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伟,张德军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137)
运动是生命的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活动方式,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运动的方式实现着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不断加强对人类自身社会形态乃至自然界的认识。运动方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不断完善,从狩猎、庆典、娱乐,到竞技、健身、教育,运动成为人类自我完善不可或缺的社会活动,也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因为运动记载着人们狩猎技巧的传承、军事技能的训练、休闲娱乐的演变、集体意识的竞争等等。但从现代体育运动的概念来看,运动的本质就是游戏,休闲娱乐是其原本的功能,虽然也有人把原始人狩猎技巧归为运动技能,但那样的运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劳动技能,为狩猎而投掷石头、标枪,极力奔跑以追捕动物或者逃生,这些运动虽然技术上与体育运动极为相似,但其目的与现代体育运动的目的相去甚远。因此,当运动活动被从狩猎和劳动技能中分离出来的时候,说明人类社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即劳动之余人们有了休闲娱乐。
现代奥运会是一个里程碑,它把人类在体育运动中所取得的成就集合起来,并以最具感召力的口号向世界宣誓,从此,体育运动的功能得到根本的延伸。然而在现代国际政治角逐和冲突中,在赤裸裸的商业利益争夺中竞技运动也被牵扯其中,使人们对运动的认知被一定程度地扭曲了,很多时候,运动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因为运动的背后掩藏着某些丑恶的东西,比如:滥用药物、打假球、吹黑哨等等,而且有许多人为此而疯狂。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体育运动被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军事教育等等,运动本身所包含着的休闲娱乐价值被抹杀殆尽,所以很多人并不喜欢体育运动,更有人把体育课当成沉重的精神负担。当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立体交流与繁荣的时候,运动相关的文化交流促使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目的和根本属性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体育运动的核心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给予了重新认识。首先,运动的价值在于参与,人人参与运动才能真正从中受益。那么如何能让每个人都参与呢?靠强迫和说教显然不行,那就要激发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也就是要突出运动中的娱乐成分,让人们通过参与来体验其中的乐趣。其次,运动促进健康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通过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还可以塑形,使人更加健美和性感。这恐怕是很多人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目的,也是当下健身俱乐部生意火爆的根本缘由。无论怎样,抛开了体育运动中的政治因素和民族主义等高调子,体育运动就回归了其休闲娱乐的本来面目,其魅力已大大增强了,这使得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已蔚然成风,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现代运动休闲。
在许多国家,运动休闲是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或者说运动休闲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部分,而在中国,运动休闲受到传统休闲观念和竞技体育强国思想的影响,运动休闲似乎是近年来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的新鲜事。中国传统休闲的观念以“静”为其根本特征,因而在体力劳动占据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的人们,休闲肯定首要的方式就是休息,在休息的状态下从事轻松的活动[1]。到了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使得国家要树立大国形象,扩大国家和民族在全球的影响力,于是竞技体育成为宣示我们存在感的重要手段,因而举国体制应运而生。我们从小受的体育教育以为竞技体育就是体育的全部。当现代运动休闲方式与理念传入中国的时候,人们感到新鲜并产生对体育运动颠覆性的新认识,这种颠覆性使得现代运动休闲能够在中国迅速传播并几乎成为一种时尚。时尚对于商人是无限的商机,对普通大众则是一种新生活方式,这两个方面标志着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可以断言,我国运动休闲未来发展会突飞猛进,很快将超越西方大部分国家。
体育运动对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也多种多样,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体育的教育功能,也就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和塑造国家所需要的人才。这可以说从国家的角度突出了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后,竞技体育又受到国家乃至大众的格外关注,是因为它能够吸引眼球,扩大我们国家和民族在世界的影响力,这同样是国家对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普通大众从事体育运动主要从事休闲运动,其参与目的体现着或隐或明的价值取向。现代社会对于运动休闲具有多重价值取向。
