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树庭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在学术界,提起学科建设人们并不陌生。如果我们对现实存在的学科建设加以概括,它涉及到三个层面:第一,是相对于某一具体高等院校而言的广义学科建设,它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战略任务,包括发展目标、建设规划、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投入措施等。第二,是相对于某一具体高等院校而言的狭义学科建设,它是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战略布局中的某一门具体学科(如或社会学、或经济学、或法学等)。它一般设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前者负责整个学科建设工作,后者主要负责学术研究方向建设,当然学科建设还包括学术队伍建设、研究室或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建设、图书资料建设、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等。第三,是仅对某一门学科而言的学科建设,虽然它和前面所说的狭义学科建设中的学科可能会是同一学科(如或社会学、或经济学、或法学等),但它并不隶属于某一具体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布局,而是面向全国该学科的研究者同行,甚至还包括其他学科研究者的参与。本文所言,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的学科建设,它主要包括“学科组织形态、学科知识形态及学科活动形态。换句话说,学科组织载体、学科知识体系、学科学术活动是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1]。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迎来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与此同时兴起的文化热高潮,标志着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思想解放。体育界也展开了有关体育概念、体育科学属性、体育功能等的大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体育理论一分为四(《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群众体育学》和《学校体育学》),而且体育哲学、体育法学、比较体育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史学等的一批新学科也开始酝酿产生。与此同时,置身于经济改革和社会变迁中的体育发展,迫切需要有一门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体育、从社会侧面促进体育发展的学科。而此时,又恰逢体育社会学在国际上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从而促进了中国体育社会学的诞生。体育社会学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以说,人们对体育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采纳,体育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和体育场馆的增加,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乃至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都有体育社会学做出的一份智力支持和贡献,其学科地位和学术成就得到了体育学术界、各级政府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及全社会的基本认同。近年来,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一级学科体育科学榜单上,卢元镇教授位居第2(2017版)、吕树庭教授名列16(2015版)、邹师教授名列32(2015版)、肖焕禹教授名列20(2017版)、仇 军教授名列37(2017版)。此外,李建国教授入围体育科学二级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2017版)。这也可以作为体育社会学学科地位和学术成就得到认同的一个佐证。
1.1.1 体育社会学学科框架基本形成
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属性、对象、领域、学科特点和功能、发展历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其主要内容等的学科框架基本形成。
1.1.2 代表性的学科知识形态
由于众多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并非是直接冠以“体育社会学”的名称,也不是以明显的体育社会学学科框架内的内容(如卢元镇教授的《论中国体育社团》,明显属于体育组织的研究内容);刘德佩教授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变迁》,明显属于体育文化的研究内容)为核心概念出现的,所以,全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所承担的校级、厅局级、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究竟有多少,难以把握。同理,全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在国内各级刊物上究竟发表了多少论文,也是难以统计。如果用“很多”或者“非常多”来加以抽象概括,或许并不为过。在这里,我们不妨将所出版发行的冠以体育社会学名称的著作、教材和相关研究著作称为代表性的学科知识形态。截止目前本文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共查找到25部,按照出版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冠以体育社会学名称的著作、教材(13部)
(1)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徐隆瑞,梁向阳.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黄捷荣,李泽润.体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毛秀珠.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6)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7)李金龙,王超英.体育社会学 群众体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金龙,刘 坚.体育社会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10)陆小聪,赵文杰.现代体育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11)何劲鹏,柴 娇,姜立嘉.体育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3)何祖新.体育社会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其他相关体育社会学著作(12部)
