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话语中少数民族区域的身份建构与反思*

2018-11-23 09:10张敬源
外语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族群语篇内蒙古

乌 楠 张敬源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

提 要:本文基于话语建构理论,以《人民日报》中的内蒙古地区形象再现为例,探讨媒介话语在少数民族地区身份建构中的作用,并对这种形象建构的有效性进行反思。研究发现:媒介话语通过词汇层次指称语表达、小句层次修饰成分选择和语篇层次文本组织等方式过度突显建构内蒙古的“草原”形象,塑造出一种内蒙古即是大草原,鲜有他物的模式化印象。本文继而诠释媒介话语中该地区形象建构策略的有效性,并对其不足提出修正和完善建议,以期更加有效地呈现该地区多元的积极形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1 引言

话语与社会之间存在辩证关系:话语在社会中产生,反映社会现实,同时社会现实又被话语所建构(Fairclough 2003:8),这种辩证关系同样体现在话语和族群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族群主义话语产生于社会,反映族群歧视、族群不平等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族群差异、族群形象和族群身份又被话语所建构。对二者辩证关系的研究始终是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van Dijk 1987;Wodak, Reisigl 2015)。 国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将话语对族群身份建构以及形象再现视为重要内容,研究视角主要包括:(1)社会—认知心理法(van Dijk 2014),侧重从心理认知层面阐释族群形象和族群主义话语;(2)话语—历史语境法(Reisigl,Wodak 2014),注重结合话语文本历史背景和历史语境讨论话语和族群关系;(3)语用—跨文化交际法(Thomas, Willinsky 1997;Faas 2008;Kirkham 2016),探求不同族群冲突、融合以及不同族群身份话语建构问题。国内学者对话语和种族关系的研究多以话语分析为载体探讨民族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1)话语和民族文学(曹顺庆 2005,李晓峰2007,施旭陈珏2013),从民族多元文化互补互融角度,反对话语霸权,倡导民族文学生态正常化以及和谐建构民族文学话语体系;(2)话语和民族意识(严庆王伟2011,毛颖辉2012),从社会认知角度,探讨话语的民族性,即民族意识与话语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3)话语和民族认同(王琼2005),重点分析带有族群主义色彩的不平等话语,阐释其对民族认同的重构作用;(4)话语和民族志研究,将民族志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探索话语分析理论跨学科研究的新范式。但是,国内学界鲜有研究聚焦话语在少数民族地区身份和形象建构中的作用。马强(2009)虽以网络媒体图片中的内蒙古地域形象为主题进行过类似研究,其主要侧重对Foucault异质空间理论(heterotopias)的介绍,对该理论如何操纵话语建构该地区形象所做的诠释不多。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话语建构理论,探讨话语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形象的建构作用,以《人民日报》中内蒙古相关报道为例,对媒介话语如何再现内蒙古区域形象进行个案分析,并对这种建构的有效性进行反思,据其不足提出修正和完善建议,以期找到更为合理的少数民族地区媒介话语宣传策略,更加有效地建构呈现这类地区的多元积极形象,更好地配合并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2 媒介话语的社会功能

根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Fairclough 2003:26),话语对社会事实并非是镜面式的被动折射,而是积极能动地参与社会事实建构,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形式具有社会功能。话语的社会功能分为参与、再现和构建3种,具体体现在话语以语体(genres)形式表示人们做事方式,参与社会实践;以具体话语(discourses)形式表达人们对事物不同看法,再现社会事实;以文体(styles)形式表现社会活动者个人风格,构建社会事实以及社会活动者个人风格特征等。

媒介话语作为一种话语类型,除具有上述社会功能外,还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检索更便捷等特点(匡文波2012:10-12),在建构社会事实时比其他话语类型时效性更高,影响面更广,因此批评话语分析框架下以媒介话语为语料或观察对象的话语分析蓬勃发展,这类研究涉及的媒介话语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所有媒介类型(刘立华2013:28)。本文从词汇层面指称语表达、小句层面核心词修饰成分选择以及语篇层面话题内容组织3个方面来讨论媒介话语对少数民族区域的形象建构。

3 内蒙古形象的话语建构

3.1 词汇层面指称语表达

就词汇层面而言,同一词汇经常涵盖多重意义,而同一意义又经常用不同的指称语来表达。指称语的选择会受到语境、文本作者的立场态度以及语篇宏观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对不同指称语的选择,又能建构出不同社会现实,影响并形塑受众对事物的认知(旷战 刘承宇2017:34)。

由于内蒙古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草原”经常作为重要指称语出现在报道该地区的话语中。笔者以《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2016年标题(副标题)含有“内蒙古”的106篇报道为研究语料,在所得语篇中以“草原”为关键字搜索,检索到83条语料,对其在词汇层面的语义功能分析得到表1。

