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华
(福建省石狮市第一中学,福建泉州 36270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的重点已经从知识传播转移到素质培养上。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尤其是学习如何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这种能力并非学生先天即拥有,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养成。
一般而言,创造性思维即创新创造能力的思维过程。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如果能够在学习此门学科的过程中融入创造性思维,对于当前学生知识学习和掌握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也可以在根本上扭转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局面,使得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内容。想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创造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条件。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对于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1]。
创造性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创新,帮助学生努力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利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能反向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效果能更上一层楼。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高中数学就像是一种思维运动,其逻辑性非常严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数学考试普遍压力较大,相关教学任务繁多,学生们完成这些任务都已经十分困难,更遑论用研究的眼光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考了[2]。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学习盲点也就十分正常了。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较强,所以学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思考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如果不能做到主动思考,学生就极易对数学产生恐惧感,进而导致学生不愿意甚至害怕学习数学[3]。目前学生怠于思考的现象十分普遍,如单元知识网络构建和典型例题等问题,有些学生不愿意主动去进一步地思考和分析,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理想。
高中数学的教学始终不能脱离高考这个关键词,但是从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上来看,高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愈加重视,比如立体几何试题中,要求学生拥有出色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通常情况下,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需要将空间转化为平面,而这种转换能力恰恰是高中数学重点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可是从近几年学生的考卷回答上来看,学生在立体几何试题上失误较多,得分较低,由此不难发现其各项能力的不足。
显著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入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学生的领路人,其自身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影响。此外,教学方式以及理念的改革势在必行,如果仍旧坚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会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造成巨大的打击。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改革传统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在课堂中强化数学的应用,从而为学生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4]。
比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数学情境进行调整设计,然后利用投影设备向学生讲解关于双色球的中奖概率,并让学生去发现相应的知识点。这种新奇的情境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利用生活中双色球的概率与课堂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发挥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的教学中。
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点拨,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开放式教学等。通过新教学方法的引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带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勇于质疑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改变传统教学观点,鼓励支持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看待客观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问题,进而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使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利用题目来拓展学生的解答思路,让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多种解答方式的对比、假设、辩证,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要依据教学重点和问题的层次来设置问题的相近区和发展区,从多角度来探寻数学问题的规律,进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教学《数列》的知识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对开展通项公式求解,这道问题初解较为复杂,但是学生只要善于观察细节就会发现具体数值来源于通分,当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显性关联因素时,就会快速得出通项公式。
用辩证的眼光多方位看待问题是学生全面提升自身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另外,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所以,学生自身辩证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这对于其学习能力有着一定影响。当然,辩证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解决问题,乃至于学生步入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要格外关注对学生辩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辩证思维是科学的发展动力,学生的批判和辩证正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可以得出独特新颖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对问题进行设疑和辩证,从而使学生探求新知的思维得到全面发展。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验证、观察、推理,进而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