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8-11-27 01:47任洁王俏华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现状

任洁 王俏华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杭州市7所幼儿园484名中班幼儿的责任心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总体水平中等偏上,但对自我责任认识不足。(2)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童优于男童。(3)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年龄最小幼儿的责任心发展水平最高。(4)由父母担任主要抚养人和主要教育者的中班幼儿,其责任心水平反而较低。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教育建议。

【关键词】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8)05-0028-06

幼儿责任心是指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对他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义务的自觉态度、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责任心作为幼儿重要的社会品质,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有关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但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例如,在研究对象方面,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7岁以上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的责任心上,较少涉及到3~6岁的幼儿,其中,对中班幼儿责任心的研究尤为缺乏;在研究内容方面,对责任心的分析大多就问题论策略,较少在某一理论前提下进行宏观分析;在研究工具方面,国内现有研究中专门针对幼儿责任心的问卷只有庞丽娟的教师问卷〔1〕和李洪曾的家长问卷。〔2〕因此,本研究基于对幼儿园实践的思考和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以布卢姆情感态度目标分类学为理论基础,对杭州市中班幼儿的责任心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选取7所幼儿园(包括6所公办园和1所民办园)的484名中班幼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家长问卷》(以下简称《家长问卷》)和《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教师问卷》(以下简称《教师问卷》)对中班幼儿责任心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计分法,由“从未如此”到“一直如此”分别以1~5分计算。问卷及各维度α系数均在0.7以上,信效度良好。其中,《家长问卷》共发放524份,回收有效问卷484份,有效率为92.4%;《教师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有效率為81.7%。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班幼儿责任心总体及各维度发展水平分析

以3分为标准来划分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高低,可见,中班幼儿的责任心总体及各维度发展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详见表1。

(二)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1.幼儿自身因素

(1)性别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解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在性别方面的差异,研究者对数据进行了均值比较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中班幼儿责任心总体及各维度发展水平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女童责任心发展水平优于男童,详见表2。

(2)是否为独生子女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解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与幼儿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情况,研究者对数据进行了均值比较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在幼儿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非独生子女幼儿的责任心发展水平优于独生子女幼儿。研究者将非独生子女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细分为老大、中间和老小,对数据进行了事后检验,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最低,非独生子女幼儿中年龄最小的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最高,详见表3。

2.家长因素

(1)主要抚养人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主要抚养人指在家庭环境中,负责幼儿饮食起居且与幼儿相处时间最多的人。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发现,由不同抚养人照顾的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由父母为主要抚养人的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较低,由其他人(祖父母、保姆等)为主要抚养人的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较高,详见表4。

(2)主要教育者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由不同的主要教育者所教育的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事后检验发现,父亲为主要教育者的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最低,详见表5。

(3)家长教育方式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通过访谈发现,面对幼儿自己的事情(例如穿衣、吃饭),家长通常有三种解决方式:一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帮着做”,二是“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做”,三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本研究将其分别简称为“溺爱型”“独立型”和“合作型”。为了解家长教育方式对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教育方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溺爱型”“独立型”“合作型”,详见表6。可见,在对幼儿进行责任心培养时,相比于“宠溺”和“放手”,父母的“陪伴”才是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最佳教育方式。

3.教师因素

(1)教师职业幸福感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种程度,对教师职业幸福感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对这份职业感到满意,说明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强;除自我责任心之外,教师职业幸福感程度与中班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且存在显著差异(p<0.01),详见表7。

(2)教师专业背景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教师专业背景分为非师范专业、师范学前专业和师范非学前专业。对教师专业背景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除任务责任心(详见表8)之外,教师专业背景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相关程度不高,不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还针对教师的学历、教龄、职称等与中班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在不同教师学历、职称、教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该结果的参考价值需扩大样本量后再考证。

此外,本研究将所调查的幼儿园按园所性质分为公办园和民办园两种,按杭州市幼儿园等级划分标准将这7所幼儿园划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丁级和未评级五个等级。对幼儿园园所性质、等级因素与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公办园和民办园之间以及甲级园与乙级园之间,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三、讨论与分析