(1)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吕树庭,杨 霆,车建平.体育社会测量方法[M].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卢元镇等.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许仲槐,黄晓春.体育社团实体化初论[M].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7)刘德佩,石 岩.体育公共关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9)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仇 军.西方体育社会学理论、视点、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郭亚飞,刘 炜.社会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2)仇 军,田恩庆.欧美体育社会学研究图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1.1.3 作为课程的学科知识形态
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课程,已进入16所体育学院和全国近千所大学中设有二级体育院系并招收体育专业学生的课堂,以必修课或是选修课的形式,让更多的体育专业学生认识体育社会学,了解体育社会学,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1.4 作为专业的学科知识形态
社会体育是体育社会学的一个专门知识领域。从地域的角度,它包括社区体育、单位体育和家庭体育;从人群的角度,它广泛涉及到儿童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妇女体育、残障人体育;从性质的角度,它还包含健美体育、保健体育和休闲体育[2]目录2-3。天津体育学院于1993年率先成立了社会体育系,1994年首创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广州体育学院紧随其后,于1996年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专科。此后,经过近2年时间的反复深入论证,终使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一道被正式列入1998年的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之中,意味着社会体育专业将被带入21世纪,肩负起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重任。“至2011年全国已有223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3]。近20年来,社会体育专业在探索中前进,培养了大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为促进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5 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学科知识形态
1990年前后,当时北京体育学院的卢元镇教授开拓了率先在体育理论专业中招收了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创举。其后,沈阳体育学院的刘德佩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吕树庭教授、天津体育学院的李树怡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的金育强教授等一些院校的学者,也相继开始招收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进而,卢元镇教授、刘德佩教授、吕树庭教授,以及上海体育学院的李建国教授、崔颖波教授、苏州大学的董新光教授、清华大学的仇 军教授、上海大学的陆小聪教授、广州体育学院的韩会君教授等一批学者,开始培养体育社会学方向(含社会体育)的博士研究生。20多年来,陆续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已成长为高等院校的教授,其中包括硕士和博士导师,成为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组织形态有两大特点:一是它属于民间社会组织;二是其结构松散约束力不强。它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凝聚有着共同学术信仰和学科追求的研究者,使其产生归宿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组织学科知识的生产,规划学科的发展;能够组织相关的会议和学术活动并负责发展会员。1982年,在江苏省社会学会和体育科学学会的支持下,由厉鼎禹先生牵头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江苏省体育社会学研究会,隶属于江苏省社会学会和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1986年,辽宁省也成立了体育社会学研究会,该研究会隶属于辽宁省社会学会,刘德佩教授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87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关于加强体育理论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要‘有计划地加强体育社会学研究’。同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组”[4]。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学学组是我国最早的全国性正式体育社会学组织的前身。1994年6月,在福州举行了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论文报告会,大家推选原福建省体委副主任何方生先生(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为主任委员,推选孙汉超、刘德佩、吕树庭、黄汉升等为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隶属中国社会学会,当时的中国社会学会会长袁方、顾问王康、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CSS)执委克劳斯·赫尼曼(德国)、巴诺马廖夫(俄罗斯)、林繁藏(韩国)向成立大会发来贺电。1994年,《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通讯》(ISSN 0700-8090)第二期,详细刊登了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消息[5]43-45。1996年9月27日,挂靠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上海市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复旦大学、上海市体委、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等单位的支持下正式成立。委员会由上海市有关单位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新闻工作者数十人组成。复旦大学陈天仁教授任主任委员[6]。1998年,在广东社会学会的支持下,隶属广东社会学会的广东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广东社会学会副会长吕树庭教授兼任主任委员,刘学谦教授、藏连明教授、韩会君教授等任副主任委员[5]44。
