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澎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与巨大利润的同时也聚集了很多风险,怎样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还能让互联网的发展保持活力是本文的重点。本文的切入点是互联网金融含有的风险以及政府的解决措施,本文经过分析后认为互联网金融应该受到监管当局的监管,但是也不能抹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活跃因子和创新因子,所以相关部门要规范发展,正确引导,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关键词】风险 互联网 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中国金融有着质的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提高了金融信息的透明度,也降低了交易成本,与此同时互联网的特性也让金融交易的风险提高。但是互联网风险所对应的监管却一直原地踏步,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使得互联网金融变成一个高收益与高风险兼并的行业。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监管希望为监管者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发展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一直是业内的热点问题。在国外更多的学者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例如学者Michel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虽然给众多投资者提供了机遇,但是也大大增加了投资者们受骗的风险,这些风险都是不可预估的。还有国外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持续性服务是其他机构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在安全性上却一直不尽人意,对消费者来说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他们认为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监管问题上。
在国内的学者们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上去分析研究,互联网金融下的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因此在制定实施货币政策是难度不断增加,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非常严重,因此应该尽快建立监管制度。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笔者认为要首先摸清楚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实际提出有效的措施,最终目的在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类别
严格意义上讲虽然我国并没有把互联网金融算作是金融机构的范畴,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實质确实是金融,因此也就无可避免的面临着和商业银行相同的问题,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等。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无疑是在金融行业中最棘手的问题。不仅仅是互联网金融,就连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时也要首先考虑业务对象的信用问题。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贷款,如果由于业务对象的失信而导致银行坏账,银行自身就会蒙受损失。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此种现象的存在,这类问题也始终无法完全避免。除此之外借款人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常年保持稳定,信用状况也会忽高忽低,风险也就由此产生。互联网金融更是如此,融资者的信用状况无法保证,严格意义上互联网金融业不属于金融机构的范畴,在信息收集与征信系统上还不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更加严重。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价格的不平稳,尤其是汇率的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大。互联网金融同样如此,本质上一样是资金的流动,因此在市场风险上同样会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产生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市场的资金需求是不能预计的,如果银行没有充分的资金来满足市场需求,就会遭受损失。例如银行的长期贷款过多,如果存款人都集中一个时间段来取款时,就会使得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足,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使得银行倒闭。互联网金融同样如此,如果将存款人的资金都投入到市场,使得背后无法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就可能导致投资者无法从网络上提现的问题。
(四)网络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由于自身特性相比于商业银行还会面临更多问题。例如网络安全风险。随着全民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涉及到金融方面,风险类型更加多样化。互联网金融的媒介是网络,网络问题也可以分为网站安全问题与软件安全问题两种类型。对于网站来说难免会受到黑客的攻击。有相关数据显示,受黑客攻击严重的情况下,仅仅一个星期中国境内就会有多至六十万台的计算机主机遭到攻击。由此可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
(五)道德风险
在缺乏监管的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金融行业也会面临许多道德风险,例如常见的网贷。以P2P网贷平台为例,这一网贷平台的发展在初期确实迅速,但是根据数据分析,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此网贷平台在全国共分布有2568家,倒闭478家,倒闭的几率达到将近百分之二十,而且这个数据也在不断提高。风险的逐渐增加导致P2P资金条断裂,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最终关闭,导致投资者们蒙受损失。而其中导致P2P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道德风险。
(六)操作风险
此类风险主要针对于金融客户。互联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由于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介的普及,互联网得此发展。客户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时,很容易出现输错信息,输错账号等错误,这也就提高了客户的使用成本。除此之外手机病毒,电脑木马等链接比比皆是,这些都是使客户遭受损失的风险因素,所以操作风险也是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建议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发展迅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互联网的低成本,利用资金聚集来解决规模、信息等方面的不平衡,以此来吸引客户,提高竞争优势。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还是要依靠其成本优势以及包容性优势,互联网金融所面向的客户对象也要转为普遍性,更多的服务于基层群体;除此之外虚实结合,发展线下经济。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短期内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完善信息制度并加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目的在于平衡信息对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就很容易产生信息诈骗的现象。如此由于信息制度的完善,市场的各个主体都能够在同一时间内了解到市场动态而规避了风险,使金融市场规范发展。除此之外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还能够让投资者更加信任金融市场,提高此行业的信誉值,良好的信誉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进行信息披露就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公开相关信息,这一方面就需要进行法律规定,促使其强制执行;作为监管方也要擦亮眼睛,注意甄别,为了一己私利互联网金融企业难免会在其中掺杂虚假数据;除此还要建立惩罚制度,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就要依法进行处理例如暂停营业或者曝光信息等,防微杜渐。
(二)动态持续进行监管
短期间歇的金融监管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此要将监管力度持续下去。尤其是在对规模较大的金融企业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其规模大小,一旦发生违约行为,必定会使市场受到大的损失。监管过程中还要保持监管的灵活性,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保持警惕,定期评估,持续监管。由于动态监管会耗费大量的成本,也会降低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因此只对一些行业的领军企业进行动态监管,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制度进行监管。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就是完善的法律体系。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规定能够明确交易双方的义务责任,从而在根本上杜绝恶劣竞争,野蛮生长的市场经济现象。依照统一监管的规则,不管是进行线上活动,还是线下的经营活动,只要涉及到互联网金融的传统金融机构,都要按照相同的监管标准。所以在法律层面上修改《证券法》,《商业银行法》都是现实的需要。互联网金融行业由于发展迅速,本身行业的发展标准还未具体确定下来,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混乱因素。所以在法律层面上强行制定标准在现如今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其规范发展提供保障。
(四)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其健康发展
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要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例如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把经营方向放在这方面,掌握社会热点,把握实施问题,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进步。
从长远上来分析现在还有很多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对其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妨碍到发展与制度创新。所以在监管的同时也要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促进稳定与活力之间的平衡。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因此监管部门也要明确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其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监管过程中,面对一些刚刚起步的金融企业要放宽限制,允许其试错,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大胆迈步。
(五)建立互联网金融协会
此举目的在于分担监管任务,促进金融行业的自律行为。互联网金融协会相比于监管部门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市场行情,市场动态,能够让金融行業从本身开始进行规范,有效的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四、总结
互联网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金融行业来说,确实能够促进其快速发展,降低了成本。但是如果不进行监控规范,任其自由发展,必定会给市场经济埋下隐患。在监管过程中也要保持市场经济活力与市场稳定两者之间的平衡,避免因噎废食。监管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要结合具体实际状况,根据实际作出判断。
参考文献:
[1]牛强.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及政府管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7,(02).
[2]杨翾.感知风险和信任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6,(06).
[3]齐培潇.基于博弃论视角的中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11).
[4]赵毅.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边界厘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