表1 “草原”不同语义功能分析

对特定语言形式的选择会影响语篇意义呈现,分析文本词汇的选择能够有效揭示文本作者的态度立场和意识形态(朱桂生 黄建滨 2016:60)。上述106篇语料文本在指称语选择上,除用“草原”作为指涉语客观指代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外,还选择“草原”作为同义词替代“内蒙古”或充当后者同位语,这种选择预设出语义内涵:内蒙古与草原两种指称语完全等同,提到草原就是在指代内蒙古,提到内蒙古就应该想到草原,这种方式形塑和巩固出内蒙古就是草原的模式形象。

3.2 小句层面核心词修饰成分选择

小句层面对核心词修饰成分的选择同样具有建构意义。笔者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中心(CCL)提供的《人民日报》语料库中,以“的内蒙古”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共检索到225条相关语料,删除与建构该地区形象无关语料,得到含前置修饰成分有效语料68条,对这些修饰成分制作词汇云图得到图1。

从词汇云图看,大多前置修饰成分主要集中建构内蒙古辽阔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形象。对这些前置修饰成分意义进一步分类得到表2。

图1 “内蒙古”前置修饰成分词汇云图

表2 核心词前置修饰成分意义

从图1和表2可看出话语突显建构出以下内蒙古区域形象:(1)广袤辽阔的塞外草原;(2)遥远神秘的西北边疆;(3)自然地理环境恶劣的中西部区域;(4)贫穷落后的欠发达地区;(5)资源丰富、正在发展的现代化省区。整体上,多数修饰成分潜移默化地塑造该地区辽阔的草原刻板形象,话语中提及该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客观环境恶劣,语义上蕴含着其距离现代文明的遥远和信息闭塞,贫困欠发达又塑造出其负面经济形象,虽然存在部分建构积极形象的前置修饰成分,但相对负面形象建构成分权重较小。

3.3 语篇层面“图形”和“背景”话题内容的选择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源于心理学,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于1915年提出(Ungerer, Schmid 1996:157),后由认知语言学家Talmy(1978)将该理论引入语言学句式研究。根据该理论,图形指某一客观对象在被人感知时得到突显的部分,即注意焦点部分;背景与之相对,指某一客观对象在被人感知时对图形起衬托作用的部分。语篇层面文本作者选择哪种方式组织语篇话题内容也是建构该地区身份和形象的重要手段。笔者对上述106篇内蒙古报道话题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两种语篇组织方式:(1)经济形象的“背景”化处理。(2)“草原”形象的“图形”化呈现。

首先,地区形象建构要保证真实客观,理应从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角度进行呈现,但文本作者利用语篇再现事实时会有选择地将某些社会事实刻意排除在文本话语体系之外,从而规避对社会事实某一角度的呈现和阐释(Fairclough 2003:136)。我们对上述语料话题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其权重分析得到图2。

图2 话题分类与权重

不难看出,《人民日报》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相关报道着墨较少,相比政治形象、社会形象和文化形象,经济形象被建构成为次要的“背景”信息。这种做法意图明显,即利用该文本组织方式对内蒙古相对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发展相对滞后这一社会现实尽可能巧妙地避而不谈。当然,缺失对经济发展更为详尽的前景化呈现,这种方式建构出的内蒙古印象是不完整的区域形象重构,话语很难反映该地区客观真实形象。

其次,笔者对文化类报道内容进一步分类发现(详见表3),《人民日报》除了组织语篇宣传政策和关注社会民生之外,还前景化呈现出大量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草原文化宣传信息,使其成为“图形”,即受众认知焦点,集中建构该地区草原文化及生态文明形象,对其他方面文化文明建设内容涉及较少。宣传草原文化无可厚非,但过度宣传治理草原生态,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建构出该地区现有生态环境恶劣、亟待积极治理的负面形象。

表3 文化类语篇分类

4 少数民族地区身份建构反思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从事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结构展现、加强、再生社会中的权利和支配关系,并使其合理化(Fairclough 2003:9)。媒介话语对现实世界也并非被动地反射,它只是构建一种版本的现实,文本作者会尽可能操纵话语,向受众宣传某种意识形态理念来影响受众。《人民日报》中有关内蒙古的报道话语无论在词汇层面指称语表达,小句层面修饰成分选择还是语篇层面信息组织方式都过分突显和过度建构内蒙古“草原”形象,使受众对内蒙古形成以“草原”为核心图景的地域印象。这种建构有效合理地反映出该地区一定的社会现实,但过分单一,并不能代表内蒙古形象的全部。因此,须对该建构方式进行反思,在肯定其有效合理性的同时尝试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能够更加正面积极地呈现和建构该地区的多维良好形象。

