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行为特征与病后认知功能的关系

2018-11-27 06:57朱俊敬郭素芹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负相关总分受试者

朱俊敬,郭素芹

(1.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河南 郑州 450006;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少年精神科,河南 新乡 4530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住院率高、社会负担重、致残率高等特点[1-2]。有学者将发病年龄在16岁以下的精神分裂症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3]。与成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相比,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病前功能损害及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更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预后更差[4-5]。这可能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发病前的前驱期较长,认知功能受损等有关[6]。有学者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在早期可能出现神经症性症状、性格改变、行为及情绪障碍[7]。也有研究发现,儿童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更严重[8]。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P300和探究性眼动分析(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作为辅助判定认知功能的指标,其临床价值已经得到认可。目前,国内外关于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行为特征与病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采用ERP-P300和EEM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行为特征与病后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儿童作为观察组,患者均经2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4 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edition,DSM-Ⅳ)》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均未经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病程不超过12个月,并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物质滥用所致的精神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及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史。观察组共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66例,男33例,女33例;年龄10~15(13.27±1.51)岁;小学生16例,中学生50例。另选择郑州市某小学及中学在校学生7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10~15(13.27±1.19)岁;小学生20例,中学生50例。均不符合DSM-Ⅳ中任一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父母2系3代均无精神病史,并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2组儿童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获本人及监护人的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病前行为特征评估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9]回顾性采集所有入组对象6~11岁时的行为特征,量表由患者父母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填写。该量表在国内临床应用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CBCL量表包括3部分:第1部分为一般项目,不记分;第2部分为社会能力,包括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学校情况3个因子,得分越低,提示社会能力越差;第3部分为行为问题,包括社交退缩、体诉、抑郁、分裂强迫、违纪、多动及攻击等7个男性及女性共同因子,以及交往不良(限男性)、残忍(限女性)因子,得分越高,提示行为问题越多。本研究仅评估7个男性及女性共同因子。

1.2.2认知功能评估对所有入组对象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及EEM测定,测试原理及方法参考文献[10]。ERP-P300测定:采用丹迪Keypoint4诱发电位仪,在安静屏蔽室内,患者取仰卧位,保持清醒状态及精神集中,全身肌肉放松,按照国际脑电10/20系统,记录电极置于中央中线(Cz),参考电极置于右耳垂(A2),前额(FPz)接地,电极间阻抗<5 kΩ,分析时间为600 ms,实验采用短音刺激,非靶刺激(频率为1 000 Hz),概率为80%,强度为 80 dB,规律出现。靶刺激(频率为 4 000 Hz),概率为20%,强度为90 dB,随机出现,穿插于非靶刺激中,受试者需对靶刺激作按键反应,仪器自动记录反应时间及命中率,每例患者重复2次。整个测试过程用统一指导语并固定操作人员。

EEM测定:采用上海产迪康DEM-2000型眼动测定仪,让患者舒适地坐在椅子上,眼看前方的小屏幕,双眼与屏幕的距离为25 cm,使其眼光从屏幕左边移向右边的夹角为33度。在屏幕上先显示第1个S形图样(S1),持续15 s,请受试者仔细观察,仪器自动记录15 s内的凝视点,并予计数,作为凝视点数(the number of eye fixations,NEF)。然后在屏幕上再分别显示第2个和第3个S形图样(S2、S3),这2个图形与第1个图形均略有差别,每个图形持续15 s,请受试者仔细观察,反复询问受试者“与第1个图形还有什么不同”,直至受试者回答“没有什么不同”时,开始记录在7个区域内的凝视点(每区只计1点),共5 s,作为反应性探索评分(responsive search score,RSS)。以D值进行判定,D值=(10.265-0.065×NEF-0.871×RSS)。

2 结果

2.12组受试者CBCL评分比较结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社会能力总分及学校情况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行为问题总分、社交退缩、分裂强迫及攻击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受试者CBCL评分比较

2.22组受试者P300及EEM各指标比较结果见表2。观察组患者P300潜伏期高于对照组,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NEF及RSS低于对照组,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2组受试者 P300及EEM各指标比较

2.3观察组患者CBCL各因子得分与P300及EEM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见表3。P300潜伏期与社会能力总分呈负相关(r=-0.257,P<0.05),与行为问题总分呈正相关(r=0.244,P<0.05);P300波幅与社交能力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205,P<0.05),与体诉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231,P<0.05)。NEF与行为问题总分呈负相关(r=-0.227,P<0.05),RSS与违纪及攻击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r=-0.340、-0.304,P<0.05)。

表3 观察组患者CBCL各因子得分与P300及EEM各指标的相关性

注:Person相关分析aP<0.05;Spearman相关分析bP<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前驱期表现之一,在疾病早期就存在明显异常[11-12]。也有研究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以性格改变和类神经症样表现为主,常被家长及老师错误地认为是正常的发育现象[13]。因此,通过研究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行为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可以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发现及预防提供依据。

MILLER等[14]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BCL评估患者的病前行为特征,发现儿童期存在攻击行为和社交退缩者,日后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较高。SCHOTHORST等[15]研究发现,儿童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前已经出现内向、睡眠障碍、多疑、学校适应不良、焦虑及攻击等性格改变及行为问题,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社会能力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总分及学校情况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在行为问题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行为问题总分、社交退缩、分裂强迫及攻击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就存在社会能力降低及较多的行为问题。

为了避免抗精神病药物和精神症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未经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病程不超过12个月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周振和等[16]研究发现,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顶部及枕部P300潜伏期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前额部P300波幅最低,这可能与认知密切相关的中央部及额叶功能损害有关。SUZUKI等[17]采用EEM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NEF和RSS均降低,并认为EEM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也有研究认为,P300与EEM结合可能有利于及早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1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EEM中NEF及RSS减少,D值增加,提示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后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本课题组既往通过中国韦氏智力测验、连线测验等评估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发现病前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均与病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关系。并指出病前社会能力较好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后认知功能更好;病前行为问题越多的患者,病后认知功能缺损越严重[19];提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在发病早期就已存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300潜伏期与社会能力总分呈负相关,与行为问题总分呈正相关;P300波幅与社交能力因子得分呈正相关,与体诉因子得分呈负相关;NEF与行为问题总分呈负相关,RSS与分裂强迫及攻击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提示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行为特征与病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关系,病前社会能力越低、行为问题越多,病后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

本研究不足之处为病前行为特征的调查属于回顾性调查,并且CBCL量表是由患者家属填写,家属的文化程度、关注度及对疾病的病耻感等都有可能使调查结果存在偏差。

猜你喜欢
负相关总分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