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梓杭
许多同学在文言文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妻子”如今还是指代“配偶和儿女”吗?“市”还是指“买”吗?(乐府民歌《木兰辞》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吾谁欺”难道是在说“我被谁欺负了”吗?(《论语》中“吾谁欺,欺天乎?”)感慨之时,我们还说“噫吁嚱”吗?上过高中语文课的同学都知道,并非如此。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长河奔流不息,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语言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何谓语言?难道是人们日常交际所说出的话吗?还是写出来的文章呢?其实两者都算,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构成了语言的两大主要形式。从功能方面而言,人们交流离不开语言,人们情感沟通离不开语言,人们思想表达也离不开语言。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语法的发展是汉语语言演变的表现,它有着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汉语语言演变源于语言结构体系内在体系矛盾性及一些外部原因。内部矛盾诸如语言词汇语法之间的矛盾、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矛盾和方言和共同语之间的矛盾等等。外部矛盾有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社会间的相互接触、人类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和人类交流创新省力的要求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词汇顾名思义就是词的总汇,也就是我们汉语中所有词的集合体,其中也包括一些像成语这样的词组,他们的性质、作用相当于词。那语法又是什么?对于汉语而言,如果词是一块块砖,那么语法就是黏合砖的胶水。所以说,语法是词构成句的规则,它当然也是构词的规则。词汇是语音的基础,没有词汇,语言的摩天大楼根本没有材料去建筑;语法是词汇组合的法则,没有语法,一地的砖就像散沙,无法拼合。总而言之,二者在语言系统的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词汇首先可以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词或成语,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在运用中又可以指在某种范围、某个方面词语的总和,如书面语词汇、口语词汇、方言词汇、老舍的词汇。若按地位、作用来划分,则可以分为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
词汇演变是指随着社会现实生活中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消失或对事物的认识的改变而引起的词汇变化。词汇演变的总趋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丰富。词汇演变可以主要表现为两大放慢,即词汇系统的演变与词义的演变。
1.社会原因
在千年历史长河进程中,词汇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词汇所发生的变化实则是对社会变化所做出的相应的反映。词汇的发展反应了社会中出现的新事物、消亡的旧事物和人们对社会事物深化的认识。
2.词汇系统内部的原因
词汇聚合关系制约了词语的替换。如古代的“口、肤、肌”只用于人,“嘴、皮、肉”只用于兽,到现代后者既可用于兽,又可用于人的演变。
3.语音、语法系统发展变化的影响
语音、语法等系统的演变也会影响到词汇的变化。如“张”演变为“帐、账、胀、涨”,声调的变化巩固了词的分化,即所谓的“四声别义”的同族词的现象。又如从古代到现代,用复合法构造的双音词逐渐增多,复音词代替了单音词:见—看见,剑—宝剑等等。
4.语言表达的精密化会引起词语的替换
同一个动词“保”在古代有很多意思,现在分别说成“保护”、“保养”、“保留”、“担保”等。
1.新词产生
新词随着现实生活中新事物的出现而出现,如互联网、克隆、夸克、土豪、房奴、夜猫子、话痨、高富帅、海豚音、囧、动漫、两会、中国梦、正能量、医闹、股票、书虫。
2.旧词消亡
一些词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而灭亡,如顶戴、黄包车、谷砻、万元户、大哥大、中英街、蓝印户口、粮票、倒爷、解放鞋、皇帝、红卫兵。
3.词语替换
把某一类现象或事物,换用另一个新词来表示,而原来的现实现象自身不变,如脚、脸、眼代替足、面、目,邮递员代替邮差,演员代替戏子都是属于这个范畴。
4.词义演变
(1)原因
A 生活中现实现象一旦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词义变化,如:古人把双膝着席看作“坐”的意思,和现在跪着类似。后来出现一系列坐具,“坐”的意义就随之改变。
B 人们认识的发展。只有当人们认识到,两类现象存在着某种联系时,它们才能用称呼一类事物的词去称呼其他一类或几类事物。如以“心”为义符的词:思、想、忖、忆等,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工具,而人们如今已经认识到大脑是才是思维工具,但依然保留着“我心里想”这样的说法。
