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明
(萍乡赣西医院,江西萍乡 337019)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肾病,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其发病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而该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致病因素主要包括遗传、代谢失常、病原菌感染、免疫失常等[1]。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贫血、全身水肿、尿蛋白等,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会逐渐发展成尿毒症,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受到个体、治病因素等差异的影响,患者的症状以及病情也有很大的差别,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也会加剧恶化风险。本文旨在研究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对患者肾功能的提升有积极影响[2]。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4.6±8.2)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5±3.7)年。实验组患者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4.3±8.0)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9±3.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过血液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排除存在该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史、重要脏器器官疾病、精神疾病、处于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醋酸皮尼松片治疗,口服服用,用药剂量10~60 mg/d,在持续用药2个月后逐步减少服用量;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服用来氟米特治疗,1次/d,20 mg/次,以1个月为治疗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个疗程。
观察并且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尿素氮、尿蛋白和血肌酐值(肾功能评价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疗效评定指标:(1)显效: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蛋白> 60 g/L,白蛋白>30 g/L,尿常规指标正常,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水平,临床症状消失。(2)有效: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改善,尿常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肾功能指标基本恢复,临床症状明显减轻。(3)无效: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常规指标、肾功能指标等均没有恢复正常水平,同时症状加重[3]。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实验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2。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3。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中年和青年人男性是主要的发患者群[4]。绝大部分的患者起病慢,病情比较隐匿,主要的临床症状是水肿、蛋白尿、血尿等,伴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肾功能会明显减退,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会逐步发展成尿毒症,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和关键是对血压进行控制,同时控制尿蛋白。因为高血压、尿蛋白都会加速患者病情的发展,导致肾小球硬化程度加剧、肾功能快速衰退等。同时,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在日常饮食中提起注意,降低蛋白质和富含磷类的食物[5]。另外,患者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注重劳逸结合,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使得患者的病情不会继续扩大和恶化。在以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选用针对性的药物,其中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药,在治疗时具备一定效果,但是疗效不够明显,用药安全性较低。而在此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肾功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6]。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会通过生化、非基因效应与低亲和力受体整合产生作用;在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主要发挥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等效果,发挥作用较为缓慢[7]。通过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应用,能够控制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的进展,加速患者病情的恢复。另外,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能够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效果,提高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综上所述,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同时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用药安全性。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尿素氮(g/d) 尿蛋白(μmol/L) 血肌酐(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80 9.75±3.4 8.37±2.5*# 1.56±0.32 0.81±0.53*# 135.9±31.8 135.5±33.9*#对照组 80 9.73±3.3 9.04±2.4 1.59±0.42 1.38±0.30 68.0±26.7 97.7±29.1
表3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对照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