学科的“‘活动形态’是知识的组合与建构,是一定实践活动中实现组织与建构或,如规划、实施与评价等都是促进学科有效组织和生产知识的活动方式”[1]。作为民间社会组织的体育社会学学科活动形态也有两大特点:一是组织化的集中活动形态;二是分散式的个体活动形态。因受制于所掌握的信息,无论是哪种形态的活动,都难以做到包揽无遗的把握,本小节都只能作挂一漏万的梗概介绍。
1.3.1 组织化的集中活动
全国性的组织化集中活动,起始于1987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学学组的成立。同年,在苏州大学举行了体育社会科学分科研讨会。会议上,学者们探讨了体育社会学、体育概论和群众体育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和范畴达成了基本共识。1988年,在大连水产学院举办了第一期全国体育社会学讲习班,刘德佩教授、卢元镇教授等分别进行了讲授,当年的学习班培养了一批体育社会学研究和教学骨干。1990年,在北京首钢举行了体育理论研讨会,卢元镇、刘德佩、任海、牛兴华、孔祥安、谭华、苏连勇等一些国内知名学者参加了会议,社会学界知名学者郑也夫应邀赴会并发言。当时,留日归来的吕树庭副教授应卢元镇教授之邀参会,并介绍了日本体育社会学的概况。在这次研讨会上,学者们就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方向和风格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1992年,在宁夏大学举行了全国体育社会学研讨会,除参加会议的人员外,中国体育科学编辑部负责人吴玉芳、江苏体育与科学编辑部负责人程志理应邀赴会并发言。在这次会议上,研究者们除交流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外,还就开设体育社会学课程、编写教材、培养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建立全国性的体育社会学组织等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994年6月,在福州举行了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论文报告会。此后,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年会几乎就没有中断过,而且每年的年会论坛都有一个主题,如“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体育社会学”、“社会建设与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新常态下的体育深化改革”等。2017年的年会于7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大学举行,主题为“体育与社会共建共享”。这些年来,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年会凝聚了一批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特别是青年研究者,为学科的组织发展和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地方性的组织化集中活动,起始于1982年中国第一个省级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江苏省体育社会学研究会成立后。1983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了《小城镇 大问题》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也一度成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这一背景下,江苏体育社会学研究会在厉鼎宇先生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小城镇体育方面的研究,他们注重理论研究与实地研究的结合,深入到农村乡镇第一线,取得了许多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于1985年编印了《体育社会学论文、调查报告选集》。1996年,辽宁体育社会学研究会成立后,开展了体育人口、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变迁、体育时尚(流行)等社会现实问题为主线的研究[5]。1996年,上海市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积极开展以增强全民体质健康为宗旨的全民健身和社会体育方面的研究。1998年,广东体育社会学专业委会成立后,以珠江三角洲特殊的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体育改革与发展为重点展开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近20年的时间里,广东体育社会学专业委会的年会从未间断过,这得益于省社会学会和秘书处所在单位广州大学的鼎力支持。
1.3.2 分散式的个体活动
分散式的个体活动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即体育社会学学科初创前的酝酿准备阶段。老一辈的学者北京大学的林启武教授、原国家体委的蔡俊五先生、天津体育学院的牛兴华教授和孔祥安教授,为学科创立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发行讲义、发表文章、编辑体育社会学文集、进行专题讲座等),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后,沈阳体育学院的刘德佩教授、北京体育学院的卢元镇教授等,进一步进行深入的学科化研究。以下将对分散式的个体活动为学科建设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一下分类式概述。
1.3.2.1 分散式个体活动的重要贡献之一:参加国家重大课题的起草或论证工作、出版专著教材
在分散式活动中,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参加了国家重大课题的起草或论证工作(如,《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等),参加了大量的国家及地方省、市、县(区)体育职能部门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咨询论证会,乃至参加了大量的各地企事业单位开展体育活动方面的咨询论证会,为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发展做出了智力贡献。截止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共出版专著教材及相关体育社会学著作25部。
