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弁”体育给我们的启示
——新时代体育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2018-11-27 01:05蔺新茂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操人文精神体育教师

韩 倩,蔺新茂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2017年10 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我国体育的发展寄予殷切的希望。学校体育作为教育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强国梦、全民健身战略等一系列伟大工程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及相关问题的重视在相关文件中早有体现,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3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紧接着,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也要求要“完善体育课程”“提高教学水平”等。学校体育贯穿于各个学段,相较于其他学科,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最大,同时学校体育承担着增进学生体质、提升国民素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等的重任。作为学校体育的主力和体育教学的主导者,体育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体育质量的高低和学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地位并不高。追根溯源,这与中国学校体育初期的“兵弁”体育有极大的关系。本研究对“兵弁”体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探索“兵弁”体育存在的问题,为体育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启示,以期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

1 “兵弁”体育

《汉语大词典》对“兵弁(biàn)”一词的解释为:“士兵和低级武官的总称”。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主张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在这种背景下,1904年,公布和正式实施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学制。在其《学务纲要》中规定:“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即各级各类学堂都应开设“宜以兵式体操为主”的学校体育课程。[1]体操课成为了学校的必修课,确立了体育在中国学校中的法律地位,中国学校体育由此展开。《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以后,全国各地大量新式学堂都要开设兵式体操。由于当时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在这种师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学校不得不聘请一些退伍军人从事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兵弁”体育应国家和时代的需要而产生了。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尤其是面临列强的凌逼和瓜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清政府不得不有所醒悟,“新政”和由此产生的《奏定学堂章程》便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倡导开展学校体育课,意在“强弱”“兴亡”和“自强”。《奏定学堂章程》基本上是仿照日本学制制定的,沿袭了日本的教育制度,所以其中的学校体育在教学内容上也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当时,这一军国主义思想应和了国家危亡的背景,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和社会人士的广泛支持。在这一时期普遍认为兵式体操不仅能够使学生身体强壮、形成良好的纪律,而且有助于造就学生完全的人格,还可以借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技术技能,来抵御外侵。在这种背景下,兵式体操成为了当时救亡图存的工具,兵弁担任体育教师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人士对挽救民族危亡的迫切希望。

2 “兵弁”体育的基本表现

多数兵弁对于兵操训练都很熟练,但从其基本表现来看,他们并不具备担任体育教师的能力,且教员的基本素质也为人所耻。

1)体育教学目标模糊。按照规定,分别对小、中、大学堂的教学目标均有明确且不同的要求。比如,对小学堂的要求为:“其要义在使儿童身体活动,发育均齐,矫正其恶习,流动其气血,鼓舞其精神。兼养成其群居不乱、行立有礼之习。并当导以有益之游戏及运动,以舒展其心思。”[2]但由兵弁充任体育教师,使得当时的体育课程偏重于“立正、稍息、齐步走”之类的的军事操练。除了对学生的身体活动和身体发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之外,其枯燥、呆板的教学形式无法涉及其他教学目标,更何谈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

2)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依照当时对学校体育课程的规定,小、中、大学堂是分别有比较丰富的且适宜各年龄段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兵式体操”,还有“有益之运动”、“游戏”、“普通体操”等。但由于所聘兵弁教学技能低下,不仅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是兵式体操,而且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也都是兵操训练的一套,强调机械盲从、单调统一,“徒有形式而已”[3]。

3)体育教学方法刻板。多年的旧式军人经验,使他们只懂得“立正、稍息、齐步走”的兵操训练,方法更是千篇一律。他们“不明生理之次序,不知训练之方法,对体育漫无阶级”[4]。因而,担任体育教师的“兵弁”更不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4)对学生态度简单粗暴。担任体育教师的兵弁,大多无学识,他们将军阀队伍里的那一套作风带入了学校。“教者发令,学生强应”[5],他们只知道对学生强迫命令,稍有不愿意,便施以体罚。

5)教育教学技术极端匮乏。徐一冰在文章中谈到:“一般无知识无道德之营弁之兵士,竟一跃而为教师。品类不齐,非驴非马。既不识教授为何物,又不知学校为何地。”[2]“兵弁”教师用旧式兵营里的军事操练来给学生们上体育课,不懂体育教育教学,更不能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3 “兵弁”体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时,在全国体育师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兵弁”体育使学校体育能够在全国大范围内迅速地开展起来,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中国有句老话“欲速则不达”,更能贴切地形容“兵弁”体育的隐患。

