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芳
【摘要】财务会计人员遵循会计准则对经济活动做记录,固化的核算思维已不能够满足日益复杂的企业经营需要,拓展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思维,成为财务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提出财务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思维拓展的路径,以帮助财务会计人员成功转型至管理会计。
【关键词】财务会计人员 管理会计思维 拓展
一、概述
2016年10月,财政部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成为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
2017年10月19日,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慰,财政部发布了《则政部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以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
2017年11月4日,财政部正式取消会计证。国家从战略层面大力推广管理会计的广泛运用,管理会计成为中国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国家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也能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管理会计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财务会计與管理会计比较
(1)工作内容及侧重点不同。财务会计主要从事数据收集、编制凭证、记账、审核、结账直至编制财务报表工作。重事后对结果的计量与记录。管理会计内容涵盖战略管理、财务报告及分析、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重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2)核算原则不同。财务会计遵循公认的会计准则及遵循历史成本原则。管理会计遵循现代管理理论,注重未来价值增值。
(3)服务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服务于外部报表使用者。如作为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应按监管规定向现有及潜在投资者定期披露财务报表及附注,且无论什么性质的公司,都应定期向税务局作纳税申报;对外融资时,向银行等第三方机构提供财务报表。管理会计服务于内部管理者。如公司内的某一事业部业务运营情况分析。
(4)报告目的不同。经审计后的财务报告,目的是为了从准则角度公允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符合外部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的要求。管理报告,基于数据的波动分析业务实质,提供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帮助提升企业价值。
(5)报告期间不同。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报表,核算最短时间周期为月。管理会计提供的管理报表,依据内部管理需要,最短时间周期比较灵活,按日或按周提供,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业务财务融合程度不同。因财务会计遵循准则规定且在规定的截止日前出具财务报表,财务会计人员容易忽略对业务管理过程信息的收集及深入挖掘。实践中,往往出现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数据与业务部门数据口径大相径庭,财务会计人员习惯用准则思维提供静态历史数据分析,业务部门用业务思维提供动态数据。
管理会计注重从内部经营管理角度深入分析数据背后的业务实质,与业务部门数据口径保持一致,容易发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三、财务会计在实践中的不足之处
(1)成本分配无相关性。实践中或是教科书中,财务会计对于产品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基本不考虑费用发生的相关动因,分配基数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最终导致产品成本出现交叉补贴,从而误导产品定价,最终误判产品的盈利能力。以多产品生产企业为例,实践中对于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采用产品耗用直接人工工时为分摊基数。耗用直接人工工时少的产品,分摊的间接制造费用少,反之亦然。实际上,间接制造费用的发生有不同的成本动因,比如维修机器费用,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维修次数不同,将会导致应分配的间接制造费用不同。按维修次数分配的维修费用才真正构成产品的维修成本。间接制造费用是否按成本动因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并不会影响最终的财务报表结果。但会影响企业的产品定价,最终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管理会计注重对业务的深入挖掘,从成本动因出发分配产品的间接制造成本,能为管理层提供更准确的产品成本数据,利于管理层作出有利的产品定价决策。
(2)准则的误导性。众所周知,小米2018年5月3日在港交所发布了招股说明书,报告中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因适用不用的会计准则,获得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这引起了广泛的准则适用问题的讨论。如小米使用国际会计准则,2017年亏损439亿,若按其他准则(如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则盈利54亿,两者相差高达493亿元。其中仅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调增的利润就高达541亿元。对于非专业的投资者来说,准则误导带来的是决策失误。
(3)核算思维固化。财务会计人员重在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做事后核算和记录,为了在截止日前出具规定的财务报表,财务人员更关注报表逻辑正确。核算思维是准则化的。
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途径
(1)加强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学习
财务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自学或接受第三方培训来全面学习管理会计知识,从知识体系上认识到管理会计价值增值的作用,具备转型的知识基础。
(2)积极转变思维。财务会计人员以准则为准绳,核算思维固化,守着“一亩三分田”。财务会计人员要意识到业务是动态变化的,在做好核算报告工作时,也要站在业务角度去看问题,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固守财务会计核算思维,排斥管理会计思维。
(3)搭建管理数据输出模型。非全ERP模式下,具备管理会计思维后,结合管理需要,搭建财务数据至管理数据的输出模型,及时快速提供管理决策所需信息。实践中通常是通过手工对财务数据的相关调整来实现管理数据的获取。
(4)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无缝对接。全ERP模式下,管理会计系统与财务会计系统并存,管理会计所需信息自动从财务会计系统取数。如市面上有按管理会计思路开发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可以将预算数据与导入的财务数据自行对比,跟踪预算的执行。总之,管理会计系统按管理口径取数,与内部管理需求一致。从而快速提供管理决策信息。
(5)增设业务财务伙伴。为加强业务财务的融合,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在业务部门增设业务财务岗位,全面参与业务财务对接,接受业务财务部门双重考核,财务会计人员也在业务参与中转变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