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接触现状及渠道研究

2018-11-26 10:52彭淑慧郭聪颖王凯新
文教资料 2018年21期
关键词:传播传统文化互联网+

彭淑慧 郭聪颖 王凯新

摘 要: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化集合,凝聚着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人文、宗教等诸多方面的优秀思想内涵。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正以全新的方式活跃在大众面前,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狀态。从媒介形势看,他们更青睐数字媒介等新兴传播方式;从媒介职能看,他们对娱乐性应用的需求明显。另外,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高传统文化传播效率及改善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现状提出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接触渠道 传播 “互联网+”

一、 引言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21世纪,全球化持续深入,传播媒介的改变,尤其数字化媒介的广泛运用,要求传统文化传播应当尝试以超越特定媒介或技术细节的传播形式开展。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水平都走在前列,其接触渠道存在多元化的特质。但这一现象背后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对此密切关注。

目前,有关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大学生教育与精神塑造方向入手。如蔡红梅(2012)在《接受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从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对强化教育效果提出建议和对策;新疆大学梅志俊的硕士论文《国学文化传播渠道研究》(2013),从传播学方向入手,针对国学文化的传播渠道的系统科学性进行了研究。从整体来说,国内学界对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针对大学生群体,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及效能分析方面研究的学术著作更是凤毛麟角。

本文针对大学生群体,以“传统文化接触渠道”为研究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接触现状”及“渠道传播效果”相关研究,找出制约传统文化传播渠道科学系统化、传播效果最大化的现实因素,从而提出拓宽传统文化传播层次及渠道的对策。

此次调查采用了非概率抽样的方法,以性别、年级、院系、学科为分类依据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据统计,本次调查共发问卷520份,实际回收问卷511份,回收率为98.82%,其中有效问卷为473份,有效率为92.56%,被调查对象均为在校本科生,其中男性185人(35.58%),女性335人(64.42%);文科生168人(32.36%),理科生352人(67.69%)。总体年龄在18岁—22岁。

二、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对比分析

(一)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渠道对比分析

互联网时代下文化信息接触渠道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人际传播渠道、纸质媒介传播渠道、电子媒介传播渠道、数字媒介传播渠道。我们以此为依据,对大学生经常接触的传统文化传播承载方式提供了十四个具体渠道供受访者选择,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

从接触渠道上看,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相关载体中电子媒介最常见,数字媒介次之,再次是人际传播与纸质媒介。

随着互联网时代深入发展,数字媒介与传统表述上的电子媒介已逐渐发生意义交叉和互融,它们在调查中合计占比67.11%,纸质媒介传播和人际传播这些传统传播渠道在调查中合计只占32.90%,远处于劣势。但是本次调查发现,即使电子媒介已成为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他们仍将实体书店和实体书作为自己阅读与获取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重要载体。

我们就获取图书形式调查了大学生对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选择倾向(见图1)。为进一步探究,我们针对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主要接触平台进行了调查统计。

结果显示(如图2),QQ、微信与新浪微博分别以36.17%、31.97%和20.54%在常用社交平台中占据主要分量。只有0.23%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不用社交平台。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网络课程是当今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调查结果显示,23.64%的受访者选择网易公开课作为他们的常用网课平台。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移动技术的普及与壮大,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兴的知识分享平台,得到了21.74%的受访者的青睐。

陈龙先生在《大众传播学导论》中曾指出:“作为大众文化的主体,受众对于媒介传播内容的要求,往往通俗性大于严肃性,娱乐性大于思想性,因此所谓订阅数、收听率、收视率实际上要看媒介在通俗性、娱乐性方面做出的努力程度。”“互联网+”时代的社交方式逐渐被各大社交平台分割,技术的发展同时促使了知识分享平台的产生,增强了人际间知识分享的便利性。正在发展之中的网络课程相比前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度明显较低,且总体上表现出娱乐性高于知识性的特征。

(二)接触渠道间关系分析

1.纸质媒介与数字媒介的相互影响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不同选择对传统文化传播有所影响,且并非纯正比关系:一方面,新媒体渠道挤压和削弱了纸质媒体传播渠道的比重。另一方面新媒体渠道发展的传统文化新受众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纸质媒体的发展。

由于通俗性、趣味性取向和消费经济的发展等原因,纸质媒介和人际传播这两种传统传播渠道处于劣势。这说明在大学生了解相近内容的前提下新媒体渠道对传统传播渠道产生了一定的挤压和削弱。但在数据对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另一种现象:在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方式及主题调查中,纪录片、影视剧、音乐等电子媒介传播方式仍以近半数(48%)的比率在“促使阅读传统经典”的传播方式中位居榜首,由此不难看出,通俗大众的传播方式有利于群体性参与,引发人际讨论,产生圈子效应,较能勾起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望;较为个体化、受个人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影响大、私密性高的传播方式往往吸引力较弱。

