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炎
【摘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地质测绘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地质测绘技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自动化和数字化在该技术中的应用较广。做好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加工程检测的精准性,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现阶段,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原有的工程测量方法也已经被影像定位技术逐渐替代。本文对影像定位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实践应用展开了初步的讨论,希望以此来对相关的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影像定位技术 工程地质测绘 实践应用
一、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影像定位技术
(一)遥感影像定位技术
遥感影像定位技术主要是借助卫星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来完成对地质条件的勘测。远距离勘察对象发出的反射线和测绘对象反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卫星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传达给遥感影像定位技术,然后该技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最终完成地质条件的勘测。在工程地质测绘中遥感影像定位技术的应用有三个特点。首先,遥感器的性能会影响工程测绘的最终结果。不同遥感器的像素值是有一定区别的,得到的相应波段数值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地质测绘值需要根据各个波段对应位置上的值来确定。其次,遥感影像图不同于普通的图像。如果压缩遥感影像图的话,很可能会使图像信息丢失。最后,传感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遥感影像图像文件组织形式是有所差别的。在进行遥感影像图像的保存时,应该要有足够的空间,并且确保文件类型一致。
(二)三维可视化与影像动态分析技术
三维可视化与影像动态分析技术主要是在工程地质野外测绘中应用。三维可视化与影像动态分析技术能够极大的节约人力资源,减少物资的浪费,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测绘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首先,遥感影像技术是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从不同的层面分别进行地质测绘工作,完成地质测绘路线的设计和选择,整体的把控项目区的构造空间和地质条件。其次,通过三维技术所呈现的图像能够清楚的识别出来哪些地区的地质条件较好,哪些地区的岩石分布较为密集。根据图像能够加深对工程地质实际条件的了解。最后,在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时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测绘对象区域构造线必须要与地址观测线相互垂直。主线选择垂直方向上的穿越线,并以主线为根据布置其他的测绘点。
二、影像定位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一)在地震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大多数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为地震的多发地带。要想检测出地震多发地带,加强对地震带的控制。可以采用影像定位技术来测绘选择的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构造。通过测绘找到地质构造和地震灾害的关系,建立地震活动结构,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像范围,加强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和承受能力。遥感影像技术能够分别记录地震前后的影像情况,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比两个影像,对其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解析,找到地震发生之前会出现的预兆。并通过多个地震影像来对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前感知地震的发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提前预警,将地震的伤亡降到最小。
(二)在水文地震勘察中的应用
在水文地震勘察中,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航空遥感相片、遥感卫星图片等信息的反馈来掌握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影像定位技术能够获得水文地质规律信息的反馈,通过该方式获得的水文地质检测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另外,在地下水的调查中也可以应用影像定位技术。影像图片能够将地下的含水层以及周边的含水构造边界都清晰的呈现出来,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图像进行分析,进而得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三、影像定位测绘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影像定位测绘技术在未来主要有多样化、多元化、集中化这三个方向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在工程地质测绘中,不同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已经十分常见。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也会随之出现,这就预示着地质测绘技术性能将全方位的发展,多元化也会成为影像定位测绘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像定位测绘技术就是指测绘精度层级化、测绘内容更加的实用化、测绘技术的形式多样化。为了满足工程地质测绘各种各样的要求,在进行工程地质测绘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建立起相应的比例尺。这也预示着影像定位测绘技术将走向多样化的道路。在目前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主要采用“3S技术”,是这一技术测绘技术集成化的标志产品。未来的影像定位技术将会趋向于实用化的方向,其技术可视性也会提高。
四、总结
影像定位技術在工程地质测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地质测绘工作的精准性,节省工程建设的资源,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开支。在未来,地质测绘技术也将获得更加可靠的科学技术支持,使其能够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贺良.影像定位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及发展探讨I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5).
[2]张晓静.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00290-00290.
[3]赵兴林.关于现代测绘技术——影像定位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