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卉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改变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初一语文课堂现状的方法,研究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产生的问题,为小升初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衔接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初衔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研究和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提倡教师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要求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初一新生由于小学学习过于依赖教师,进入初中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吃力,语文成绩大幅下滑,若不及时进行干预,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要破解这一难题,语文教师应遵循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身心发育、发展的规律,构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合作学习,以讲促学的学习方式,顺利完成初一学生从习惯听命于教师引领向相对独立自主学习状态的过渡,为整个中学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一、构建“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一)角色要改变
教师教学角色要有意识地改变。过去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定义,往往是站在教师角度,课堂教学的常态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唱主角,学生是配角,甚至只是观众。教学方式上表现为“一言堂”,最多来点“启发式”“讨论式”,但还是限定在教师设计的范围内。而现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定性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教学重在教学生如何学。课堂出彩点是在通过学生来体现的,而不是看教师怎样表现。当然教师也不能无所作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语境做出妥帖表达,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可以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从容表达,充分体现学生原生态的思维。只要教师秉着自己只是学生合作者的意识,构建出师生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时刻关注着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原生态的完整学习得到有效培养,才有可能促成学生将来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要坚持能力导向
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目标。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学会思维,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主要靠语言表达来体现。初一学生经过小学六年“听说读写”的锻炼,随着人生经验和文学素养逐渐丰富和提高,有了一定的语感积累,也有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为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基本条件,也为语文思维训练提供了表达基础。其实,“学”和“讲”都是思维的内化,因此在七年级推行“以讲促学”的学习方式是可行的。如在《一棵小桃树》的公开课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让学生上台梳理小桃树生长环境、外形特征、不幸遭遇等三方面。整节课放手让学生试讲,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讨论、补充、质疑。这样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认真阅读的前提下深入思考(“学”),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化表达(“讲”),学生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其他学生听懂学会,从而反映自身思考的深度和表达的程度。
(三)培养养成习惯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应把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慣养成摆在首位,因为让学生会“学”是新课改的内核。为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有实效的导学案。教师要及时把控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实际情况,再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对于初一新生而言,可以以文言文阅读作为自学的突破口,因为文言文经受住了时光考验,文质兼美。七年级教材所选文言文课文大都短小精悍,而且书下注释比较完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当然学生的古文积累薄弱,可能有许多疑问。若学生带着疑惑上课,通过生生、师生合作,释疑群言,也能增加学生对读文言的兴趣。教师可从“从听、说、看、想、记”等几个方面,设计常规训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与能力。例如,教科书要求《卖油翁》一课时完成教学。若按照过去的教学模式,没有两课时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而我在上公开课的前几天就发下导学案,先请学生对照文下注释自学,然后小组内自找时间讨论各自不会的地方,最后要求课前背读字词的解释。一上课先请学生代表提出小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点,接着以小组车轮战的形式,由组长轮流向组员提问字意句释,字字落实,句句讲清,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对照做笔记,这样可能只要花掉二十分钟的时间。教师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大致熟悉的基础下进行人物分析,获取主题思想,这样生成的教学才有效。