1.3.2.2 分散式个体活动的重要贡献之二:参加国际(外)学术交流活动
A 在国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
《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曾发表了王真、陈安槐、钱跃庭的“中国纺织女工的体育态度和参与状况”,孔祥安、牛兴华的“中国体育社会学综述”;加拿大的《社会与休闲》发表了刘德佩的“体育与中国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苏联的《体育镜头报》发表了刘德佩的“苏联人民热爱中国武术的社会学分析”;日本的《东北体育学研究》发表了吕树庭的“日本的竞技体育为何不振?”[5],日本的《事实与创造》发表了吕树庭的“中国体育的英才教育”等。
B 参加国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
1984年,我国学者列席了日本体育社会学会的年会。1986年,我国学者应邀参加了日本体育社会学会的年会,与菅原 礼等学者建立了联系。1989年,日本体育社会学学者近藤义忠先生应邀来东北师范大学讲学。1989年,经苏联学者介绍,刘德佩教授加入了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2000年起,谭建湘、吕树庭、黄汉生、金育强、黄文仁、张文健等一批学者陆续成为国际体育社会学会的会员。1995年,熊斗寅先生在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成立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以《中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思考》为题做了报告。1996年,卢元镇教授在日本体育社会学会年会上,做了《中国体育社会学进展及其基本特征》的专题报告。1997年,日本体育社会学学者影山 健、英国的J.A.Mangan、韩国的林繁藏等应邀来我国讲学。由于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不仅《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在英,俄、日、德、法等为副工作语言的基础上,又于1995年增加汉语为副工作语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而且刘德佩教授连续被推选为国际体育社会学会的执行委员(1996-1999、2000-2003、2004-2007),并被聘为《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的编委[5]。
C 国内活动及其应用研究的展开
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分散式的个体活动可以举例很多,比如参加国内社会学会的年会;聘请中国社会学会的领导参加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年会,并作报告;承担各级各类研究课题,进行社会调查,并根据研究的需要走访著名的社会学家;聘请社会学界的知名学者一起进行合作研究;在社会学、人口学和体育学联席的有关会议上宣传体育社会学;乃至选拔社会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充实体育社会学研究队伍等。但是,最显著的特征还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重点转向应用研究而产生的一大批论文。此处再做一个挂一漏万的列举。比如,卢元镇教授的《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准备》、《从北京到伦敦:举国体制如何向前走》;吕树庭教授的《中国竞技体育要为衰落作准备——北京奥运会后的逆向思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刘德佩教授的《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李树怡教授的《我国国民健康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肖焕禹教授的《中国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与体育发展走向》;李建国教授的《上海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韩会君教授的《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金育强教授等的《中日两国妇女的社会地位、闲暇时间与体育生活的社会学研究》;陆小聪教授的《建立互动机制构建长江三角洲体育圈》;仇军教授的《群众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熊欢教授的《我国女性大众体育发展目标选择的思考》;张新萍教授的《中国体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张文健教授的《试析体育运动对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影响》;王旭光教授的《对全国性体育社团发展趋势的社会学分析》;李留东教授的《我国退役精英运动员社会流动研究》;周进国副教授的《体育社会问题预警机制研究》等等,为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所谓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是指在某一学科(术)领域、具有一定权威,享有一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学者。领军人物往往有着较厚重的学术积淀和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学界公认的代表性成果,在引领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对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独到见解与分析,他们是学科学术团队形成和促进学科发展一个关键性因素。体育社会学界的领军人物卢元镇教授(1942年生)、刘德佩教授(1947年生)、吕树庭教授(1944年生)相继退休,一些重要的学科骨干学者也已退休或年过50岁,如天津体育学院的李树怡教授、湖南师大的金育强教授、厦门大学的黄文仁教授、沈阳师大的邹师教授、成都体育学院的柳伯力教授、上海体院肖焕禹教授(1953年生)和李建国教授(1953年生)、清华大学的仇 军教授(1955年生)、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陆小聪(留日学者)教授(1960年生)、广州体育学院的韩会君教授(1963年生)、沈阳体育学院的曹继红教授(1962年生)等。目前,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面临着领军人物断档的窘境。可喜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在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引人注目:如中山大学的张新萍副教授(1974年生)、华南师范大学的熊 欢教授(1979年生)、天津体育学院的王旭光教授(1972年生)、南京体育学院的王雪峰教授(1973年生)、温州大学的张文健教授(1968年生)、宁波大学的李留东教授(1976年生)、广州体育学院的陈 华教授(1971年生)、湖南工业大学的范冬云教授(1971年生)、韩山师范学院的周进国副教授(1979年生)等。