4.1 媒介话语建构内蒙古地区“草原”形象的有效性阐释

媒介话语文本作者在组织语篇时,积极建构该地区的“草原”形象,首先是基于对内蒙古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真实再现的考虑。其次,游牧文化历史传承的深远影响。地理环境决定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内蒙古这种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使北方游牧民族的先民们选择居无定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以游牧文化为核心的、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李联盟2013:2)。这样的地域文化都是深深扎根于草原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地区的地域特色,具有历史延续性,因此文本作者在组织文本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这种传承已久、积淀深厚的文化因素影响,并试图利用文本对“草原”形象的建构在受众心中唤起文化共鸣。

再次,树立“草原”品牌形象定位的需要。内蒙古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样重视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建立和发展本地特色旅游业。从这一角度来说,内蒙古地区需要一个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定位是对区域旅游资源及产品特色的高度概括,要既能体现地方性特色,又能给旅游者以遐想,使旅游地在游客心中形成生动如画的感知形象,诱发其出游欲望。媒介话语对内蒙古地区“草原”形象的建构,有助于打造该地区以“草原”文化为主要特色和亮点的旅游形象定位,符合该地区旅游业宣传和发展需要,也符合旅游者心理需求,有助于增强内蒙古地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从根本上与“一带一路”倡议倡导的推进内蒙古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精神实质相契合。

最后,民族身份认同的需要。族群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识和感情依附(王希恩1997:140),是一定的个人或群体处于各民族相互关系中的自我定位(付春2014:6)。维系族群核心成员显著、持久的集体认同,共享基于文化特质的生活方式及其意义解读,成为族群界定自身的重要尺度(陈静静2010:13)。媒介话语通过建构内蒙古地区“草原”形象,传递出其族群内部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帮助该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并巩固族群内部成员之间身份认同,有助于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使其在与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融合的同时又不丧失本族群草原文化根基和特有的族群身份。

4.2 对当前媒介话语宣传策略的完善

媒介话语需要建构内蒙古独特的地域文化身份和区域形象,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维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但也须指出,单一草原身份绝非能代表内蒙古地区的全部形象。媒介话语既要建构并宣传特色草原形象,也要合理建构该地区多维形象,对其进行多重视角阐释,在受众中构建该地区整体的积极形象认知。

首先,正面建构草原形象。话语建构区域形象最终目是为了塑造该地区良好形象,让受众对该地区产生积极认知和评价。内蒙古因其自然历史发展等原因,“草原”形象已深入人心,媒介话语在建构该地区形象时,要利用这种认知建构积极草原形象,避免模式化和消极的“草原”形象呈现。在文本指称语和修饰成分选择上,须区分“内蒙古”和“草原”两个指称语所指,避免将两个概念能指混淆,误导受众。另外,在“内蒙古”修饰语选择上,避免使用如“遥远的”“落后的”等模式化或消极修饰成分,选择使用“不断发展的”“正在进步的”等蕴含内蒙古正随时代进步不断发展语义的积极修饰成分。在组织语篇时要宣传特色草原文化,也要合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传递草原生态健康稳步发展理念。

然后,巧妙建构经济形象。除正面建构草原形象,还要组织语篇对内蒙古多元形象如政府形象、经济形象和社会形象等合理均衡前景化呈现,建构该地区多维良好形象。积极呈现其经济状况正随着自身努力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巧妙组织语篇内容和选择话题,扬长避短,选择合理数据从历时角度进行自身纵向对比,努力建构这样一种认知:该地区经济虽然落后于发达省区,但正在通过积极努力不断发展且进步日新月异。

其次,配合建构国家形象。利用媒介话语建构民族认同的同时,要注意把握好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文本作者应该认识到,认同体系中国家认同始终高于民族认同并处于首要地位,因此,在宣传内蒙古地区草原特色形象和建构该地区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时,要注意从宏观意识形态方面把握语篇主旨思想,强调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团结,正确再现这样的理念,即内蒙古草原文化属于中华文化,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可泯灭的中华文明印记,其特色区域形象同样是国家整体形象的一部分。还要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思想,努力建构该地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支点、能源资源倡议合作重要枢纽和人文交流重要平台形象,作为该倡议倡导下国家新形象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话语建构理论,以《人民日报》中宣传和报道内蒙古的话语为例,探讨媒介话语对内蒙古地区身份和区域形象建构所起的作用并对这种形象建构的有效性进行反思。分析发现,媒介话语通过词汇层面指称语表达、小句层面核心词修饰成分选择和语篇层面信息组织等多种手段过度突显内蒙古“草原”形象和草原文化,使外界形成对内蒙古即是大草原,鲜有他物的模式化、刻板化印象。内蒙古地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将该地区更多元的正面形象再现给外界,避免以偏概全和过分单一的模式化呈现,文本作者须调整话语建构方式和手段,采取多种方式从多重视角对该地区进行宣传报道,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族群语篇内蒙古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闫锡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