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进容
(中山市技师学院 广东 中山 528429)
英语教学在技工教育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在技工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课时在逐步减少,口语课课时没有保证。加上学校没有英语考级和升学的压力、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这些因素导致技校学生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
以往所用的职业类英语教材,部分选材内容过于陈旧,与现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面相脱离,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编排体系比较传统化,多以阅读、语法为主,口语交际、听力等应用能力的内容相对欠缺,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听说能力的提高。
学生对英语口语不够重视的学习态度也直接影响口语学习效果。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很多技校生认为毕业后少有机会使用英语,因此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而一直以来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一些学生难以逾越英语学习困难,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在学校,学生英语口语练习机会少,口语表达能力较低,不敢开口,怕犯错误,大多数学生都存在一种自卑心理。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和焦虑。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积极创设语言环境,寻找合适的教学素材,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逐步加强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只要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教师一定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表现,增强他们口语表达的信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近年来所倡导的模块教学也适用于技工类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下面将从口语模块教学的实施和考核方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模块教学是指由若干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成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模块贯穿模块教学的始终。在模块教学中,“模块”指的是组成知识的各个不同的功能部件(组件),它反映了学习内容不同但互相联系的知识内涵(高丹,2001:111)。技工院校英语主要是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模块化首先需要教材内容的模块化。这一点在由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主编的《实用英语》教材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教材以模块为编排体系,比较切合技校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全书共分为三大模块:公共英语模块、专业基础英语模块和应用模块。共24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结合生活情景、职业场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我校运用这套教材多年,发觉该教材内容易于理解与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仅仅有了一套好的教材是不够的。为了达到某一主题的口语训练目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整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训练,也就是要将教学模式模块化。
通常,在课程开始时,我先呈现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谚语或者绕口令、谜语之类的课外知识,进行课前热身。接着进入主题,围绕本课话题,创设情境或用多媒体呈现情境,让学生表演对话,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对话的含义。然后提供一些相关的口语句型知识库,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在小组之间进行一场口语较量,看看哪一组替换句型的正确率高、语音语调等表达到位,哪一组就获胜。当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积极参与,少不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最后,给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在老师所提供的语言环境下,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能熟练运用所学句型等表达方式流利地表达。
通过这样“热身”—“情景表演”—“主题句型操练”—“实战演练”,让学生获得主题统摄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这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口语,在相似的口语情景中能举一反三,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模块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只是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突出了教师和学习者的互动协作关系,并由此形成了教学中的良好“互动”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为了增强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强化学习效果,老师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接受力和语言兴奋点。这要求老师在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将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适当引入课堂,创设趣味化的英语课堂,让学生有一番阵地可以施展拳脚,展示他们在口语课堂的所学所获。
在课堂上,口语教学的环节除了角色扮演、小组竞赛之外,我试着将一些知识性的娱乐节目方式引入课堂,如《幸运52》、《开心辞典》、《一战到底》等,将学过的英语知识融入到这样有挑战意义和趣味性的活动中。有些平时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同学,看到这些有趣的场面,也踊跃地参与进来。通过一系列的口语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加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课堂之外,我们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口语。在我校近几年的技能节中,先后开展了全校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情景剧表演、英语抢答赛等知识趣味赛。这些从课堂到课外的活动,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带动学生逐步提高口语。
为了巩固学生的口语学习效果,让学生对所学过的口语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梳理,我校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制定了以下英语知识毕业模块考核操作指引,在学生毕业前三个月左右进行英语口语模块考试。
通过本次考核,督促学生较全面地复习高中阶段所学英语基础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英语会话能力,使学生在语音语调及口头表达等方面有所进步,能用英语作简短的自我介绍,能根据提示的情景进行一般会话,达到基本的口语交际目的。
一个口语模块,包含两部分:英语自我介绍和情景对话考核。自我介绍部分学生可以先行准备(至少包含姓名、年龄、来自何处、兴趣爱好)。情景题即平时所学情景话题中当场抽取的题。考核时间控制在每生5分钟左右。
(1)考核形式
本次考核为口语考试,采用现场考核形式,以二对一的方式单独考试,即两个评委同时考核一个学生。
(2)考核对象
本校应届毕业生。凡是通过了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学生可免考英语模块。
(3)考核时间地点及评分
每周二、四下午,图书馆二楼进行考核,阅览室作为备考室。
评分为现场评分,采用百分制,由至少两位老师评定,60分以上为合格,76分至85分为良好,85分以上为优秀。
(4)考核合格标准
1)语音语调流畅自然,能基本按照情景进行对话。(占15%)
2)内容至少包含半数以上的要点,能根据情景给出正确的英语回应,并表达准确清晰。(占70%)
3)语流语速流利适中,能根据语境提示灵活表达。(占15%)
(1)参加考核的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可带资料复习备考),按要求候考。
(2)给学生发评分卡,学生填写班级、姓名、学号等信息。要求学生带学生证,以便核对身份。
(3)学生抽取考试题号,并由负责老师将题号写在该生评分卡上。
(4)学生按抽签题号在指定位置准备考试。
(5)考试开始:①学生作自我介绍,介绍完毕由评委老师示意进入下一考试环节。②按抽签题号考核。学生可以看汉语提示。老师可对学生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进行再提问考核。
(6)计分。每次考试至少有两位评委。A评委负责口语考试,B评委专职评分。考完两位评委综合核定该生是否合格。
(7)考完的学生先行离开考室,不得与备考学生交谈。
(8)成绩统计:按班级统计通过的人次,及时交给该班班主任。
(9)没有通过的学生另行组织补考。统一安排时间地点通知到班主任。
口语模块教学从教材、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的转变,是适应技校英语教学的一种理念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语言学习的快乐。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向不仅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而且更加注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些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使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