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高校校办产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18-11-25 23:53苏州科技大学财务处江苏苏州215009
商业会计 2018年17期
关键词:经营财务管理管理

(苏州科技大学财务处 江苏苏州 215009)

一、校办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引进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近二十年来,高校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和专业技术优势,在学校资金和固定资产的支持下创办了大批校办产业,并逐渐成为高校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可以弥补高校教育经费的不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在提供学生实习机会、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虽然校办产业在技术和创新生产方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高校普遍缺乏成熟的管理经验,不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经营规律,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从而限制了企业发展的活力。

管理会计采用分析性的工作方法,运用动态性的工作方式,将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信息与其他资料进行整合比对、加工和报告,通过非货币价值信息披露和经营动态实时披露提升财务报告质量,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为并不专业的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者提供专业的信息和数据支持,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明确日常经营状况,合理规划经济活动。同时,管理会计能够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科学地分解经营目标,合理预测实施方案,通过对经营活动全方位全过程的价值控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绩效考评,辅助经济决策,提升管理水平。

二、校办产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关系不清晰

高校以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兴办校办产业,但是对产业的管理却并不规范,校办企业的许多重要决策以及经济活动、收益分配制度等都是通过学校的相关会议,由校领导讨论决定,程序繁杂,具有迟滞性,难以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再者校办产业的管理人员多是从学校的在职人员中选拔和任命,因而在管理企业和行使决策权的时候受制于学校,没有真正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虽然许多高校相继成立资产经营公司,代表高校管理校办经营性资产,名义上扮演的是高校产业集团母公司的角色,但是实际上却缺乏资金调度权、项目审批权、经营决策权以及收益分配权等,并没有发挥高校产业集团管理的优势。

(二)内控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督和风险控制

高校校办产业因为规模较小,相应的内控与监督机制比较薄弱,因而风险系数也会增加。比如在筹资过程中缺乏专业评估和信用调查机制;在对外投资的时候,没有对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预算编制,导致资金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增加筹资和投资风险。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缺少监管。项目负责人在编制预算时凭个人想法或者经验估算来确定,没有根据研究的进度和实际需要认真进行核算,因此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不能全面真实地预测项目的成本支出,从而导致预算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执行不到位,甚至成为“一纸空文”。财务人员没有参与项目经费预算书的编制,导致核算与预算相脱节,因而对预算执行情况也不能很好地进行监管。

(三)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建设不到位

高校在不断探索和改进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校办产业财务及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虽然名义上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但是日常报销及资金运营依然比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因而很难正确地核算校办企业的成本支出。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下属子公司的管理机构,资产考核以及各项管理制度欠缺,甚至上交学校的资金额度都依靠学校的会议决定而没有固定的制度依据。对于“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大多缺乏具体的执行标准,也没有建立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制度。

(四)会计计量以及成本核算不准确

校办产业之间账目设置以及报表编制没有统一规范,无形资产没有合理入账,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松散,重复购置现象比较普遍。项目负责人以技术成果入股或者科研项目中投入的巨大的人力成本,没有办法进行可靠的计量或者进行货币化的估量,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仅仅是以部分可凭发票报销的比如差旅费、耗材费、设备费、劳务费(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以及项目聘用的科研辅助人员)等直接费用进行简单的归集,而学校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等间接费用没有包括在内,因而不能真实地反映科研项目的全部成本。很多校办企业的员工由学校的正式在编在岗人员兼职,其工资待遇由学校支付,所以在会计核算时没有将这部分工资计入企业运营成本,必然在无形中虚增了企业的利润。

(五)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财务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高校校办产业的财务管理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与效益观念,只是进行简单的报账、记账。很多校办产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是从学校财务部门事业编制的人员中抽调出来的,因而不能站在企业的高度放眼全局,还要受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牵制,以事业会计的思维管理企业,缺乏灵活性,也打击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延缓了企业财务管理进步的步伐。校办产业的经营者由高校从在编人员中选拔和任命,在企业任职的同时保留事业单位干部身份和工资待遇,校企经营效益的好坏对其切身利益并没有太大影响,因而其改进财务管理方法、提高产业绩效的积极性也并不迫切。

三、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以及管理会计的应用

(一)明确高校和校办产业之间的权责关系,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认真贯彻执行“校企分离,事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分管校长、学校财务部门以及企业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与地位。清晰划分内部事权,将产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进一步优化公司重大经济决策审批程序,在校办产业的一些重大经济决策必须要经过学校的决策和批准的前提下,给予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积极性。审批权限上,在尊重企业独立法人地位的前提下,赋予资产经营公司拥有对校企一定限额的投资项目审批权,让资产经营公司真正履行起对子公司的管理和监督职能。资产经营公司代表高校管理校办经营性资产,需要有效地设计管理会计信息体系、组织体系以及评价体系,使业绩评价制度和内部的权力分解相适应,在分权和控制之间达到平衡。

