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燕
(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江苏启东 226200)
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常有各种机会听取各种风格迥异的语文课,课后也感慨良多:某某的课深入浅出,酣畅淋漓,引人入胜,听起来特“有味”,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而某某的课浅入浅出,枯燥乏味,引人入睡,听这样的课无疑是在耗时耗力。为什么一个有“味”,一个乏“味”?一个“引人入胜”,一个“引人入睡”?究其原因,归结于教师是否注意锤炼课堂教学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可见,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语言,是深刻影响学生心灵的载体。教师如能艺术地将课文中描述的生动有趣的事、个性分明的人、美好怡人的景转化为具有渲染力和画面感的语言,熏染学生,则可达到知识积累与情感体验并轨进行的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建构平等、浓厚、和谐的课堂气氛有着很大的意义,可称为一门艺术[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语言幽默风趣,极具个性魅力。他的教学语言很丰富,但不是肤浅博得学生一笑的那种,而是在让学生心灵享受愉悦的同时,能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悟出“弦外之音”。
于老师在执教《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让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这位学生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似乎把大伙儿领进一个杨梅满枝的丰收果园。等学生读完,于老师一本正经地说:“晓荣同学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听读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会意过来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笑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学生们开怀大笑起来。于老师略微停顿一下,总结读文方法:“如果读文章能像晓荣同学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学生们这下子笑得更欢了。
在课堂教学中,于老师就这样巧妙地运用极具智慧的课堂语言,将“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这样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不动声色、自然轻松地教给了学生。从学生发自内心的欢笑声中,不难感受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艺术的由衷折服。
提问就是通过巧妙地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惑,引起他们积极地思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的问题,是教师把握教材以及调控课堂等能力的集中反映。设置的问题是否具有艺术性,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贾志敏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我有……你也有……我们都有……·”这一句式时,轻松走入学生中,将可能比较呆板的提问巧妙地转变成自然轻松的对话:“你好,我有一支铅笔。”贾老师一只手举起铅笔,另一只手握住一个学生的手说。“您好,我也有一支铅笔。”学生开心地站起来,也学着教师的样子举起一支铅笔。贾老师连忙亲切地示意这位学生和自己一道说:“哈哈,我们都有一支铅笔。”
在这样合作示范的引领下,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与教师进行对话。贾老师改换了说话顺序,让学生先说,自己接下去说,并进一步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说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无形之中,对话的难度系数在增加,学生们经过短暂沉默、认真思索后,举起一双双小手。学生:“您好!我有一颗爱心。”教师(竖起大拇指兴奋地说):“你好!我也有一颗爱心。”师生一起愉快地说:“哈哈,我们都有一颗爱心!”……
就这样,贾老师巧妙地预设教学环节,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循循善诱,梯度回旋,在一段看似信手拈来的语言训练中,显示出深厚的教学功底,达到润物无声的艺术境地。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课堂呈动态生成的形式,对其中的细节无法一一预设,众多不确定因素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实时调控、驾驭课堂的能力,适时调整课堂的起伏、快慢、收放、疏密、动静,“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这种能力便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状态有灵敏而强烈的感知,并应机做出迅速而精准的反应。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的综合呈现,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风采的生动展示[2]。
《春到梅花山》一课中有一个比喻句:“那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笔者让学生也仿写几句,学生的回答很落俗套。正在失望之时,笔者忽然转头望见窗外花坛里有一棵树,造型独特,枝叶向四周蔓开,笔者灵机一动指着窗外问:“你们看,那棵树像什么呢?”学生中有的探头,有的站起,有的干脆跑到门口,然后发出感叹:“真像一把绿色的大伞!”笔者由此得到灵感,鼓励学生课间走出教室到校园里找找“比喻句”,看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于是,亭子下、小河边、操场上、阳光里,学生仔细观察、兴致盎然。一个个鲜活的句子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来:“洁白的亭子多像两个大蘑菇!”“操场上的草长出来了,像铺上了一块绿毯子。”“河里的小蝌蚪像一个个小逗号!聚在一起又像一团乌云呢!”……
这样“兴之所至”的精彩不仅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轻松快乐,也让笔者受到这样一种启发:课堂的环节不必完全根据教案的预设一步步展开,而应时刻关注学生,掌握学情,捕捉信息,及时判断,艺术调控,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而且推进了高效课堂的生成。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对读书好的学生这样评价:“老师听了你的朗读,有一种入情入境的感觉。”“你读得如此入情入境,听你诵读真是一种享受啊!”……
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充分予以肯定:“你提的问题就是本课的难点,看,你真是切中要点!”“这问题很有深度!值得大家好好思索一番!”“老师初读课题时,也生出这一疑问,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习惯性地运用饱含鼓励性的评价语,激发学生寻疑找难,他们的思维必将向深层延展,主动探究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学生身心愉悦、积极参与,使学习变成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活动,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可见,真正“艺术性”的评价应根植于教师对学生心灵需求的深切关注,对学生人格尊严的细心呵护。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并非是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理想主义,而是一个切切实实可触及、可实现的目标。一个有个性、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积累、探索、创新,锤炼契合自己个人风格的教学艺术,让自己的课堂散发独特的魅力,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唯真唯美的知识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