C 词义之间关系的相互影响,如一个词的意义发生变化会引起和它相关联的词的意义变化。例如汤”原指“开水”,后来出现了“开水”一词,“汤”现在一般指“食物的汁”。
D 组合会给词义具体化,一旦组合关系的变化,词义也会发生改变。如“美”在古代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而现在用于物只能说风景,用于人只能指女性,一般不用于男子。所以说,“美”的意义从古到今由于词义组合关系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不能说“那个男人很美”
E 声调的改变巩固了引申的结果,标志着一个词由词义的引申衍生而正式分化为几个词,如“间”、“好”、“传”等多音词。
(2)表现
A 词义的扩大。词义经过演变,概括的现实现象的范围变大了,如江从单指长江到泛指所有河流,牛从单指哺乳动物到也可表示势头好的意思,河、粉丝、大腕如此。
B 词义的缩小。词义经过演变,概括的现实现象的范围变小了,如池失去了护城河的含义,金的含义从金属的总称到只指黄金。丈人、臭等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C 词义的转移。本来词义表示一类现象,演变后表示了另一类现象了。如步的含义从行走变脚步、步伐,坟由土堆转指坟墓,涕由眼泪转变为鼻涕。
D 词义的深化。人们对词的意义的认识发生了深化,如死(由心死亡深化为脑死亡)、鲸(由非哺乳动物深化为哺乳动物)
(3)途径:
词义演变的途径分为隐喻和转喻两条。隐喻是词义所反映的两种现象之间有“相似”关系的词的演变途径,如“清”:水清---清脆---清高。转喻是词义所反映的两种现象之间有“相管”关系的词的演变途径。如“笔”:毛笔---败笔(笔法)---代笔(用笔写)---绝笔。
语法是一套规则系统,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语法分为词法与句法。词法,也称形态学,是指词的组成和变化规则(由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属于词法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构词法,构形法和词类。构词法即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常见的有附加法,复合法,词根屈折等。构形法即词在更大结构(词组、句子)里发生怎样的变化形式,常见的构形方法有附加法、异根法,重音法。词类即词的语法类别,所以从语法角度对词进行的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句法是由词组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研究句子中的句法结构(短语)和句子的分类(研究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与类型)。例如组成词组和句子的常见五大基本结构类型:主谓、动宾、联合、述补、偏正。
对于语法的演变,我们同样需要从演变的原因、表现及途径三个方面来了解。
1.社会影响
社会对语言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的变动,意味着语言使用主体的变动;生产关系的变动,意味着部分语言适用范围的变动。当然,社会的统一和分化也对语言的发展有着影响。
2.语言内部的影响
汉语在发展过程中,语音简化导致有限的音无法完美地表现意义,因此双音节词应运而生并逐渐占了优势。双音词的两个语素在意义上往往并不是平等的,或者有着不平等的趋势。有些语素用的频率少、意义虚,就逐渐虚化为构词词缀,如“老”、“阿”、“子”、“头”等等都是出现较早的前缀或后缀。词缀的产生助力汉语在构词方面产生了派生构词法,也是语法演变的主要体现。
3.西方语言的影响
社会的接触也能推动语言的发展,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对汉语的影响较大。如古汉语中主从复合句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受西方影响后变为和西方相同的从句在前在后都可。
1.组合规则发生了演变,最明显的是词序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为:
(1)代词宾语前置变为代词宾语后置。众所周知,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成为考试的重难点,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一句如今翻译时须把“孰”译为“谁”,位置调换在“美”前。“忌不自信”也需要翻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2)大名在前、小名在后变为小名在前、大名在后。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偏正结构是由“小名+大名”构成的,如“北京市”“桑树”等等。但在古代汉语中并非如此,而是采用“大名+小名”,如《左传》中的“城颖”、“城濮”“丘舆”等等。
(3)从句在前主句在后到从句后置也无妨。五四以后,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汉语中也逐渐出现了从句后置的情况,如“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老舍《月牙儿》)
2.聚合规则演变,包括了语法范畴的消长与词类的增减
由于汉语缺少形态,所以在现代汉语较古代汉语而言,聚合规则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为,实词的定义、界限、分类比古代清楚,特别是量词的出现。在先秦时量词的数量还很少,到两汉时开始兴起,南北朝时已经较为广泛的使用了。
