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葆鑫 郝 廷 王兴国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一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根据相关资料证实,老年人群因钙纳入及活动量的减少、年龄增长等相关原因导致骨质疏松[1],但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骨质疏松会导致骨质脆性的增加,导致骨折的发生,而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者会对生命造成威胁[3],为此在本次调查中采取了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方法,并对本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34例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实验组中男性22名,女性45名,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5±2.3)岁。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42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5±2.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治疗方式为:患者经过放射检查后确定骨折位置,患者采俯卧位,给予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采用C臂机对穿刺位置进行固定,使用尖刀对患者进行制作0.5 cm的切口,并在此使用C臂机,确定患者骨水泥穿刺的位置后,使用骨锤对骨水泥穿刺针进行敲打,直到穿刺针进入患者椎体,当穿刺针进入患者椎体后,将针芯拔出,取患者椎体内组织进行病理活检,随即注入球囊扩张器剂量为10 mL的碘海醇,球囊扩张器调整完毕之后将其沿着穿刺针通过针套管插入,对患者体外的球囊扩张器进行旋转,并注入剂量为2 mL对比剂进入球囊,将球囊扩张后,停留5 min后将球囊之内的对比剂抽出后将球囊拔出,将1~5 mL的骨水泥注入患者的椎体,并定位C臂机,确定骨水泥的分布及走向,当骨水泥注射完成并凝结后,可将穿刺针、套管拔出,患者术后24 h内,方可下床活动,并给予患者口服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临床常见的药物为:碳酸钙片、罗钙全、鲑鱼降钙素等,1个月为1 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5-6]。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1周和3月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进行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实验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n 术前 术后1周 术后3月对照组 67 55.37±22.43 32.27±13.54 32.15±14.57实验组 67 43.36±12.45 22.28±11.45 22.14±10.56
骨质疏松是患者骨组织结构损伤,骨基质、骨矿成分减少,从而导致患者骨小梁的数量逐步减少,属于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7]。患者在轻微的暴力下可引起椎体内部骨折,身形下降,好似形体被压缩,所以称其为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本病多发于老年女性,有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上涨,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活动受限、腰背疼痛,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但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肌肉萎缩、肺炎等,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在本次调查中本院进行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在本次治疗中也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椎体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可采取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