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建
(江苏省兴化市城东中心小学,江苏兴化 225755)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熟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分析数学知识。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渗入生活元素,以辅助学生更好地思考、探究,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升。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进行思考与创新。而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化繁为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有思考的方向。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巧妙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为学生们营造熟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有效思考[1]。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探究学习有关长方形周长的知识内容时,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开展教学,巧妙地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一个长方形花圃的图片,这一花圃的四边都是由篱笆圈成的。之后,教师还给出这一长方形花圃的长、宽分别为a厘米和b厘米,问要搭建成这一花圃需要多少厘米的篱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被这一问题带动起来,迫不及待地进入思考探究中。很快,便有学生想到将长方形的四条边加在一起,也就是a+b+a+b。通过化简可以写成a×2+b×2,也可以写成(a+b)×2。学生们在这一熟悉的学习情境下进行主动思考、分析,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有了一个很深刻的理解。
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巧妙地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入一个熟悉的学习情境中,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理解知识内容。
数学知识枯燥无趣,不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巧妙地引入一些趣味性的生活小游戏,将学生带入一个熟悉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节知识时,设计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小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常看见一些抽奖活动,现在我这有一个不透明的箱子,箱子里面有一些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小球,但颜色不同。其中有红色小球9个,白色小球3个,黑色小球6个,摸出白色小球的获得3分的奖励,其他颜色不加分。”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们轮流进行摸球活动。在经过几轮游戏后,学生意识到摸到白色小球的可能性有点小,而摸到红色小球的可能性大一些,所以能够得到奖励的机会也不多。随后,教师引入“可能性”这一概念,让学生们在这一生活小游戏中,对“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有了一个很深刻的认识和体验,所以也更容易学习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小游戏的引入,有效地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其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学科枯燥单调,但它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关联,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渗入一些生活元素,为学生的学习点缀一些色彩。生活元素可以直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可以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思考、分析数学,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2]。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而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不同年份的日历,让学生自己借助这些学习工具,探究“年、月、日”的知识内容。很快,学生们便进入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中,有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年份的日历,发现每年都有12个月份,而且每个月的天数大致是固定的;有学生发现一月的天数一直都是31天,但发现2月的天数并不固定,有的时候是28天,有的时候是29天,而且28天的年份更多一些。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平年”和“闰年”这两个概念。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借助一些生活元素辅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入分析数学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引入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后,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材,设计了一道实际数学题:奶奶去超市买东西,买了四袋牛奶和两个面包,最后付账的时候,奶奶递给收银员20元,被找回5.2元,知道每个面包5.4元,问每袋牛奶多少钱呢?这时,学生想到可以利用课上所学的简易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设每袋牛奶的价钱为x元,随后列出关系式。学生在解决了这一实际问题后,发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不再那么复杂,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而且对于简易方程的知识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更乐于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是抽象、复杂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灌输讲解,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难实现高效率课堂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创新。教师要注重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体验式学习,强化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教师并没有布置单一的练习,而是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和爸爸妈妈去水果店买水果,然后以写成数学日记的形式进行交流。其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我和妈妈来到水果店,看到了水果的单价,苹果是每千克8.5元,鸭梨每千克6.8元,香蕉每千克5.8元。我和妈妈买了2千克苹果,我在大脑中很快列出算式8.5×2,并利用自己课上所学的小数乘法的知识,计算得出17,即需要支付17元,妈妈付了20元,找回3元。通过这次购物,我觉得数学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学生们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无形中对小数乘法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实践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购物经验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获得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受,进而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