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朦朦 叶仙花
【教学内容】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2~44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这是六(1)班代表和六(2)班代表在投篮比赛中的成绩。哪个班投篮水平高?为什么?
生:六(1)班投篮水平高,因为平均数高。
生:总成绩是六(2)班的水平高,但人数不一样,不能这样比较。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如果人数相等,可以比较总数,人数不相等时不能比总数。
师:人数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求平均数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借鉴教材设计,用“人数不等”的情境,引起求取平均数的需要。这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尚混同于“平均”的数,“平均”的数既是教学要借力的基础,也是教学应提升的地方。】
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1.认识平均数。
(1)平均数算法的理解。
师:什么是平均数?
生:总和÷人数=平均数。
师:把所有成绩合并起来,即总数,再平均分,也就是假定每个人一样多,这个看起来一样多的数就叫平均数。平均数这个统计量可以较好地代表整体水平。
师:六(1)班平均数是多少?
生:(8+6+9+9)÷4=8(分)。
(2)平均数“虚拟性”的理解。
师:六(1)班平均数“8分”刚好等于①号同学的成绩“8分”。这两个“8分”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①号同学是真的投了8分,平均数是刚巧等于8分,是把大家的分数匀一匀的结果。
师:平均数“8分”代表的是六(1)班的整体水平,而①号的“8分”是这位同学的个人水平。
【设计意图:从算法角度初步理解平均数,结合图像,引导学生从“平均分”过渡到“匀一匀”。体会平均数与实际收集到的数据有不同,平均分是对整组数据分析的结果。】
2.理解平均数。
(1)平均数意义的渗透——“移多补少”。
师:观察六(1)班的条形统计图,老师把平均数表示出来了,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③号、④号的9分中各拿出1分给②号,就是平均数8。
生:比平均数多出的部分和比平均数少掉的部分一样多。
师:把四个数据中比较大的一些数分一部分给小的数,得到的就是平均数。这其实是我们学过的“移多补少”,同样也可以使数据变得一样多,找到平均数。
(2)平均数意义的剖析——“变数游戏”。
师:如果将其中一个数变一变,平均数会发生变化吗?我们来玩一个“变数游戏”。
一变:②号由6分变为10分
生:②号拿出1分给①号,平均数是9,变大了。
师:平均数有没有可能变成10?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其他数都比10少,最高的10要分给其他较少的。
师:移多补少,平均数肯定比最高分低。
二变:②号由6分变为2分
生:平均数变小了。
师:有没有可能变小到2?为什么?
生:其他的数都比2大,移多补少,2要变大。
师:所以平均数肯定比最低分高。
师:从②号数值的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平均数不可能是最低分,也不可能是最高分。
生:平均数肯定在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
生:一个数变小了,平均数跟着变小;一个数变大了,平均数也跟着变大。
师:看来一组数据中任意一个变化对平均数都有影响。
三变:增加一组数据⑤,1分
生:增加了⑤号,是1分,平均数变小了。
师:为什么增加一个数,平均数反而变小了?如果⑤号是2分、3分呢?至少是几分,平均数才不会下降?
生:增加的数小于平均数,平均数变小;增加的数等于平均数,平均数不变;增加的数大于平均数,平均数变大。
师:请快速判断六(2)班的平均数可能会是几?
六(2)班的平均数可能是:
A.10分 B.3分 C.7分 D.6分
师:为什么不选A、B?平均数到底是多少呢?
生:(5+3+8+8+8+10)÷6=7(分)。
师:所以六(1)班的整体水平用8分表示,六(2)班的整体水平用7分表示,六(1)班投篮水平比六(2)班要高一些。
【设计意图:结合图示,开展“变数游戏”,通过猜想、验证,体会数据的变化对平均数的影响,感知平均数的多项性质,包括平均数与极值的关系、大于平均数的部分与小于平均数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新增数据和平均数的关系等,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3.感受极值的影响。
师:六(2)班一位同学投了最高分10分,为什么平均数反而会更低呢?