1)在学校体育方面的影响。学校体育开始阶段,多数体育教师便由“兵弁”担任,他们严重缺乏教育教学技术,用兵操训练的一套给学生上课,对学生强迫命令,使体育教学质量极端低下,影响学校体育功能和价值的实现,使得人们误以为学校体育就是兵操训练,这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的科学化发展。同时使得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低下,“学界卑之,使不得与各教员齿”[6],一般教师根本瞧不起他们。

2)在学生方面的影响。兵弁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重复式兵操训练,使学生身心疲惫,不仅影响学生身体生长发育,也使他们对体育课程的热情和潜在的兴趣受到极大的影响。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也抨击了当时的学校体育:“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非不有体操课程也,非不有体操教员也,然而受体操之益者少。非徒无益,又有害焉。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5]同时由于多数兵弁“酗酒狂赌,好勇斗狠,无所不为”[2]、“朝酒夜色”[6]的品性,他们不能做好一个“为人师表”的角色,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长远的。结果,“学生轻之,指目以‘动物标本’之名”[6]。

3)在社会方面的影响。多数“兵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能力和品德素质表现,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体育教学实施的效果,无法满足社会对学校体育的要求,结果是:“不一年,学校之名誉扫地,社会之信仰尽失,学生父兄多仇视体操一科”[2]。在学校体育开始阶段,学校体育的声誉在社会中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体育教师地位低下,这种影响甚至持续至今。

4 “兵弁”体育给体育教师的启示

体育教师是教育的最终实施者,许多美好的教育理想只能通过教师的力量来实现。“兵弁”体育出现在学校体育开始阶段,这种现象然虽然早已不复存在,但作为前车之鉴,仍然值得我们深思,给我们以启示。

4.1 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最基本的关系[7],双方如何交流和互动,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还会对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交流的地位,学生在放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还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主要产生于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而体育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首先取决于体育教师。除了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外,体育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这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其次,体育教师要真心地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怀,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展开。最后,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师生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才能最终保证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性充分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体育专家蔺新茂教授等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对此进行了论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彼此融合,相互促进并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形成共振,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8]

4.2 注重师生的个体发展,重构体育的人文精神 相对于科学关注客体而言,人文关注的则是主体,强调的是人的情感、价值、意义,而不只是动物意义上的。体育的人文精神,即是人文精神在体育这一特殊的人类活动中的体现。体育人文精神在体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体育产生和体育形式多样的根源、体育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动力源泉。[9]人类在早期的游戏活动中得到了身体和心理上的满足,在这种原始体育现象中,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核心的精神,便构成了早期的体育人文精神。在其指引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身心快乐、社交等的需要,不断创造、享受和参与体育,使体育能够不断发展且形式丰富多样。

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倡导“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但现实与理想差距甚远,现今的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一度缺失,片面追求体育作为工具对人的生物性改造,却随处可见,这些问题从两位体育专家李力研和胡小明学者的论述中得到佐证。李力研在2002年的文章中曾忧心地提到:“中国的体育教育从来不教体育的思想内容……学生们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心灵中空空如也,没有思想,没有诗意……”[10]我国另一位体育专家胡小明在2003年也曾撰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批评,他认为,我们在体育的学习过程中,“使它长期脱离自己的文化本位,被当作工具使用,没有可以自己行走地腿”[11]。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体育教师只注重体育的“形”,而忽略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心中只有“体”而没有“育”,学校体育永远只能作为一个工具,而不能承担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

体育的人文精神并非一种体育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所以,要真正实现学校体育人文精神的重构,需要我们的体育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将“以人为本”、关怀学生的体验和全面健康发展融入到体育教学实践中。首先,体育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同时,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真正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终身体育的能力。

4.3 注重加强自身师德修养,言传身教 教师较高的师德修养不仅包含其本身高尚的道德品质,还有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生满怀深厚的关爱等,这是无论担任何种课程的教师都应具备的素质。体育教师不仅承担着文化科学知识传播的重任,还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其师德修养水平的高低会在其与学生交流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细节中得以体现。在教授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常常要以规范的技术动作给学生做示范,甚至要“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此时,教师的一次拍打、一个表情、一个微笑等,都向学生传递了各种积极向上的信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也更愿意亲近并将其作为榜样。这样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更容易建立起对体育教师的信任,也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除了有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过硬的运动技术,体育教师还要较高的师德修养,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体育教师还要学会“育”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做合格公民。所谓“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希望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弘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注重正能量的传播,以身立教。带着教师榜样的力量,学生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也将走地更远。

5 结 语

新时代的最大特征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就要不断地创新。学校体育是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体育教师自然成了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的主力,这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师德修养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真正地从自身做起,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提升体育教师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地位,肩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不再只是口号。

猜你喜欢
体操人文精神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