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柱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古楚分校,江苏宿迁 223814)
随着新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的逐步突进,教育体制也在发生改变。在课堂中全面开展分层教学符合推动素质教育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改变错误的数学探究观念;二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分层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培养需求,帮助构建系统化数学知识体系。教师要发挥分层教学的积极影响,形成多样化的数学课堂模式,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1]。
学生是分层教学的主体,分层教学开展的第一步是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对课堂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教师要在正式教学之前充分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此为基础开始教学方案设计。了解学生差异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测验等方式掌握数学基础,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二是拉近师生距离,用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能力培养诉求,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案。教师要增加了解学生差异的途径,为分层教学开展做好准备。
教师在分层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减少课堂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限制,创建能让他们自由发挥综合能力的平台,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数学观念,更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究中。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要一直观察学生在分层教学中的学习表现,给出相应建议,让他们能高效调整学习习惯,为未来的数学道路做好铺垫。
例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的教学时,笔者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教学准备阶段,笔者给出一些立体图形,充分了解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分层教学打好基础。接着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对应的探究任务,让形象思维较差的学生从理论知识出发,延伸到立体图形的认识上,一步步理解知识点;而对形象思维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技巧,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在以学生为主的分层教学课堂中,能保证他们从深层次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将知识点学习转变为优化数学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体现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积极作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点的主要途径,教师要认识课堂模式优化的重要意义,为学生创建高效的学习平台[2]。分层教学的本质是在课堂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实践过程中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数学基础好和理解能力强的先进生,教师要通过“放养式”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拓展数学思维空间;第二层次是数学基础较为扎实,但是面临数学重难点时无从下手的中等生,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教材重难点出发,引导他们逐步克服重难点,将其转化为自身知识储备,弥补数学能力上的缺陷;第三层次是数学基础差、缺乏学习自信心的后进生,教师要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基础上,让他们通过基础练习等方式逐渐建立学习自信心,主动跟上课堂节奏。教师要学会“量力而行”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达成数学学习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观念。
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的教学时,笔者从课堂层面出发,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开始,笔者按照之前对学生的了解,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布置不同难度的数学探究问题。要求先进生从五边形、六边形基础知识出发,适当延伸,掌握其他多边形的计算方式;中等生能较好地利用教材知识点解决五边形、六边形面积的计算;后进生逐步掌握多边形计算中的拼接法等基础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改变数学学习态度。通过不同难度任务的布置,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针对性教学下深入数学教材中,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将课堂效率最大化。教师要坚持分层教学的本质内涵,不断调整优化课堂教学途径,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数学水平,对知识点有新的认识。
单一的课堂教学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适当拓展教学途径,开展丰富的数学教学方案,让学生发现数学的潜在魅力,有效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分层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也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数学能力,布置不同层次的活动目标,让他们更主动地在活动过程中发散数学思维,寻求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训练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数学学习问题,及时针对错误进行纠正,有效提高数学能力。教师要将训练和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创建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活动场景,在其中使用有层次的训练途径降低学生查漏补缺的难度,完成知识点巩固。教师可以将活动训练任务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必做题,这类问题主要集中于数学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讲述内容,作为基础巩固的重要手段;二是选做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的拓展,进行适当延伸,发现课堂学习中忽视的部分,同时为下阶段学习做好准备。教师要结合现有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活动创建方式,保证学生数学训练的高效。
评价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其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它的积极影响不再局限于教学质量提升上,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弥补数学能力缺陷,建立数学自主探究信心,保证他们在初中也能在数学方面取得成功。教师要在分层教学中重视评价机制的完善,不能被刻板教学观念所局限,要通过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走上数学学习正轨,更轻松地发现能力缺陷,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评价的分层是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对先进生的评价主要是激励,让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主动花时间和精力在知识点的研究和拓展上,不断填充数学知识储备,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对后进生的评价主要是鼓励,保证他们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同时不会脱离大部队,在自信心的保证下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明确分层教学开展的必要性,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数学教学途径,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这门学科,一步步融入探究活动,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丰富数学知识点获取途径,从而更好地完成数学综合素养培养任务。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是新课改的本质要求,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有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