生:因为②号才3分,拉低了平均数。
三、应用拓展
师:根据两个班投篮的整体水平,快速判断并说明理由。
(1)六(1)班③号的投篮水平一定比六(2)班⑤号的投篮水平高。(错)
(2)总体上说,六(1)班比六(2)班投篮水平高一点。(对)
(3) 六(2)班有一位同学的投篮水平是10分(10=7+3),那么,班里一定有一位同学的投篮水平是4分(4=7-3)。(错)
【设计意图:基于投篮情境,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强调平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平,不是个体水平。所谓的移多补少也不是个别的移多补少,而是“高于平均数的部分的和=低于平均数的部分的和”。】
四、综合运用
1.跳绳测试。
四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了128个,其中强强跳了150个,聪聪跳了130个,佳佳跳了129个。
师:迪迪跳得比平均数多还是少?为什么?
生:少,其他人都比平均数多,多出的部分都要给迪迪才能使迪迪变到平均水平。
师:如果佳佳只跳了120个,迪迪跳的比平均数多还是少?估算迪迪跳的个数。
生:比平均数少!强强比平均数多22个,聪聪比平均数多2个,佳佳比平均数少8个,还是多出的多,迪迪肯定比平均数少。
师:迪迪跳了多少个?
生:128×4-150-130-120=112(个)。
生:移多补少法:(150-128)+(130-128)=24 (个),24-(128-120)=16(个),128-16=112(个)。
2.达人秀歌咏比赛。
师:谁是冠军?求总数和求平均数,都可以?
生:总数算出来都是42分,平均数都是7分,分不出高低啊!
师:真的吗?你觉得从分数看,谁唱得更好些?
生:可能2号吧。1号选手的争议很大,评委中最低只给了2分,最高10分。
生:可是1号选手除了最低的2分,其余评委给的都比较高。
师:现实生活中为了打分更合理,总要分别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你见到过吗?现在算算看,谁在比赛中胜出?
3.立定跳远比赛。
生: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得到最后的成绩一样。
生:计算平均分,聪聪获胜。
师:参加过跳远比赛的同学来说说,谁会获胜?
生:跳远取最高分。
师:实际生活中,立定跳远比赛是记最高成绩的,不算平均数。所以,看到一组数据,不能全用平均数来表示,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设计意图: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对平均数的理解。既强调平均数的一些特性,也体会平均数的一些局限性,以及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实际匹配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及应用意识。】
【点评】
随着课程研究的深入,平均数教学从传统的侧重于对算法的识记和应用,逐渐演变为对“平均数是一种统计量”的本质的理解。
教师在情境和问题的设计上能够紧紧扣住平均数的本质,颇见功底。
投篮情境引入,由于人数不同,简单地联想到求取平均的数,带出平均数的算法;继而讨论“平均数8分”与“实际得8分”的差别,引导学生体会此统计分析的“平均”(学生所谓“匀一匀”)不能简单等同于先前除法计算的“平均分”,还另有一重“整体”水平的意义。
创设“变数”游戏,进一步体会组内数据对于平均数的影响,感知统计意义的平均数的各种性质,如介于极值之间,“多出的数=缺少的数”等等;问题有正有逆,均指向意义的理解。
进而,根据平均数推断个体和整体情况,有效地澄清了一些误解、偏见,而在思辨、澄清的过程中,又更加了解平均数与个别数据及数据整体之间的关系。
练习是三个校园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比赛情境。跳绳比赛从算法上是已知平均数,逆向计算个别数据,但教师增加估计平均数的问题后,立即指向了意义的理解,也直接催生了两种不同的解法;歌咏比赛,体会平均数的局限性及为克服这些局限常用的一些补充手段;跳远比赛突破思维定势,先结合实际,想到取最高值,又返回数据,体会平均数对不同特点的数据组的适用性和说明性。这些练习篇幅短小,而内涵丰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