休闲运动具有团体凝结的价值,通过休闲运动可以凝聚一群人,而这些人可以组成一个团体并在社会活动中互助合作。由休闲运动凝聚起来的团体,形式上看似乎很松散,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主义、纲领、纪律等等约束,正因为如此,进入团体的人们在休闲、放松的状态下凝聚在一起,彼此没有利害冲突,仅为了培养某种积极、健康的活动技术和兴趣走到一起,因而这种结构松散的团体其实十分稳固,团体成员之间的信任更加超乎寻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看重这种团体,比如,有些高尔夫俱乐部、网球俱乐部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价值取向来运作的。某人可能并不喜欢高尔夫运动,但通过加入某高尔夫俱乐部可以结识很多商界、政界名流,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创造机遇。在人际交往中,不同的宗教、政治主见、群体利益、文化价值等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和谐相处的障碍[2],而在运动俱乐部中,人们把兴趣点、关注点都集中在运动活动本身,在游戏中寻找共同的乐趣,在这样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间最容易相处,因此运动俱乐部是凝结成团体的最佳社会集合方式[3]。
休闲运动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乐观情绪,培养人的和谐思想意识,包括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等,即运动休闲具有强大的教育和塑造人的功能。在从事休闲运动过程中,人们在休闲和抛开功利与竞技的前提下接受某种挑战和自我考验,活动中的种种刺激对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且广泛而深远,对人的成长来说,它比灌输式的说教和理想化的大道理要有意义得多。当前许多户外拓展运动、野外生存、攀岩运动等等培训机构之所以受到广大家长们的欢迎,原因就在于这些休闲运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许多优秀的品质。也就是说家长送孩子参加休闲运动是偏重于运动休闲的教育价值取向。马克思把休闲活动视为人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必不可少的活动[4],那么运动休闲具有更具体的活动情景和技术规范,因而可以作为教育的手段与绝佳素材,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塑造人,特别是有些经过专门设计的休闲运动能够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的某方面的品质,这突出地表现了运动休闲的教育功能价值。
运动休闲是全面促进人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对于身、心统一的全人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的学校体育以竞技体育项目为基本教学内容,以竞技体育成绩为主要教学评价手段,使得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观念和认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人人知道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和提高健康水平,但如何健身,如何科学地从事体育运动?似乎少有人能够回答并掌控自己的运动锻炼。休闲运动不注重胜负,不强调竞争,反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挑战自然和挑战自我、团队合作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新的运动方式使人在轻松的心理和富有挑战和乐趣的身体运动中精神得到升华,从而可全面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现代“全人健康”的理念强调,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自然适应等方面达到和谐的水平,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休闲运动无疑涉及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自然适应等诸方面。
休闲运动更具娱乐性,这种娱乐性首先来自于大自然中,观赏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美丽的自然当中从事运动活动更有一种亲近自然、体验美丽的融入感,运动带来的挑战性则使人产生征服感和崇高感,这些都是美的最高形式。娱乐性就源于美感[5],所以休闲运动的娱乐性是其他体育运动形式无法替代的。在西方国家,运动休闲早已成为人们工作之余首要的生活内容,甚至有一种说法叫做运动休闲生活方式。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由于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社会恩格尔系数又相对较低,所以运动休闲消费水平比发展中国家明显高出许多[6],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运动休闲生活方式的特征。在大自然中寻求快乐是人的本性,一个人整天在城市拥挤的环境中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埋头工作,走到山峦森林中呼吸新鲜空气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幸福和快乐,这种自我吸氧净化的过程是深入骨髓的快乐。同时,许多休闲运动在人挑战自然的过程中充满了游戏性和趣味性,是一种高水平的娱乐。
现代人从事运动休闲可能会实践他们的多重价值取向,然而他们主观意识到的价值取向则具有偏向性,甚至是唯一性。客观上,运动休闲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和多方位的,从身、心、思想到行为方式,如果不是有目的的参加运动休闲训练营,很少有人能意识到休闲对其思想乃至行为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运动休闲的多重价值取向中,只有健康和娱乐价值取向常被人们所关注,至于团队归属的价值取向则仅被少部分人所采纳。
