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卿,杨远飞
(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 无锡 214101)
听课评课是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要使听课评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实现听课评课的视角转换。其视角应由以往更多的关注教师怎么教转向关注学生怎么学和学到什么,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发展的。唯有此,才能更好地探寻学生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养成之路。如何在听课评课活动中让教师的视角更多转向于课堂的整体性、有效性与情境性,具体分析如下。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导控,也是教学成果的检验。任何一堂教学课都应该围绕如何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任何教学组织过程与方法,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操作的过程也无不为之服务。因此,明确教学目标对于评价是不是一节好课至关重要。
例如,一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课中,教师将学生个体目标预设为不同角度、不同高度,有防守或无防守、移动或静止状态下投进篮筐。全体目标预设为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运用。在进行单手肩上投篮教学时,教师安排不同形式的练习场景,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水平,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从案例看出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目标制定合理而明确,教学流程既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又关注到个体差异的进步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让学生了解自我学习单手肩上投篮中的目标达成度和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激发了学生在投篮学习中追求自我、不断进步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适合学生的教学情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随着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对学生运动情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体育教学中运用创设教学情景的教师明显增多。然而,实际上有些教师由于过多地关注形式而使一些教学情景不合理,反而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推动作用,极大地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节体操肩肘倒立课中,为了让学生解决“挺髋挺腰”的问题,教师拿来3根接力棒,制作了一个三脚架,并向学生讲解三脚架固定的原理,告知学生三个支撑点分别是两肘和肩,要成三脚架形状才能保持平衡。在学生互助练习之后,教师发现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于是又尝试着让学生通过传球接力来进行练习。开始两次练习,教师强调动作要领,练习速度较慢,情况有所好转。接着教师为了增加练习气氛,随即说:“下面我们开始分组比赛,看哪组传的速度最快!”学生一听比赛,兴奋了起来,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都忘记了动作要领,屈腿把球传给下一位,并且还出现了后倒等现象。
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及时利用实物结合讲解、示范来解决,这一想法很好。但由于教师没有进一步向学生说明肩肘倒立时必须用两臂屈肘撑腰和肩做成一个三角支撑来保持平衡,学生也就无法明白三脚架与肩肘倒立的关系。而之后用游戏来巩固练习,虽说是个有效的举措,但没能让学生理解游戏的目的。案例中教师只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教学的一种形式或手段,而忽略了情境创设的目的及有效性。因此,情境创设失去了价值,也就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着创设学习情境为教学所用的目的,教师在运用时一定要考虑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在此前提下,方可追求学生学习锻炼的参与度和教学的有效度,才能体现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不完全是认知领域的事情,只有当学习与个人的情感、意志、态度等结合起来,学习效果才会明显。所以,听课评时听课者应将目光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重点观察学生是否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和热情;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对教师的讲授学生是否做出及时积极的回应;对问题的实质是否弄清;能否通过联想进行逻辑推理,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一节大众健身操教学片段中,在简单的教学常规之后,教师以欢快的音乐伴奏和娴熟的街舞动作引领学生进行热身,趁着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随即用语言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接着教师以精彩、标准的动作进行了示范,学生看了教师的展示后更加跃跃欲试,教师带领学生模仿练习几遍后便发给每组一份动作图解,让组长带领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分组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总结动作要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变换队形进行练习,教师讲解队形变化的原则,学生自主练习。
案例中教师以扎实的基本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崇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教师以一名引导者的身份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高涨,学生全身心地配合教师,忘我地投入课堂学习,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形成了教与学的整体,两者是不可割裂的。关注师生间的情感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师生间的情感是否融洽,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得失,关系到是否顺利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一节女子防身术公开课中,教师以自编搏击操、攻防对练练习导入了本课,学生情绪高涨,接着教师开始讲解示范女子防身术的单个还击动作,学生认真地听每个动作的技击含义,积极体会每个动作的动作要领,集体练习完单个动作后教师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有失败的讨论声,有成功的欢呼声,教师在学生之间来回巡视指导,帮助失败的同学找原因,完善动作要领。
案例中,师生之间融为一体,师生关系平等而融洽,学生认可教师,教师鼓励学生,学生把教师当做朋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心是靠近的,学生对教师没有畏惧,只有敬畏,整节课通过教师积极的情绪感染、情感交流,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体验成功的喜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在听评课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参与程度来评课。既要看学生练习时的积极性,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如何。教师在课的各个环节都应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学性和积极性,注重学法指导,启发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记忆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在课上的参与表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满足,以实现教学目标。
[1]宋世云, 徐燕平. 领导干部听评课亟待专业化[J]. 中小学管理, 2009(2) : 10-12.
[2]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杜殿坤, 译. 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