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明
在共和国首批授衔的1000余名开国将帅中,有一名长期在海军北海舰队担任领导职务,为北海舰队的创建和发展壮大贡献了毕生力量、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将军,他就是吉水籍少将宋景华。2018年是他100周年诞辰,作为曾经拜访过他的家乡人,笔者简述他的点滴事迹,以资纪念。
年少志高当红军
1918年8月,宋景华出生在吉水县醪桥镇山下村一户世代务农的贫困家庭,因当地有一口清澈甘甜的泉水井,父母给他取名“金泉”。由于家中只有他和妹妹两个孩子,父母很看重金泉,省吃俭用,供他读了几年私塾。小金泉头脑聪颖,读书用功,学业长进很快,毛笔字写得也不错。上学之余,他还要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比如放牛、打猪草、砍柴、种地。1930年秋,红军攻占吉水县城及宋金泉的家乡,他应召参加当地苏维埃政府工作,当了一名小文书,除了抄文件、写标语、搞宣传外,还要带领儿童团员站岗放哨,因此得到革命风暴的洗礼,提高了政治觉悟。次年,红军部队扩充兵员,规定年龄为15岁至45岁,这年宋金泉13岁,不到征兵年龄,但在他的坚决要求下,他被破例收下,成为少共国际师的一名小战士,不久,他改名宋景华。这个由青少年组成的战斗集体,多数战士是文盲或半文盲,宋景华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干得很出色,得到培养提拔。1932年夏,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1933年开始,宋景华先后担任少共国际师连指导员、师直属机关党总支书记、红一军团政治巡视员兼俱乐部主任、红一军团电台政委等职务,参加过红军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等大小战斗几十次,逐渐成长为一位坚强机智的红军干部。任军团电台政委时,他对被俘的、经教育后留用的原敌军电台人员,严格管理,大胆使用,保证电台正常运转,圆满完成通信联络任务,受到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的表扬。后来,宋景华调任红八十一师及二十七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4年10月,宋景华参加长征,他所在部队作为先头作战单位参加了湘江战役。由于红军伤亡惨重,基层干部大量缺失,宋景华协助师党委,迅速选拔干部补充缺员单位,保障了连续行军作战的顺利进行。长征途中,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部队像一条游龙,忽东忽西,指战员们全靠两条腿步行,跋山涉水,加上伙食很差,体力消耗甚大,部分战士产生悲观情绪,宋景华和师政治部人员在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红军政治工作的强大感召力,动用各种宣传工具,运用多种形式,鼓励红军战士树立革命必胜信念,去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险。经过突破乌江天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走过茫茫烂草地等重大战斗考验,宋景华和他的战友们历时一年,跨越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抵达陕北,完成举世闻名的长征壮举。
浴血奋战保卫根据地
从1937年7月开始,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兩党达成合作抗战协定,陕北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打仗,留下少量部队担负陕甘宁边区警卫,宋景华留在延安,担任警卫一团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团警卫第四团政委兼陕甘宁警备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其间,他除了协助团长抓好军事训练外,主要精力放在扩充部队兵员,对新战士进行思想教育,提高部队军事素质,并多次带领部队反击国民党胡宗南军队的挑衅,打退马步芳反动骑兵的进犯,抓捕土匪和暗藏的日伪特务分子,保障了以延安为中心的边区党政军机关、学校、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安全。1937年,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率队乘车去西安办事,途中遭到敌特务偷袭,随行秘书中弹牺牲,警卫人员一边火力反击,一边报告延安总部,宋景华接到命令,火速赶往增援,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1938年前后,日军飞机几次轰炸延安,宋景华带领部队引导当地老百姓躲避,同时调集武器对空反击,迫使日机逃离。党中央在延安举办重大活动时,宋景华所在部队都会做好外围警戒和内层警卫工作,防止突发事件。1942年左右,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封锁边区,使之处于极端困难状况,毛泽东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宋景华带领部队轮流到南泥湾开荒种地,解决部队给养问题。
