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向阳
1965年,我在南城县盱江小学附设初中班当班主任兼语文老师。3月份的一天,我按照当时文教局的通知带领全班29名十五六岁的初一学生转往本县岳口耕师(全称:南城县岳口耕读师范学校)学习。
岳口耕师是根据中央当时提出的“两条腿”办教育的方针,在岳口农业中学的基础上办起来的。它办在岳口乡游家巷村,离县城30多里路。我们一到学校,刘良林校长就在操场上迎接我们,并在书写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抗大校训)字样的校门口给我们介绍学校情况。刘校长说:“目前我们学校办学条件还很艰苦,但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师生共同努力把我们岳口耕师办成‘抗大式的耕读学校,培养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岳口耕师背靠金华山,站在校门口放眼望去,盱江水从村前静静地流过,河岸上有一大片绿洲,村子四周是千亩以上可开垦的红山冈,还有百亩良田和一座名叫“月形”的水库。那里有山有水,场地开阔,环境优美,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耕读的地方。
当时,学校校舍仅有两排房子:前面一排极其简陋破旧,中间一个旧祠堂用作教职工的住房和办公用房,祠堂两边是师生自己动手拆破庙盖起来的两间教室和两间男女学生寝室;后面一排是两间新教室。教室的外墙上书写有党的教育方针和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语录。学校的所有教学设施和办公用品及学生的课桌板凳都是全县各地学校捐赠的。
学校的生活非常艰苦,师生都是凭票吃定量的竹筒饭,每餐基本都是青菜或榨菜、萝卜干、豆腐汤之类,只有每星期一次的加餐才能吃上难得的猪肉。教职工用餐要交基本伙食费,而学生则是免费。星期天,同学们会三三两两地到月形水库洗衣服,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家,特别是一些男学生,从来都没有洗过衣服,女学生就会主动教他们洗、帮他们洗。
当时学校有教师8人,聘请了有经验的农工8人,学生将近100人。学制三年,课程按“半工(耕)半读”的形式设置,课时安排为半天读书、半天劳动。课堂教学科目有政治、语文、数学、农基、音乐,劳动实践科目有农业、果林、蔬菜、饲养等。
学生课程每天安排得紧凑且机动灵活。一般是上午劳动、下午上课,或上午上课、下午劳动,晚上自修一个小时。天晴农事紧就安排全天劳动,逢下雨农事松就全天学习。我记得到耕师的第一年,全校要完成一万斤花生种的种植任务,师生就整天坐下来剥花生种,甚至上课都是一边听讲一边剥。许多学生手都剥肿了,剥出了血,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还劲头十足地开展剥花生比赛,看誰剥得多、剥得快。
在岳口耕师,同学们通过几年的耕读,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书本知识,而且还在农工的精心指导下,学会了扶犁打耙、浇水施肥、养猪种菜、上山砍柴等劳动技能。很多同学成为养猪能手、整畦种菜标兵。原来怕脏怕臭不敢进猪圈牛栏的同学也能担猪屎牛粪到油菜地里施肥了。
岳口耕师的生活是艰苦紧张的,但在师生融洽的氛围中,在“半耕半读”的办学实践中,同学们养成了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同学们的知识面更广了,身体更结实了。每当夜幕降临,同学们洗去了一天的疲劳就会到金华山下、红山冈上、月形水库边散步,或交流学习、劳动体会,或吹笛弹琴唱歌谈笑。看着那身边青青的菜园,挂满枝头的累累果实,同学们都会露出舒心的微笑。
受“文革”影响,岳口耕师办了几年后被并入“南城共大”。岳口耕师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在南城教育史上却留下了闪光的一页。它用“抗大”精神,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锻炼了一代人。如今,当我看到许多受到耕师教育培养的学子,后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时,心里就感到无比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