2.纸质媒介与电子媒介的相互影响

我们在调查“现代大学生群体看过哪些传统经典品读性著作”时发现,因中央十台一档名叫“百家讲坛”的名家知识分享节目火爆而推出的衍生丛书《于丹〈论语〉心得》及《易中天中华史》分别位列排序的第二名和第三名,总计33.75%,比位列第一名的《人间词话》高约七个百分点。

电子媒介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形式,例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品读性、知识分享节目及一大批优秀影视改编剧的出现,在推广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吸引了许多新受众。由这些节目衍生出的相关学者、书籍,作为一個个热点,不断吸引着大学生接受其文化内涵,成为数字媒介传播媒介反向推动传统纸质媒介发展的一股力量,同时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衍生文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显然,新传播渠道吸引的传统文化新受众会反向促进相关传统文化纸质媒介的发展。

三、建议与策略

(一)实现传统文化多元媒介的高效传播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数字媒介等新媒介的发展对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推动效果显著,但纸质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发展应当与时俱进、共同发展。新媒介应当发挥优势,带动传统媒介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当前传统媒介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传播都还不够完善,现有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并未将传统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在信息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新旧媒介的相互融合是必然发展趋势。由于网络的方便快捷,主观选择性强,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等诸多优点,网络无疑成为多数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首选途径。要利用网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潜在大学生受众接触到传统文化,利用网络和信息世界更全面的文化兼容性、全民交互性和产品服务性,将凝固的文化变换成更易接受的信息流,从而更有效、更广泛地传播给大学生受众。另外,还应当以媒介融合为契机,将传统文化传播的数字媒介平台打造成为满足各类受众需求的渠道。

(二)促进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多样性

目前,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更多停留在文化本身,并且缺乏一种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其魅力。因此,针对目前形式,加大传统文化产品开发力度、扩展传统文化内涵宣传力度及市场参与度、提高宣传精准度,以促进传统文化多形式传播已日趋重要。

1.加大传统文化产品开发力度。充分利用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优势,强化趣味性的同时注重实用性,具有传统韵味的同时注意物美价廉。将传统文化文创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跨行业整合发展。在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的同时,使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有效传播。

2.入纪录片、广告宣传,开拓综艺、电影市场。首先,应多推行贴近人民实际、走进人民生活的纪录片,促进文化的高效传播,丰厚人们的文化底蕴;其次,将传统文化与广告相结合,找到合适的交集点进行宣传;再次,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综艺节目作为内容与形式双管齐下的新颖的推广方式,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同时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最后,传统文化应找寻更多机遇走进电影市场,扭转传统文化类影片在大多数受众心目中枯燥古板的印象,做到娱乐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普及性相结合。

3.促进传播精准到位。各地区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应适应地方特色,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推动当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在形式上不局限于综艺节目的开发,在内容上不局限于字词、成语、诗歌等文学类文化类型,深入开掘、不断探索,真正跟上中央脚步,实现中华文化当代化、大众化传播。

(三)高校完善传统文化资源建设

大学生应当积极从各种渠道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接受文化教育,增强与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还有利于形成系统、科学的良性传播,新时代,彰显中华文化强大魅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落实到大学,便是人文素养、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所以加大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力度,积极投入实践,强化师资队伍,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关键一步。

四、结语

根据我国目前传播学体系建构和理论内涵,针对“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和效果进行了调查和思考:

(一)在大学生接触渠道偏重上,新媒介的发展较之传统媒介,对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推动效果更加显著。且在被娱乐充斥的当今社会,从媒介职能来看,大学生群体对于娱乐性媒介应用接受度高于知识性应用。

(二)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新媒介渠道挤压和削弱了纸质媒介传播渠道的占比,另一方面新媒介渠道发展的传统文化新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反向促进有关纸质媒介的发展。

在传播渠道方面,需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多媒介高效传播,加强传统媒介渠道优势,同时要求新媒介带动传统媒介,充分利用渠道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在传统文化方面,要加大开发力度,力求深入大众、形式多样,同时各地方要做到传播精准到位;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方面,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相信随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日益完善、传播形式多元扩展、传播效率不断提高,传统文化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陈龙著.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09:350.

[2]蔡红梅.接受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传承,2012(02):80-81+85.

[3]杨越明,藤依舒.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触意愿与渠道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系列报告之二[J].对外传播,2017(05):30-3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7年立项项目“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大学生阅读需求对传统文化类图书出版的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10300038Z)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传播传统文化互联网+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