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苏州路校区 李 香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培育作文兴趣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教学理念的偏差、方法的不当,教师从成人的角度机械地灌输写作知识,系统讲解写作方法技巧,使学生在心中构起多重壁垒,产生害怕作文的畏难情绪。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尝试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本,开展改进作文教学的有益探索。
1.以生为本,凸显主体意识。传统的作文教学多遵循“师讲生听”“师布置生完成”的模式,从作文命题、习作指导到作文评价,教师多越俎代庖,缺乏“让学”的素养,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教师只有立足生本,关注生情,相信学生的潜能,才能让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人。
2.回归童真,表达童言童趣。小学生观照世界的眼光、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与成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学生,以成人的眼光苛求学生的作文,有些作文中充斥着学生费尽心思编造的“假东西”,而缺少“真性情”。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而成人化的教学背离了儿童作文的价值观。生本理念下的作文教学鼓励学生走“童真之旅”,表述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尽管他们的表达显得幼稚、肤浅甚至荒谬,但只要是真实的言说、真情的流露,教师就应该理解包容,要以恰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促进他们写作习惯的培养。
3.关注生活,引入源头活水。传统的教学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彼此割裂,以至于出现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的现象,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以生活为依据,为生活而作文,运用自己的语言、思维去表达情感。基于生本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不是让学生在封闭的课堂中冥思苦想,而是要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让作文教学向生活开放,根据日常生活组织作文教学,让作文能真正回归生活。
1.忽视了生本地位的落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作文教学要落实学生主体,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但当前作文教学囿于“师本”,没有让学于生,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出现作文兴趣低下、写作自由度不高的现象,学生没有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事,绝大部分学生为考分而作或为完成任务而作,而将作文作为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工具的学生少之又少。
2.作文教学观存在偏差。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对作文本质属性缺乏认识,只倾向于“文”,而忽视了“人”的体验。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多强调应试规定,剥离了“人”的因素,失去了教育与审美功能,学生难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写作的兴趣。教师要让作文还原成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变成生活的表达。
3.非智力因素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重视表达技法的传授,重视学生素材的积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体验。没有兴趣的写作是没有生命的写作,教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提高学生的表达欲望。
4.未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才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要关注作文教学的起点,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但部分教师只关注课标、教材,未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作文教学。
5.作文评价意愿化。教师不能凭借个人的意愿去拔高评价的标准,急于将育人的功能落实至作文教学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塑造、兴趣的培养,不以过高的标准去引领学生,不以成人的意愿要求学生,让作文成为我们成人的“传声筒”。
1.注重积累,激活情感。语文学科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偏废一方都是对课标的错误解读。学生在基础知识与生活认知方面的积累尚显不足,缺少素材的积累,他们在习作中会出现运用错误的现象。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提升学生心灵的敏感力。如选取妈妈做饭的情景,观察做饭的程序,经历做饭的过程,在写作时才会有内容可写,有内容可挖掘,写作才会变得轻松起来。教师要树立资源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从而能储备知识、发展能力、丰富体验。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积淀语感,形成写作期待,通过阅读积累好词好句,实现规律的领悟,完备作文体系。
小学生不善于掩饰自己的心理状态,易被外界的情感所打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汇表达情感。作文教学是艺术创造的过程,教师要诱发学生的情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并应用于写作之中。
2.尊重个性、鼓励表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产生表达与交流的意愿。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依据学情设计能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在习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在玩中激活学生的潜能,在玩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会热情高涨,感受到写作的幸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真实自我,追求“个性化”习作,要将学习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写作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教师要放开束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不拘一格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可以通过半命题、无命题作文,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探寻孩子的“兴奋点”,设计出新颖的命题,以触动孩子的心灵。
3.多元评价,促进主动发展。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还有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这样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以评价为学生搭建“支架”,为学生提供支撑,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习作的自信心。评价标准多元,对不同习作能力的学生制定多层次的评价标准,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发展。评价内容多元,尝试从不同角度评价作文,可以从遣词造句、用词准确、选材立意、思想内容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生本,找回作文教学失落的地位,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情感,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让童言、童真在笔端自由倾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