当然,后起之秀还大有人在,只是因为不熟悉而没有点到,请谅解。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不是自封的、更不是任命的,而是在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需要长久的持续存在的学术兴趣和不懈的努力,需要认真的学术积累和学界公认的具有引领性的代表性成果问世。除个人努力外,学会组织应善于发现潜在的领军人才,在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中,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条件、甚至是压担子,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迅速成长。此外,各高校都有学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在高校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努力发现在体育社会学方面颇有发展潜力的人才给予重点扶持和培养。
首先,江苏、辽宁、上海、广东等四个地方体育社会学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各种原因,前三个已不覆存在。广东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虽然一直坚持年会制度,并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但是简报发行中断(受经费制约)、发展会员、组织化的社会服务活动不尽人意,特别是深圳和粤西分会,因负责人退休和工作调转,分会工作基本停止。虽然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年会几乎就没有中断过,但由于主任委员和几个副主任委员相继退休,活力锐减,有目的、有计划的人才培养工作尚难开展,发展会员的工作也已基本停止。特别是学会的几个主要负责人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商讨学会工作和学科发展大计。综上,体育社会学学术组织的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与学会经费不足和学会负责人的退休或工作调转有很大的关联性。由此可见,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方性的体育社会学组织,经费与负责人(带头人)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提示我们:一是学术组织的负责人(带头人)要形成接班式的梯队,以保持领导架构的稳定性;二是要广开思路,拓宽经费来源的渠道,以保证必要的学术活动;三是一定要有一些热心学会工作的学者,以保障学术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中层理论(theories of middle range),亦称中程理论、中观理论,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49)中首先提出的。默顿认为,中层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中层理论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它更接近于构成可验证的命题的观察资料。第二,中层理论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但它比单纯的检验概括更高一层,如群体理论、社会流动理论、角色冲突理论等都属中层理论。第三,中层理论可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系统中去,即通过有限的中层理论可以发展出普遍性的理论体系。第四,中层理论区分出了微观社会问题和宏观社会问题。第五,中层理论是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第六,中层理论可以指明未知的方面,或需进一步的研究的方面[7]。
相对体育社会学而言,除社会体育外,体育群体论、体育组织论、体育文化论、社区体育论、体育角色论,乃至体育社会问题、体育社会化、家庭体育、体育与社会分层、体育与社会流动等都属于中层理论的范畴,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这些方面中层理论的体育社会学专著问世。我国目前的一些体育社会学著作、教材虽然对这些内容有所涉猎,但远不能构成严谨的中层理论。中层理论建设的第一步是由体育社会学总体理论框架中演绎出中层理论的命题并加以描述,这一步我们已经完成。第二步是在各中层理论的命题下要有较多的带有学科特点的研究成果问世,这主要依靠经验研究来完成。这一步虽说是无止境的,但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可以尝试第三步的开始。李培林指出,中国社会学的研究中“缺乏对‘中程理论’的提炼。”他指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特别是一门实证学科的理论体系,需要一系列的规则、定律、范式、模型等作为支撑,否则知识积累就缺乏必要的路径”[8]。中层理论建设是实现体育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途径,是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必由之路。在各中层理论的命题下,大量的经验研究需要研究者的投入,而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层理论,同样需要研究者的投入,尽管它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但经过锲而不舍的积累,一定会有体育群体论、体育文化论等的中层理论专著展现在我们面前。
陈小英等撰文提出,“一个困惑便是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体育改革,算不算体育社会学研究?如果不算,其社会学理论视野如何解释?如果算,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体育改革可以对整个体育现象进行全息扫描,这会不会又造成体育社会学研究一家独大的格局[9]?这个问题提得好,反映了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和对学科建设的关注,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新动向认识不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研究者们重视面向实践的应用研究,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恰是在此时转向应用研究的。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从而形成了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的、体育社会科学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局面。