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秀
(福建省宁化县第六中学,福建宁化 365400)
文本阅读,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的主题,但文本阅读到底引向何方,却是千家之言,莫衷一是。文本的解读是独特的,也是多元的。但不管向哪个方向解读,解读到何种程度,都应遵循“真实”二字[1]。因而本人认为,文本引领重在一个“真”字。这个“真”字,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解读文本切忌拔高思想。关于此点,本人可是有深刻教训的。2000年9月,我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是《论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美》。论文很长,近6000字,文中从四个角度论述了窦娥这一人物的悲剧美感。其中一个角度的论述是,窦娥这一人物之所以具有悲剧美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窦娥是一位有觉醒意识的女性代表,她强烈反抗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我自认为这一点论述得很好,没想到在论文答辩的时候,导师恰恰抓住了这一点,问道:你认为窦娥是觉醒女性的代表,请你再详细阐述一下你的理由。我按文中的意思阐述,导师在一边追问,直问到我哑口无言。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过度地拔高了窦娥的形象,使窦娥这一人物失去了真实感。仔细体会,窦娥虽然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思,但说她反封建礼教是没有依据的,其实窦娥的某些行为不仅没有反礼教,反而在维护礼教,就像祥林嫂一样始终维护从一而终的女性操守。我想,这种过度拔高的解读在教学中是常出现的,值得警惕。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反映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不仅要还原作者的情感与态度,还应努力还原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作者形象[2]。我们在解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很多人在分析诗中的轻轻、悄悄那四行诗时,大多会讲:他来了,来到这一所他喜爱的学校,他又走了,离开这一所他衷心喜爱的学校。不忍心惊扰这所学校的安宁,他甘愿一个人去承担那愈来愈凝重的离愁,体现了作者对康桥和母校爱得深沉与洒脱。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有这种体验,课堂上学生很难有自己的发现,不然就是认识肤浅,解读浮于表面;再不就是学生在课前大翻参考资料,然后搬上课堂,照本宣科。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教师也可能感觉良好,实则学生一无所获。这种课堂是失败的。教师自己应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也应引领学生先抛开那些参考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解读过程中,只要学生的理解是合理的、有意义的,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学生的自我发现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真实的。
《小狗包弟》中有一段环境描写:“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给学生讨论:这里的环境有何特征和作用?学生有的说此段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的伤感心情,有的说表达了作者对包弟和爱人的怀念之情。我引导道:“请同学进入作者的语言世界,认真分析作者的用词用句的特征,为什么‘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你们还能读出什么?”学生继续分析体会,一个学生说道:“这里最精彩的就这个‘又’字,说明我内心的‘煎熬’是经常的,接连不断的,而作者一直住在这里只会触景伤情,增添伤感。如果是我,我会搬离这里,离得越远越好,而别人搬走了,作者却未搬,这是不符合情感逻辑的,我想知道为什么。”我顺势问道:“同学们想想看究竟是为什么?”一位同学说:“因为这里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作者舍不得离开。”那位提问的同学说:“与其在这儿忍受煎熬,还不如离开,我觉得此处留给作者的是‘痛苦’多于快乐,作者应该搬走才对。”我又引导:“两位同学都说得很有道理,可以读出更深刻的内涵吗?”不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我觉得作者之所以不搬离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是相吻合的。本文抒发了作者对包弟的忏悔之情,之所以不离开这里,是因为作者要让自己不忘自己的罪恶,用不断煎熬的方式来惩罚自己,哪怕一次又一次地勾起内心的伤疤,他也准备永远承受。”听到这些,我挺意外的,立刻表扬这位同学的独到见解,并鼓励同学在文本解读中多挖掘自己独到的东西。……之后我反思这堂课的收获,觉得上得最有价值的就是此段,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此段的分析,而我的学生恰恰在此段中读出了教参上可能没有的真实体验。
综上所述,我所说的“真实”并非排斥文学鉴赏的想象、夸张。我们知道,文学阅读离开了想象,就会味同嚼蜡。我认为,不管读者对作品做何种解读,不能离开真实的生活基础,也就是生发想象的土壤是立足真实的。
[参考文献]
[1] 史红燕.语文课堂呼唤教学艺术——品读《钱梦龙与导读艺术》[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6,(2):254.
[2] 叶会彬.紧贴文字,注重方法——《名作细读》细在何处之思考[J].考试周刊,2016,(6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