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化,但与之相对应的林业技术、信息、金融、法律、政策等社会化服务供给却十分短缺。为此,昆明市大力推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社会各界投资林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转变观念,强化政府公益性服务。在深化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过程中,昆明市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坚持政府引导,不断加强森林防火、林业科技推广、种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昆明市林权管理服务规范手册》、《昆明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暂行管理规定》、《昆明市林权管理风险责任承诺制度》、《昆明市林权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双100”备案制度》等11个规范性文件,从规范林权流转、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林权抵押融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配套,强化政府公益性服务。
落实惠林支林政策,推动林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工商和林业部门为林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登记注册开通了便捷通道,税务部门按照支农、惠农的相关政策减免了税费,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营造林、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林业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种苗农资采购等服务。目前,在昆明市林权管理中心登记备案的资产评估及服务行业机构达53家。全市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达17家。
加强监督引导,以行业自律促服务水平提升。建立了涉林中介服务机构登记备案、监督退出制度,引导成立了“昆明市林产业协会”、“昆明市绿化苗木行业协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协会”等8个行业协会和行业协会联合党支部。组织由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林业社会化服务行业专家组成的监测团队对林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进行严格监测。通过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降低服务收费。同时,每年组织3次以上技术培训,宣传政策法规,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引导社会化服务机构参与名木古树价值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保险等林业金融服务工作,有效解决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业外业勘察服务价格虚高、资源量和资源价值评估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宗地评估、勘测价格平均降低60%。
创新科技服务,提升林业科技含量。组建了昆明市林下经济研究推广中心,指导县区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引导成立林农专业合作社97家。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和云南利鲁、三人食品等林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建立了“国家级昆明林下经济工程中心”,打造新型“产学研”联合体。与北京航天泰坦科技有限公司、西南林业大学等机构合作,创办“智慧林业研究院”,将林业大数据整合应用到林业发展和公众服务的多个维度和层面。创建宜良综合类花卉苗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发布花卉苗木信息2900余万条,商品价值2.3亿元。通过“树多多”网站、手机客户端和微商城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实现线上交易额1200多万元。
积极推进林业金融服务,创新林业金融产品。根据“三权分置”原则,积极推进对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核发《林木权证》,探索对林下经营实体发放《林下经营权证》,并协调银行开展相应的抵押融资工作。与省农信社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绿化苗木保险和苗木抵押贷款,解决了苗木产业融资难的问题。截止目前,共发放《林下经济经营权证》面积1297亩,发放《林木权证》面积8971亩,发证林木株数210万株,办理林木权抵押登记4142亩56万株,累计发放林木权抵押贷款7100万元。
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提升服务便捷性。投资建设 “昆明数字林业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平台”,将资源管理、涉林审批和信息公开进行整合,实现全市林业管理“一网通”。同时开通了官方微信“林度”,利用手机APP、惠农云服务平台等新技术、新手段为林农和涉林企业开通便捷服务,解决林业服务网络最基层的覆盖问题。针对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低价场外交易问题,建成覆盖全市的“昆明林权信息网”,建立了林权交易信息发布制度和交易参考价格披露制度,目前在林权信息网发布的林权信息达2300余条,通过林权信息网达成的林权流转达510余宗,流转金额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