问须贴近文本,并聚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上,切忌旁逸斜出,以致耗时低效。比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笔者围绕“委屈”这个关键词设计了以下问题:
(1)“委屈”是什么意思?这一提问是让学生在知道小骆驼委屈的基础上理解“委屈”的意思。(2)为什么感到委屈呢?这一提问是让学生在理解“委屈”的基础上深入文本,让学生探究小骆驼委屈的原因并说一说,这样提问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委屈”是什么意思,而且结合课文理解了小骆驼委屈的原因。(3)小骆驼满肚子的委屈话,怎么样和妈妈说的呢?这一问题是让学生在理解小骆驼委屈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这样提问,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小骆驼委屈的心情,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需要感受和体会乌鸦的聪明。乌鸦聪明表现在它爱观察、爱思考,让自己的大嘴巴喝到小瓶口里的半瓶水,还表现在乌鸦的“逆向思维”——“我”的大嘴巴够不着水,就让水升高来够着“我”的大嘴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能总结出乌鸦爱观察、爱思考的优点,而“逆向思维”他们往往不会想到,如果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就剥夺了他们思维的过程。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乌鸦在使劲把嘴巴伸进瓶子里去够水行不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虽然没有强调“逆向思维”,但这种换个角度想问题、反过来思考的思维方式会在学生心中扎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为突破教学难点服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分清“渐渐”和“慢慢”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们把“渐渐”一词的教学列为教学难点之一,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文中说的是“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你知道为什么吗?生:它衔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师:请你读读这句话。(生读)师:如果把这句话改成“它衔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可以吗?(生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师: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请大家注意观察,然后再告诉我。(师演示:往装有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放进小石子,水一点一点升高)师:现在你们觉得用哪个词更准确?生:渐渐。
一言以蔽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简洁明了、指向明确,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要贴近教材和学生,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当然,阅读教学提问的策略不仅于此,关键在于教师发挥智慧,精心设计,删留有道,从而和学生共同演绎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