(一)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总体水平中等偏上,但对自我责任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他人责任心和任务责任心发展水平较高,自我责任心发展水平相较于其他责任心维度较低。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略有差异。〔3〕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首先,教师和家长关注的教育内容发生了变化。进入中班以后,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关注内容从“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转变为“幼儿自身的发展”,对幼儿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其次,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各维度责任心培养参与方式的不同导致幼儿各维度责任心发展水平不均。相较而言,在幼儿自我责任心方面教师和家长参与程度偏低。

(二)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童优于男童

调查发现,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童优于男童,这与金芳〔4〕的观点一致。通过观察发现,家长对不同性别幼儿的要求不同,是导致其责任心发展水平不同的重要原因。此外,幼儿自身性别角色的差异,也导致了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的不同。已有研究表明,5岁左右,幼儿具备了对他人活动和职业的刻板印象,此时,男女童在穿着打扮、游戏活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者认为,游戏内容的差异使幼儿获得不同的责任事件经验,进而影响到其责任心总体水平的发展。例如,“娃娃家”是幼儿责任心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女童比男童更喜欢从事个人护理、家务等方面的游戏,〔5〕女童的活动频率明显高于男童。

(三)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年龄最小的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最高

本研究发现,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年龄最小幼儿的责任心发展水平反而较高。这与研究者之前的研究假设相悖。因此,研究者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几位家长进行访谈以探寻原因。访谈发现,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影响幼儿责任心的发展。大多数父母会吸取之前教养第一个孩子的经验,在教育下一个孩子的时候有意识地规避错误的教育方式。此外,也有少数家长因为精力有限或者其他原因,会减少对第二个孩子的约束,给予其更多的自主空间和选择权利。可见,亲子关系会显著影响幼儿的社会化,父母对幼儿行为态度转变、幼儿对父母行为的观察模仿以及幼儿自身对事物的归因方式等方面会影响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水平。〔6〕

(四)由父母担任主要抚养人和主要教育者的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反而较低

研究发现,由父母担任幼儿主要抚养人和主要教育者的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较低,由其他人担任主要抚养人和主要教育者的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反而较高。研究者认为,这与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有关。首先,在家长角色定位上,父母不仅是幼儿的抚养者、教育的决策者,还是幼儿主要的模仿对象。幼儿责任行为的养成大多数是从对周围人的模仿而来。若是父母自身的责任心发展水平不高,幼儿的责任心发展水平往往不高。其次,在家長教育方式上,在面对幼儿应自己完成的事情时,如前所述家长往往有三种处理方式,其中“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做”和“孩子的事情父母帮着做”这两种方式都忽略了陪伴幼儿一起完成任务这一教育方式,这可能使得幼儿任务的完成度不高,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责任心的发展。

四、建议

首先,教育者应当着重关注幼儿自我责任心的发展,加强对幼儿自我责任心的教育要求,尽量让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等。其次,要转变教育者的教育方式,高质量地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应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在参与活动时积极与幼儿互动,并及时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同时,教育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心发展水平,尤其是家长不仅是幼儿行为模仿的对象,更是幼儿道德形成的榜样,现实生活中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第三,重视生活常规的渗透教育,在“高质量陪伴教育”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教育者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参与的程度,既不能过度包办,也要避免袖手旁观。最后,教育者应避免对幼儿性别产生刻板印象,应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责任心的性别差异,根据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为幼儿有意制造与责任事件直面的机会。例如,加强室内区域间的联动互通,有意为幼儿营造男女均宜的任务情境;还可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和游戏环节,加强生活常规的渗透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为幼儿责任心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3〕庞丽娟,姜勇.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13.

〔2〕李洪曾.幼儿责任心评价量表的制定〔J〕.山东教育,2002,(1/2):33-36.

〔4〕金芳.3~6岁幼儿责任心培养的实验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4.

〔5〕HUSTON A C,WRIGHT J C,MARQUIS J,et al.How young children spend their time:Television and other activitie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10):912-925.

〔6〕康丽.幼儿责任心与亲子关系、同伴地位的关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A Study of Childrens Responsibility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Ren Jie, Wang Qiaohua

(Hangzhou Colleg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the researchers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484 middle class children from 7 kindergartens in Hangzhou. The results show (1) childrens overall level of responsibility is above medium but self-responsibility is insufficient; (2) there exist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 and girls responsibility is higher; (3) in non only one child families, the youngest children demonstrate highest responsibility development level; (4) with parental education, childrens responsibility is lower. The researchers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middle class children; responsibility; status quo; influencing factors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责任心发展现状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