二、“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要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一)“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教师在教案中对课堂教学设计叫“预设”,课堂上学生学习的随机表现则是“生成”。而“生成”往往是很难预设到位的。初一上学期我开设的一节寓言故事的公开课,进行到最后一环节是改变《蚊子和狮子》一文的寓意,小组根据改变之后的寓意合作进行改动相应的情节。学生先思考,后展示了自己的设想,因为时间不够,当场只展示了两个组。这里就存在着预设不足,生成内容太多造成核心问题解决不够到位的现象。这时“预设”和“生成”就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矛盾。“生成”过多,会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预设”过丰满,会导致生成的粗糙,造成延时拖课。其实不管“预设”还是“生成”,都应服从于教学的需要。基于此,有质量的“生成”若影响了预设,是不应该匆匆结束的;而若是有价值的“预设”,更不能草草生成。
(二)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总体来说,学生自学只能解决文本的粗浅问题,而课堂指导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深层问题。教师在指导时必须充分照顾到学生自学的实际水平,方能引导学生有序、有效地“自主学习”。也就是说,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提供抓手和线索,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核心价值。还是在《一棵小桃树》一文的公开课教学中,学生自行梳理小桃树生长环境、外形特征这两方面都比较顺利,可是在“不幸遭遇”方面,学生的关注点始终围绕在小桃树身上,忽略了文中“盆景”的细节,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提醒“盆景的存在在文中有何作用”,很快有学生找到在通过小桃树(营养不良,无人照料)和盆景(远近的人都来赞赏,精心伺候)不一样的待遇和不一样的结局对比(小桃树:顽强与风雨搏斗、绽放花苞;盆景:一摞一摞地堆在墙根),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从中逐步体会贾平凹付诸小桃树身上的复杂情感,从而准确认识作者的写作宗旨,正确理解文章中托物言志的写法及作用。
(三)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自主学习是前提,个体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放在小组讨论。没有经过个体静思而进行的所谓互助启发无益于教学,使“以学定教”成为空话。所以课堂教学要提供个体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之后的小组交流和互动才有效果。应该努力引导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发展到课后继续进行,像导学案的讨论、教后的继续探讨,甚至小组的展示活动都体现了个体和小组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学生做《伟大的悲剧》一课作者茨威格介绍时,小组安排一人找资料、一人做PPT、一人演讲、一人统筹等。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他们明白这些都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有效促进。
三、在指导合作学习中,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个体差异
笔者在《台阶》一课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可以看出拥有九级台阶的大房是对父亲半生辛劳的肯定,体现了父亲人生的价值。可部分孩子还能深层地思考出:九级台阶虽高,但仅是表象,并未从本质上改变父亲的社会地位,父亲想借助更高台阶得到更大尊重的愿望并没有最终实现,而这样超负荷地劳动付出的身体和精神损失是得不偿失。这样个体思维层次存在差异的学生是所有课堂都不可避免的。这些在智商、情商、基础、习惯等存在差异的个体,思维较为表层的他们在举手时,会因为可能影响教学进程而被老师熟视无睹;有时候会因为慢慢思考或暂用不明晰的语言描述,被教师或同学以达不到“有力”的表达要求而“好意”地撇在一边。其实,这些暂时落后的个体更是受教育的群体,新课堂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发展一致,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便是进步。教师缓一步,候一会儿,多点锻炼机会,或许他们将来的提升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满足感。
(二)注意流于形式的对话
每节语文课,都看得到提问。但一节课能有效完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却是寥寥无几的。经常看到教师设计问题随意,动不动发动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看似热烈,但对话的滥用必然导致形式主义。缺乏思维力的讨论不仅无益,而且有可能无法按时完成课时目标。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当是少而精,通过问题的设置打通从表层知识通往深层知识的通道。设置的问题,最好覆盖文本内容理解分析、語言或人物形象鉴赏品析、拓展延伸等三个方面。语文课堂只有在自主学习后产生的发现,思考,质疑,然后才合作研究,绝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
(三)注意时刻掌握课堂节奏
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让位给学生,但初一学生自学能力、自制力有限,质疑水平更有待提高,倘若小组内不着边际地交流,没有意义的积极展示,教师却放任不管,这是曲解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日子久了,教师就会失去对课堂的掌控,造成学生囫囵吞枣地阅读,浪费了时间,最终会导致语文课堂对学生失去吸引力。
小升初衔接过程,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粗不易细”,但是也要尽量做到“粗中有细”。“粗”,大面积进行铺陈,“细”应该是多培养适合学生提高思维的课上课下的种种习惯。而这种对规矩的内化以至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初一时间太短,在实践操作时会发现课堂时间比计划的耗时更多,教师只能初步构建起先学后教,以讲促学的教学模式,初步确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但语文教师打造有温度、深度、广度的课堂,将有助于学生依靠自身力量架构语文知识体系。教育的核心目的是点燃火焰,是让学生自己照亮自己的前程。那么,就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所为,有所不为吧!
参考文献
[1]丛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探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2]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6.
[3]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