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定志”思想对当代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启示

2018-11-28 18:25来文静
文学教育 2018年30期
关键词:志向流动公平

来文静

一.“士有定志而无外慕”

教育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志向的作用。古人十分重视儿童的志向教育,并认为只有使儿童确立了一定的目标并引导儿童为之奋斗,长大后才能成大器。古代风俗,婴儿满周岁时,家长将弓箭、书笔、食物以及钱币等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放在孩子面前,看其抓取什么,以观其志向如何。这种名曰“试儿”的做法虽然毫无科学依据,但它反映了古人对儿童志向的高度重视。[1]

古今很多大家和专著对“志”也都有自己的理解:

《说文》中这样定义,志:意也。《国语·晋语》说,志:德义之府也。《毛诗序》说,在心为志。《春秋·说题辞》说,思虑为志。确实,志为心之所至、心之所向、心愿所往。是一种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大打算。

大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志向教育。他在教育其独生子孔鲤时十分注重志向的培养。“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季氏》)中特别强调“志于仁”、“志于道”。在孔子看来,确立志向只是行动的起点,更重要的是在立志后必须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不能轻易改变自己已树立的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子罕》[2]

墨子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认为意志不够坚强的人学识是很难达到高水平。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后来人们把他的思想与北宋的程颢、程颐并称“程朱理学”。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他一生都在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作为教育家的朱熹,他的思想于今之教育仍有启迪意义。

“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性理精义》)他把立志作为为学做人的前提,对志的重要性的认同可见一斑。他还指出,“学者立志, 须教勇猛, 自当有进”,“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朱子语类》卷八)朱子在《学校贡举私议》中说,士有定志而无外慕,蚤夜孜孜,惟惧德业之不修,而不忧爵禄之未至。重在强调为学之人要志向笃定,不能汲汲于功利,同时强调外在环境对于志向稳定的作用。他的思想于今之人仍有启迪意义。本文希望借由“定志”视角对我国当今中小学教师的地理空间流动现象做一些自己的解读。

但,朱熹关于“志”的思想又有不同于其他教育家的地方,这集中表现在一个“定”字上。朱子在《学校贡举私议》中说,“士有定志而无外慕,蚤夜孜孜,惟惧德业之不修,而不忧爵禄之未至”,“有定志而无奔竞之风,有实行而无空言之弊,有实学而无不可用之材矣。”[3]他认为学之人只要志向笃定,刻苦修养德行、钻研学业,并孜孜不倦地做下去,有了自身优秀的德行学识是不用担心没有功名利禄的。同时强调外在环境对于志向稳定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志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两个特质,同时这个“定”也表明志向的发展有一个逐渐稳固的过程,也为今天志向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方向和维度。他的思想于今之人仍有启迪意义。

二.当代中小学教师地理空间流动

“公平”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长久主题。我国2010至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重点任务,教育公平已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站在新的发展高度,这是新时代,党给予人民的又一次庄严承诺。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础是义务教育,影响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学校差距显著,教师流动较多的表现为单向流动,集中体现为农村教师资源向城区流动,这种流动使得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两极化,优质资源集中于城市,农村教育愈加贫乏,形成了教育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师资的日渐薄弱使本就落后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无形中阻碍了农村学生的发展,制约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作为教育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力形式,教师流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合理的教师流动可以让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地配置,有利于个人价值的更好实现,可以增加教育思想的交流、教学理念的碰撞,提高师资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并最终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实现。但当前教师流动存在背离公平的趋势。当一部分人受益于教师流动带来的好处时,另一部分人却因此付出沉痛的代价,尤其是对于本就处于相对弱势的中西部农村的人们,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十九大代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说过,“只有在公平上精准用力,在质量上求实效,才能实现教育公平,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无意指责那些选择更好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教师们,因为自古以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教师需要流动,但我们希望的是通过教师的流动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

当我们希望能用政治、经济、伦理和比较的视野对当前教师流动予以解读,试图寻求有助于该问题解决的途径时,却发现我们已经忽略了人的意识尤其是志向教育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古人注重志向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似乎一点也没有汲取到精华。志向似乎显得虚空,但实际上志向教育是教师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现阶段,基础教育要均衡发展,首要任务是保证区域内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相对均衡。这就是我们现有条件下所关注的和殷切期待的重点。怎么样让老师们不再羡慕他人获得的更多利益?怎么样培养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的信心?怎么样让老师们有坚韧的意志、明确的意向、坚定地信仰?我想答案就是,我们需要把目光更多地放在教师教育中的志向培养,教师需要有“定志”。

三.“有定志而无奔竞之风”

“定志”形成需要由大环境来完成,需要确立有利于教育者形成“定志”的制度。

1.尊师重教

有人说,一份好工作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尊重、安全和收入。不全面但很深刻。当我们尝试思考教师流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开启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奠定教师们的职业自豪感的信念。

注重师范教育中的立志教育,让未来的教育者拥有稳固的投身教育的意向,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怀拥坚定地信念、崇高的教育信仰。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他们的道德人格;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义,而且会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

注重已入职教师的定志教育,坚信却不生敬畏、功利之心。因为坚定、高深、真实、至尚的心,所以才有信仰教育的力量。行为单靠外在强压、利益诱惑建立起来的联结是难以长久的。志向不能直接改变结果,但却能播下正能量的种子。

2.重点倾斜

单纯埋怨那些希望向城市流动的老师是不对的,这是不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误以为表象就是原因。有的人说,均衡就是同样的意思。其实不然,拿着同样的工资,可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叫着同样的老师,可是职业发展的机会是不一样的。

拿现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绩效工资评判标准而言,单从城市和农村不同的工作地点而言,就应该给农村教师额外增加这一方面的绩效补贴。农村中小学教师拥有一定的学历,肯定希望自己能处在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一个好的工作发展前景,一个好的子女教育环境。然而农村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在事实上没有城市好,但如果他们仍然愿意留在农村从事教育,首先从师德上,他们就有了一个高的评分。

这就好像一块地,坑坑洼洼,如果希望它一马平川,达到均衡,究竟是应该在每一寸土地都均匀撒上填充物,还是在低洼的地方多填充?同样,一块地高高低低,如果想要它整体愈加肥厚达到发展,也只有等低洼的地方填平了,高处的填充物才不会无力下滑。

所以,教师流动的现状其实是无定志的一种表现。只有在制度上保障了城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待遇的均衡性,才会使他们不会羡慕外在的东西,不容易被其他生财、或者发展的门路所吸引。如果拥有的就是很好的职业,谁会轻易放弃?要在一开始就为他们确立有利于定志形成的制度,不要等到农村老师感到无望、“外逃”的时候再来批评他们。像朱熹说的,“有定志而无外慕”,“有定志而无奔竞之风”。

猜你喜欢
志向流动公平
公平对抗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流动的画
笨柴兄弟
确立适当的志向
必须公平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