比如对“举国体制”改革的问题、“中国体育发展走向”的问题、“体育强国”建设的问题、“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的问题,乃至“体育公共服务”的问题等,就是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议题。在这一形势下,以问题为导向的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相互融合、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单一学科的研究边界,但也相互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丰富了自身的学科建设。在社会科学界也是如此,许多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比如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问题、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教育改革、税制改革等等,都需要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乃至法学等多学科参与的研究。景天魁指出,“社会学是在对社会重大问题研究中发展起来的”[8]。张 静认为,“不研究问题,一个学科就没有地位,也不会有发展”[8]。在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卢元镇教授堪称问题研究第一人,众所周知,实至名归。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这个新动向,是客观实践发展的需要,在改革深入发展的时代,这种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局面还将会持续。体育改革与发展在为体育社会学的观察与思考提供用武之地的同时,也对体育社会学的解释能力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必须通过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体育社会学的解释能力。
“近些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参照下出现了过度重视‘数量化’的倾向,大量非规范性的问卷调查主导着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定性(质性)研究遭受冷遇,参与观察、个案研究和跟踪研究长期缺位”[10]。参与观察、个案研究、跟踪调查等质性研究的困难在于耗时、费力、且对研究者的科学素养有一定的要求,有时甚至还会遭到被调查对象的拒绝,但得出的结论往往更深刻、更有质量、更具说服力。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航海者》、威廉·福特·怀特的《街角社会》、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都是经过实地考察,通过大量细致、深入甚至反复研究而产生的经久不衰的质性研究典范。但是,我们的“许多研究缺乏体育社会学学科特征,局限于缺乏深度没有代表意义的现状调查,一些研究甚至说不清楚是什么问题什么类型的研究。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在学术评价机制不合理因素的驱使下,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急功近利,学风浮躁,学术垃圾不断出现”[11]。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必须扭转过度重视‘数量化’的倾向,在重视问卷调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同时,加强质性研究。其实,质性研究的选题并不困难。比如,对“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的体育参与就可以考虑选用参与观察;对运动员的商业性转会、逆向的非自然流动(在人才链上的非正常流动)、体育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社会流动的横向比较等,就可以选用个案研究[10],而对职业太太(新出现的一种女性分层概念)的体育参与,也适合进行个案研究;对暂居社会底层的女大学生群体的体育参与就可以进行追踪调查(李 军,2017)。质性研究不失为杜绝研究成果“假、大、空、飘”(胡小明语)的一种好方法。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虽已降下帷幕,但国人的喜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光明图景和亿万人民阔步迈向新时代的大国方略。党的“十九大”将引领中国进入繁荣和平的新时代。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这32个字照亮了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前程。全民健身不仅是中国体育界的时代命题,更重要的是它成为党的“十六大”以来贯穿始终的话题。学科建设的基本宗旨是努力提高研究水平,服务于实践的发展。如今,全民健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的倾注,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必须努力加强学科建设,以实际行动回应伟大的时代,回应全民健身。
[1] 康翠萍.高校学科建设的三种形态及其政策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37-41
[2]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王伟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与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1(5):576-578
[4]卢元镇,林文贤.中国体育社会学三十年[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5):1-5
[5]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6]陈天仁.上海市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J].社会,1996(12):45
[7]360 百科 中层理论[EB/OL].https://baike.so.com/doc/8842864-9167848.html
[8]冯小双,李海富.加强学科建设 回应伟大时代——“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社会科学,1997(5):96-105
[9]陈小英,商执娜,岳冀阳.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分析[J].体育学刊, 2014(3):44-46
[10]王红娟.我国体育社会流动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6(4):50-54
[11]仇军,徐茜.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问题引论[J].体育科学,2006(7):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