挺进东北战顽敌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依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及时制定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从延安派出多名中央委员赴东北坐镇指挥,并从各个抗日根据地抽调一万名党政干部和十万军队,日夜兼程,奔赴东北,配合进驻东北的苏联红军,接收日伪军投降及武器装备。宋景华一到东北,部队就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十四旅,他任旅政治部主任。上级从战略决战考虑,要求各部队积极扩军备战,宋景华带领政治部与地方政府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群众宣传动员,积极做好军属生产生活安置,很快吸引大批青壮年报名参军,部队规模迅速扩大,旅变师,师变军,十万部队发展到百万大军,为大决战创造了兵力条件。宋景华也随之升为师政委,他和江拥辉师长率部参加四平、通化、临江等地的战斗,最后参加辽沈战役,在阵地上与敌军反复争夺,五天内打退敌军10余次进攻,把敌军牢牢地困住,为最终全歼国民党范汉杰兵团立下了战功。宋景华在担任吉林省长春市卫戍区政委的半年多时间里,和市政权机构共同稳定市区社会秩序,恢复生产,肃清敌特,得到上级好评。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野战军奉命入关参战,随后组建东北军区,宋景华留任该军区第一百六十四师,后担任炮兵第六师政委,率部投入清匪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恢复工农业生产等工作,为保卫新生政权、进一步巩固东北解放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与创建北海舰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很重视人民海军建设,毛泽东亲临海军“长江”号军舰视察,并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必须建设强大的海军”。中央军委下令从陆军选调一批年轻又有文化的师级干部到海军任职,宋景华被调任海军炮兵学校政委,不久改任第二海军学校政委,在学校开办过程中,急需各类专业教官,宋景华发现原国民党海军起义官兵中,有不少人具备当教官资历,他力排众议,亲自物色,逐一审查名单,报上级批准,起用这批人担任学校教官,并给予充分信任,发挥其一技之长,为培养出大批人才、充实海军力量作出重大贡献。1954年,苏联党政代表团访华,给予中国几项重大援助,其中一项是提前归还原定租用30年的旅顺军港,宋景华奉命参与中苏双方交接工作,千方百计为国家争取无偿或低价获得武器装备和技术资料。在获得旅顺军港主权和大批先进武器的基础上,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旅顺海军基地,宋景华任基地政委,此后不久,海军总部决定将旅顺与青岛两个海军基地合并成立北海舰队,司令部设在青岛市,宋景华参与组建全过程,被任命为北海舰队副政委(代政委),家也由旅顺港搬迁到青岛市。北海舰队管辖渤海、黄海两大海域,北至鸭绿江口,南达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区面积100余万平方公里。宋景华担任北海舰队领导职务30余年,努力学习海军专业知识,潜心熟悉本职业务流程,由一名陆军旱鸭子迅速转变为驰骋海疆的海军高级干部。每年,他大部分时间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向舰队党委和海军总部提出许多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建议,得到充分肯定。1963年5月,我国制造的万吨巨轮“跃进”号在赴日本运送货物途中失事沉没,北海舰队奉命派舰艇和水上飞机前往出事海区调查,宋景华带队摸清原因,实事求是向上级汇报,妥善处理这一非人为突发事件,消除了当时国外一些猜测及反动宣传。北海舰队依托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大连造船厂的优越条件,源源不断获得新型国产舰艇和先进武器装备,1970年12月20日,我国研制的首艘核潜艇交付北海舰队海试,由于外国曾经发生海试伤亡事故,因此上级要求舰队派领导参与海试,严密布置,确保安全,宋景华担负了这次海试任务,圆满收官,获得表彰。宋景华年届六旬时,退居二线当顾问,1983年离休,享受正兵团级待遇,1988年,获得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难忘的拜访
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我作为老气象技术人员,前往设在山东省青岛市的国家气象局青岛度假村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休假。临行前,宋景华的胞妹托付我去探望她胞哥。9月18日下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找到宋景华的住所,宋景华打开门后,听说我是他妹妹委托来探视的家乡人,很高兴地拿出茶点,同夫人一道坐在客厅里与我亲切地交谈达两个多小时,我转达他妹妹一家人对他的问候及回乡探亲邀请,并介绍了他妹妹家的近况,顺便简述了我来青岛疗休参观各个景点的感受。宋景华简单回顾了他参加革命几十年的主要经历、几次大难不死的惊险情景,还说了他家孩子工作单位、新中国成立后与家乡亲属联系的情况。当讲到他父母得不到儿子参军后20余年音信,以为牺牲了,为了续香火,过继了同族男孩,后来父母由过继子养老送终,亲儿子未能尽孝,他愧疚地眼含泪花。停顿片刻后,他要我转达他对家乡政府、亲属的感谢,今后多来往,叙乡情。拜访结束时,我环顾他的住宅,觉得屋内摆设都很朴素大方,宋景华夫妇中等身材,脸色、气质都很好。2014年12月27日,宋景华在青岛去世,享年96岁,《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等均刊发了讣告,高度评价宋景华的光辉一生及对中国革命、海军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