另一方面,部分构词的词缀产生,如-子、-儿、-头等等,还有表示类似体意义的专用语素,如-着、-了、-过等等,了表动作的完成、持续与经历,它们是隋唐以后逐步发展而来的。
1.类推
语言是既有规则、条理、又存在着例外的系统。语法中有整齐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类推最大的作用,往往是推平语法中的一些例外,如此可以扩大新规则的适用范围,起到调节整顿的作用。
2.语法化
语法化,即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的一些实义词在演变中变为较虚的成分。根据语法化的过程和程度,语法化是一个有等级的序列。一般的等级序列是实词——语法词——粘着成分——屈折成分。这一序列不仅涉及词汇义、语用义的变化,同时也涉及了词法句法、语音等多个方面的变化。汉语的语法化主要表现为:动词虚化为副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和连词。如给他(动词)——给他织毛衣(介词,引介对象)——给他骗了(介词——被动标记)。
3.结构的重新分析
结构的重新分析,即指语法结构在外部形式不变的情况下,经过历史的发展后,被赋予与原先不同的新的理解。虽然说它改变了一个语言形式的底层的结构,但不改变其表层部分。比如古代汉语的指示词“是”被重新分析为动词,汉语的“被”从动词被重新分析为表示被动的助动词。
面对语言系统的变化,尤其是词汇与语法系统的变化,各方应该竭尽全力让受众得到最好、最全面的阐释与记忆。
教育部门应该更偏重文言文,在合理范围内,逐步增大文言文课文在语文学科课文中的比例,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尽早开设文言文课程,增厚文言文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可尝试将文言文课文和现代文课文交叉排版,适当引入几篇述写语言演变的论文。
国家语委应关注教育部门关于文言教学的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把握大体方向,下达指示文件。同时也要加大对于语言历史变化的研究,指导大学汉语言专业对此类问题进行文献考察和归纳总结,对相关研究计划单位进行经费补助。
授课老师在课堂上要挖掘课文之下的内容,不能将重心放在表面文字上,要注重对古代汉语词汇、古代汉语语法演变的讲解,如对古今字、宾语前置、名词作状语此类的讲解,从而引申出汉语语言系统演变的具体内容。同时也可以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适当引入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尤其是课文中遇到河、臭、涕等字时须注意强调。在涉及到虚词的学习时,尤其要注意讲解虚词的来源,因为大部分虚词是由实词转化而来,从而引入语法化等相关内容的学习。
出卷老师需落实政策,转变语文考试中文言文模块过于单一的记忆背诵考察,加大词汇、语言的历史变化在试卷中的比重,如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部分,增加一些标点并翻译段落之类的题型,从而增大语文考试中文言文分数的比例和难度。通过考察对古代汉语语法结构的理解,促进考生潜意识中将两者进行自然对比,来领悟古今汉语语法结构上的变化。
阅卷老师在阅卷时则需关注学生的细节表述,如在翻译中字词选用的差异等等,关注考生对古今汉语词汇系统、语法系统的对比和演变的把握理解程度,关注学生究竟是只简单的表达了一个词的含义还是对系统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
初中生接触的是较浅的文言知识,要注重对文言文基础的积累,加强文言文的背诵和常见虚实词的记忆,为之后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当然也不能忽略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积累,便于日后进行比较学习。
高中生接触的是中长篇幅的文言文,在继续保持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尝试将古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进行整理,若有余力可进一步尝试将其与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系统进行比较,探寻二者差异的一般规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接触的是各个时期、各个朝代的文言文,对于词汇、语法系统的详细演变历程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可以尝试对前人的论文广泛浏览,寻到前人研究的瑕疵和忽略的细节,对前人的论文进行补充和修改,或尝试发表自己的论文,来完善汉语词汇、语法系统演变的研究领域。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它的演变已有千年历史,本文对其中词汇、语法演变两块内容从原因、表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由表及里的研究,并由此推导出一些各方应对语言演变的对策。我们只有发掘了古今汉语的差异,增加了对汉语发展的了解,才可能更好得去把握古今汉语两者。当然,汉语的演变是一个持续至今并将长久持续下去的过程,要想去领悟汉语正在进行乃至将来会进行的演变,还是要靠汉语已有演变的规律和现代社会现象去推导。由此看来,研究汉语演变的历史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