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沁
(江苏省南京市银城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手工布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入手工布艺技术,可以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民间文化,促进小学生协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1]。故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将创新性融入手工布艺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手工布艺的兴趣,使手工布艺的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将从小学美术手工布艺教学创新设计的必要性、教学基本理念和具体创新设计策略三个方面来研究小学美术手工布艺教学。
大多数小学生活泼好动、发散思维强、喜欢新事物,且自制力较差。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大多为美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相应的示范,学生被动地听课,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小学生的天性,没有起到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作用,更没有促进学生想象力的进一步发展。将创新性融入小学美术手工布艺教学,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课堂注意力,进而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美术手工布艺的教学理念为自主、高效、创新,要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2]。将创新性融入小学美术手工布艺教学,符合手工布艺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运用创新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开发式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当前,大部分小学生为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分享意识。教师应将创新性融入美术手工布艺教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绝对的领导者,学生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个体,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平等互助的学习伙伴关系[3]。学生在集体的帮助下进行手工布艺学习,加深了对手工布艺技能的掌握,产生了思维碰撞的灵感,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也促进了他们合作意识的形成。
每个小学生都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能和进步需求,小学美术教师在手工布艺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本,通过引导和启发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4]。具体来说,在美术手工布艺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重点进行指导,让学生体验学习手工布艺的乐趣。
美术手工布艺教学的重点目标是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5]。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创新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手工布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在学习美术手工布艺时能够始终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投入其中,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猜谜语、看视频、听故事、赏析图片和实物等,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6]。此外,在动手操作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肯定他们的作品,这也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表明他们有了学习的欲望,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转化成学习动力。教师可以事先做好手工布艺作品的示范,讲解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模仿教师进行相关环节的准备活动,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手工布艺作品的制作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项、小组成员如何分工,为他们接下来制作手工布艺作品打好基础。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手工布艺作品的制作进行分工,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进行探讨,如制作手工布艺手套,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打算在套袖上制作什么样的图案使自己的作品看起来与众不同。
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手工布艺作品,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作品,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展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助学习,拓展手工布艺的学习内容。此外,教师可以将手工布艺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建立课外学习兴趣小组,利用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给各个小组分发手工布艺课题的课外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找相关的素材,使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共同完成手工布艺作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手工布艺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将创新性融入小学美术手工布艺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美术教师在手工布艺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机械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美术教师要注重手工布艺教学的课外拓展,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指导学生汲取新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