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大学英语教改实践分析

2018-11-28 06:59:33何丽婵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大学英语教学

何丽婵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清远 511510)

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职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对于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并且促进学生的就业问题发挥了重要的功能。高职英语的学习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于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目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必须着眼于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的培养。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为满足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生产力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推进全国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广东省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教基地示范省,省教育厅从2013年启动了“广东省大学生英语职业技能认证考核”方案,并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大学等学院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向全省推广。大学英语教学向职业英语方向的改革正如日中天地展开。

二、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方面的存在问题

由于我院学生在生源的层次上相对较弱,生源主要是高考中成绩比较低的学生以及个别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高考发挥失常的优秀学生,当然还有一些自主招生、学徒制特招生等不同形式录取的学生,学生的学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相当参差不齐。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好的学生不愿刻意彰显自己,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技巧欠缺、对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因为学不会、看不懂而产生厌学情绪,再加上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教”,导致课堂上学生可以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少,语言环境不足的问题也是困扰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之一。

2.教材匹配与师资能力的问题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主体,教学能力的强弱、知识储备与专业匹配度等都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高职的教师普遍是一些经过系统训练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虽然有着系统的专业知识,但是真正从事外企工作或者商务活动的人却非常有限,对于日常的教学,他们更加注重的依然是对传统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职场实践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即使在处理和专业有关的英语知识时,也更多的停留在出现的词汇语法知识,而不是各种专业词汇在不同职场环境下的实践交流的融合。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材也不能只一直沿用传统的生活通识教材,而应该让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大学英语既是各个专业英语的基础课程,同时也要具备高职高专的特色,学习高职类的职业英语或者职场英语。

3.考核评价体系的匹配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多的依赖于A、B、四级测试考试的通过率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凸显素质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首先,A、B、四级测试考试主要着眼于学生英语语言的通识应用能力的测试,包括词形变换能力、句型结构应用能力、英语阅读、写作、翻译能力等,学生需要通过英语的A、B、四级考试,教师也像帮助高中生应付高考一样,逐渐把教学重点放在词法教学、句型教学、语法分析、翻译、写作等,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教学,而不去关注职场环境下的工作过程与文化礼仪、语言交流等英语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改革必须结合考核评价体系模式的改革与时俱进。

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改革

1.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对于教学活动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与态度,是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们在遵守和执行的教学信念。把这些理念体现在对高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效的实施其职业教育的教学培养目标。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达到高职英语的岗位能力要求,顺利实现学生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传统的英语语言习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高专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在提升职业能力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学生不同职场背景下的文化、语言学习,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因为广泛意义上的职业能力还包含着责任心、心理素质、团队意识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模拟职场环境会话、展开各种调研、合作完成某个项目的研究报告、上台讲述小组汇报、讲述自己喜欢的英文故事等,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将来在职场工作中才能具有更高的职业能力来获得更多的机遇与发展空间。

2.探索以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探索与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其出发点就是在教材依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职场实际应用能力,优化教学方法。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为教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责任,让学生不断地按照一定的目标任务去模拟操作与学习,能够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维持较高的兴致。

我们的研究目标既是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到教材改革,更进一步的研究主要在于对项目任务化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对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1.对现任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尤其是对新手老师进行有关教材的学习研讨、学习如何使用平台管理系统,进一步熟悉教学软件等操作性学习;2.强化运用电脑网络知识,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学习活动;3.通过开发教学软件和微信、微博资源共享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4.组织相关教师到走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前沿的兄弟院校去学习改革经验和观摩课堂教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真实的可操作性,不同专业的老师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往往通过老师布置任务,学生的预先自学---网络作业反馈—-课堂互动再现知识—-老师评讲—- 学生评价等一系列的翻转课堂教学环节,在多维度的操作与训练中自然而然地完成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所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新趋势。

3.优化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所依赖的要素。进年来,学院引进了更多与电教实践密切相关的教学软件,比如德实软件、超声软件、手机端学习软件等,为学生打造更高端的自主学习平台。我们开发了自己的大学英语课程网站,网站内容包括A级、B级和职业英语技能考试等三方面的英语试题库、教学资源库包含不同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职业英语课程和给种生活情景微课等多方面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在教材、教法的改革方面。我们把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定位为第一学期学习基础通用英语课程,第二学期改为学习综合职业英语。真正实现了从普通高校教材向职业英语方向的靠拢。

4.健全英语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学校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考试的安排其出发点应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校对英语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传统中对于高职教学效果的评价过度的依赖A、B、四级的通过率是不妥的,我们不应该把一门以交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变成了一门以考试成绩高低为主的课程。我们应该注重知识体系与职业能力的评价相结合,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既有利于让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有更多的可行性,又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自己学习的方向。在改革评价机制的同时,我们响应广东省教育厅的号召,从2015年7月开始在全院不同的系部抽出14级的9个实验班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广东省大学生职业技能认证”期末统一机考的实验,并取得了完满的成功,学生办证率达到66%,说明我们学院的英语教学水平在全省同类学校中也是处于比较好的水平。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大学英语教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留白”是个大学问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