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 谢春红
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它们色彩鲜艳、富有童趣,有着独特的教学价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和插图的特点,剪裁得当,巧妙利用,让插图成为可以跟学生“对话”的特殊文本,引导学生“以图会文”,感受文本语言,受到情操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让阅读教学灵动起来。
插图作为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与文字相比较而言,色彩亮丽的插图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有时教师适当改变插图颜色,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图文对照,深入地理解文本语言,感悟用词的精妙。
如苏教版第二册的童话故事《小松鼠找花生果》图文兼美,在教学第一段“树林旁边长着许多花生,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真好看。”时,教师可以把图片进行处理,把原本鲜艳的插图变成黑白的,同时出示句子:“树林旁边长着许多花生,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真好看。”
师:读一读句子,看一看插图,你觉得图画美吗?
生:我觉得图画不美。
师:为什么不美?
生:因为文中说是“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颜色那么美,但是图上却是黑白的,所以我觉得不美。
师:你很会读书,请你读出花生的美。
生读:树林旁边长着许多花生,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真好看。
教师出示文中原有的彩色的插图,学生感觉眼前一亮,明丽的色彩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
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没有进行过多地讲解,只是改变了插图的色彩,让学生图文对照进行朗读、体会,很快感悟出了颜色的美丽,读出了“花生真好看”。学生不仅感悟到了用词的精妙,而且朗读也有声有色,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体会到课文语言的精妙,收获了不一样的精彩。
课文中的精美插图富有情趣、直观形象,特别是低年级课文中“拟人化”的形象充满了儿童情趣,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后,还可以通过演一演插图中的角色,让学生成为插图中的一员,使学生置身其中,变静为动,这样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深入地感悟文本角色。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世界多美呀》插图精美、形象,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做得非常好,先出示插图——“母鸡蹲着孵小鸡”,再复习了生字“蹲”和“孵”,然后让学生做母鸡,蹲着孵小鸡。老师让全体学生学着图上的母鸡都蹲了下去,这时老师组织学生边蹲着边复习生字,进行听说句子的训练——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然后老师采访学生。
师:请问这只母鸡,你蹲了这么长时间,感觉怎么样?
生:一直这样蹲着,不敢动,怕把鸡蛋压破,有点累了。
生:蹲了这么长时间,腿都酸了。
生:我真想站起来,但是我要孵小鸡呢!鸡妈妈可真辛苦啊!
师:我们才蹲了一会儿呢!母鸡可是一蹲就蹲许多天呢!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
……
通过学着插图中的母鸡蹲着孵小鸡,学生体会到了母鸡的辛苦,并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他们把“一蹲蹲了许多天”读得特别用力,读出母鸡的辛苦。
在阅读教学时,有时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让学生把自己也变成插图中的一员,巧妙地引导,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有了很深的情感体验,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课文中的插图很精美,但是有时受画面的限制,不能完全表现文本内容,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在合理地运用这些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可以巧妙地借用插图的不足,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最后一篇课文《小河与青草》是一篇童话,课文中配有精美的插图,拟人化的小草与小河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但是第一自然段“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图上并没能表现出“长满”。教师就可以巧借插图,引导学生品读课文。
师:(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和文中的插图)请同学们读一读句子,想一想这位画家有没有把句子的意思画出来?
生:(图文对照朗读)图上没有把“长满”画出来。
师:为什么你觉得没有画出“长满”?
生:“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应该是小草很多,到处都长着小草,而图中只画了几棵小草。
师:你真会读书,让我们为他竖起大拇指。你能把小草很多读出来吗?
生: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师:请大家展开想象,读出小草的多。
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
……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老师巧借插图的不足,恰当引导,透过“长满了”,不仅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文插图是教材编写者编排的与课文文字内容对应的直观可感的图画,与课文内容形象地融为一体。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熟读、感悟文本后,可以选用一幅或多幅插图,让学生当小小解说员,给插图配音,积累内化文本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借给插图配音的新颖形式,很自然地复习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内化了文本语言。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鹤》第2自然段是对丹顶鹤外形的描写——“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却是黑的……”这一段文字描写优美,可以配上音乐,让学生当小小解说员,指着图上的丹顶鹤介绍,大家边听边想象画面。这样就让静止的插图动起来了,学生跟着音乐,听着同学的介绍,眼前浮现出仙鹤美丽的身姿。学生不仅观察了图画,丰富了想象,还内化了文本语言,可谓一举多得。
精彩纷呈的课文插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文字无法替代的,教师不仅要关注插图,使用插图进行教学,还要善于开发插图资源,用活教材中的插图。巧妙地利用插图,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与插图进行亲密的对话,从而深入感悟、内化文本语言,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演绎出更多的精彩,阅读教学会更加灵动,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