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行为的目的性,越是在发达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目的性越强,而行为目的就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人们都愿意去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之所以去这么做,说明他们认为这样做有意义。爱好游戏、娱乐是人的天性,从孩童时期人们就喜欢嬉戏、玩耍、做游戏,有些运动活动没有人去刻意传播,却广泛流行于大江南北,比如我们小时候玩的“推铁圈”、“抽陀螺”、“打沙包”等等。今天的运动休闲,人们追崇它首先是因为其中的娱乐性要素吸引了人们,所以娱乐价值取向是人们钟爱现代运动休闲的首要因素。当现代运动休闲从西方传入中国时,受了多年竞技体育教育的大众突然发现了一种全新方式与理念的运动,并且使人们有机会重回久违了的大自然中,这种影响可以用“震撼”来形容,这是现代运动休闲理念被迅速接受的真正原因。于此同时,当人们对奥运金牌和竞技体育的热情锐减并对举国体制的合理性开始怀疑的时候,体育运动作为人们难以舍弃的社会活动必然在人们价值判断中重新被定义,而此时全社会的健康问题也似乎成了问题,这使得体育运动的健康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被重视甚至被放大了,很多人为了提高健康水平而从事体育运动,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年轻时也没有对什么运动项目感兴趣,如今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性很强:延年益寿、祛病强身。
从广义上讲,抛开了竞技的体育运动都是休闲运动[7],在大众自发的运动团体或者自发参与的运动活动过程中,其起始动机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寻求娱乐;二是追求健康。其实这两个方面是休闲运动的两大功能,然而被不同人群抱着鲜明的目的偏向,人为分开了。目的性过强也就过分单一,不同人群分别把自己从事的休闲运动寄托于某种目标,或娱乐,或健康,这是多年来体育教育之使然,各级学校的体育教科书都把体育运动的娱乐功能严重忽视了,而过分功利化的体育教育扭曲人们的体育观。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被现代运动休闲活动焕发出了他们爱好运动的天性,加之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开放、多元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体育观,所以,运动休闲价值取向在健康和娱乐的分离状态首先是体现在人群的分离上,一些人把运动休闲当成当下流行的时尚娱乐,另一些人则功利性地把健体强身当作首要目的,这种状态似乎在显示着我国体育教育的历史断层。
西方体育运动的发展一直保持着其游戏和娱乐的本性,无论是学校体育、竞技运动,还是休闲运动,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运动带给人的真实的影响,而不是人为赋予的某种东西,因此,西方社会对于运动休闲的态度基本上找不到功利的色彩,转而看重运动休闲对于人的全方位的影响,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等等,从现实的运动休闲活动来看,人们确信休闲运动能够促进健康的同时,运动本身是有趣的,健康的、积极的娱乐活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功利性很强的社会,人们在工作中和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已适应也自然而然地表现为功利主义,而在休闲生活中他们不再喜欢任何功利色彩的活动,运动休闲的有益影响是自然而然的、潜移默化的,因而是人们容易接受和为之所动的。
在中国,竞技体育充斥了整个人们的体育观念,被严重金牌化了的体育运动悄无声息地成为功利主义的牺牲品。虽然北京奥运会之后人们渐渐淡化了体育运动的金牌色彩和民族情结,但即便是从事日常的健身运动,人们还是不自然地进行着严苛的体育锻炼功课,每天像完成任务一样完成着运动指标,忽视了自我身体和心理的感受。西方运动休闲把娱乐视为价值取向的第一要素,西方人并没有向中国人那样注重健康长寿,他们注重生活质量和每一天的感受,因此枯燥的运动或者他们不感兴趣的运动是难以流行起来的。平日在市区内,人们从事着受场地限制的某些运动,比如:棒球、足球、篮球等等,而到了节假日,人们便驱车到郊外从事更加接近自然,不受场地限制的、相对自由的休闲运动。那些有钱、休闲的人们则不受节假日的限制,他们可以经常地从事户外休闲运动,因而许许多多的休闲运动成为了时尚和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运动休闲的娱乐性也是在活动中深刻体验才能显现,这种快乐不像我们小时候的游戏中的快乐那么简单和直接,而是一种在自然、征服、自我完善等多种情节中综合成的全方位的快乐感。经历了运动健身的狂热和对运动休闲时尚般的追崇之后,中国人的运动休闲价值取向开始向自然、客观的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人确信,在休闲运动中,身体承受适当的运动负荷,主观体验着运动的乐趣,这便是运动休闲活动的价值所在。
追求休闲娱乐是人之本性使然,在运动休闲活动中忘记自我、融入大自然和活动本身是心灵的最高境界。现在有些公司培训把休闲运动作为培训的手段,试图通过休闲运动中团队协作、自我挑战等来培养某些公司需要的员工品质,这与现代运动休闲的价值取向相悖,其活动其偏离了休闲运动的本来价值。
[1] 林俐.论体育休闲观[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2]邵平. 休闲体育教育的时代内涵[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武汉: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3]徐象运. 健身俱乐部营销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5
[4]张伟. 马克思休闲思想与西方运动休闲之价值取向——兼谈中国传统休闲价值观与西方休闲价值观的融合[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36-39
[5]俞鹏飞,周学荣. 审美经验——杜威实用主义美学视域下的体育美学探析[J]. 体育科学,2016,36(5):85-90
[6]王丹姝. 中西休闲消费价值观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7]郑淦标. 西方休闲运动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历史思考[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6):49-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