管理会计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理念,它作为企业实现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有效工具能够帮助经营管理者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对各项经济目标的预测、制定和执行。有效地运用管理会计,必然能够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监督和风控机制,发挥管理会计的预测功能

虽然有一部分高校校办产业制定了基础性的财务管理规范,但是在投资、运营、收益管理上过于粗放,特别是在项目立项、评估、分析、决策上缺乏责任控制要求和明确的效益评价体系。财务管理更多的是根据经验或者习惯性做法来开展工作,并没有相应的追责制度制约。管理会计将财务会计资料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整合、整理、计算,采用会计、统计和数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可以准确预测资金的总需求量、追加需求量以及增长趋势,帮助企业在进行相应的项目开发的时候,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项目的预算编制,以达到资金运用的最大价值,并对实际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考核,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项目结束之后及时进行决算编制,并接受专业的审计,正确地进行资金监管,降低资金管理的风险。

校办产业中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来自于自身的科研成果,面临着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具有投资不确定性,因而更需提高风险决策能力,加强财务管理上的风险控制。管理会计因为有前期对数据的分析提炼,能够统筹规划、思路清晰地制定投资管理、筹资管理、收益分配、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人员管理和重大经济事项报告制度,以帮助高校的资产经营公司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以及风险预警机制,使资产经营公司能够更好地履行对下属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和监督职责,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促进保值增值。

(三)规范财务核算,加强成本管理,在管理会计责任中心理念指导下推进全面预算制度

作为校办产业的管理机构,资产经营公司本部和下属控股企业都要设立参数统一的财会账簿,统一会计科目、人员权限和业务流程,只有标准的业务规范才能为顺利开展财务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成本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成本核算的精细化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管理会计在市场分析以及内外信息加工处理的基础上明确校办企业的研发目标,设计出恰当的投资规模,建立以项目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构建项目核算体系,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配合财务会计进行成本的正确计量,积极寻求政策支持、税收优惠,争取最好的收益和最低的成本支出。

预算是经济活动的开始,预算松弛是“万恶之本”。管理会计既能从整个企业的全局出发,又主要以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为工作主体,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全面落实预算编审职责,增加预算申报答辩环节。作为母公司的资产经营公司应当在管理会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按照经营总目标对子公司分解目标,子公司按照不同责任中心的经营目标将子目标再细分到不同的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编制经费预算,分级编制,层层汇总,建立起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科学预算体系,力求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精细化。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接受管理会计的全程监督,并将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为对子公司业绩考核的依据之一。

(四)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同发展

校办产业的财务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而是应该站在企业的高度去审视整个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教育,适当聘用具有财务背景并且具有工科思维、金融思维、语言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跨学科、高水平的管理会计人才担任资产经营公司财务负责人,并参与到校办产业的重要决策中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校企的整体目标拟定资金管理政策,分析汇总集团资金供需状况,反映资金分布和动向,监控资金尤其是大额资金流向,对整个集团资金履行管理职能。

管理会计虽然能够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但是它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却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它将财务信息按照一定的要求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和延伸,反过来又能指导和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财务会计的规则意识和稳健性原则使得其思路不够开阔,而管理会计可将抽象的财务数据后面的逻辑以便于理解和利用的方式予以呈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重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是保证数据资料可用性的必要条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校办产业建立事前控制、事中跟踪、事后追责的财务内控制度,保证资金的高效利用,以达到校办产业利润的最大化。

(五)发挥管理会计的人本管理职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在管理会计观念中,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财富和效益的创造者。在培养人才和核算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密切关注管理过程及其结果对企业内部人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变得至关重要。而维系这种平衡需要建立企业在管理控制过程中与员工的责、权、利相互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使员工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机制。管理会计系统将员工的作业内容、程序、要求以及业绩指标、考核方式以制度的方式予以规范,使之明确其岗位责任、权利与利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约束和激励的双重调控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校办产业相对于社会上其他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资金方面,竞争力都比较小,但其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创造的大量科技成果以及专利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校办产业不仅要有相关的约束机制,还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对经营者以及员工的经营业绩进行奖励,将企业的效益与员工的收益挂钩。

发挥管理会计的人本管理职能,促进“物本观”向“人本观”的转变,用更高层次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作为激励因素,将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为内部控制创造积极和谐的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以一种柔和的方式规范员工的行为,秉承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提高经营管理者以及其他员工科研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品牌效益,从而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企业和学校带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健康持续的经济收益。

四、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学校格局的改变。作为连接高校与经济社会桥梁与纽带的高校校办产业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利用高等学校的资源优势,开展多元化经营,促进技术转移,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的管理。作为企业有效管理手段之一的“管理会计”,通过对财务以及来自其他方面的资源信息的深加工与再利用,强化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实现对经营成果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是财务会计的有效补充,同时又能促进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用性。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同发展能够完善整个会计理论体系,优化财务管理,实现“财务支持战略决策,战略融于财务管理”,推动财务与业务的有机融合,促进校办产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经营财务管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财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