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博约课堂”

2018-11-22 11:30杨代雨
初中生世界 2018年44期
关键词:圆周角博学素养

■杨代雨

一、“博约课堂”的课题提出

我校是一所处于城郊接合部的初中学校。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人数逐年增加,学校生源状况不理想,学生家长基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在校内开展。2016年,国家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摆在农村学校面前的现实问题。

为此,从2016年起,我们开始了“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博约课堂’的研究”的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工作,力求探索符合校情的课堂教学方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与思考,我们把握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博约课堂”基本内涵与原则,摸索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博约课堂”的基本策略,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二、“博约课堂”的理念内涵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孟子也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魏晋思想家嵇康提倡“独观”“广求”“易简”,即独立思考、博览明理、简约扼要,这些教育思想与我国提倡的核心素养理念一脉相承,对现实中的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鉴于此,我们提出“博约课堂”。所谓“博”,即博观、博道、博学、博思;“约”,即约取、约术、约教、约练。

三、“博约课堂”的教学策略

“博约课堂”的基本策略为“博观约取、博道约术、博学约教、博思约练”。这里以苏科版九年级数学教材“圆周角(1)”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博约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

1.博观约取。

“博观”就是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广博的视野、开阔的眼界,具体在教学设计时要汲取百家之长,充分挖掘素材,内容选择和情境设置要博,而不是囿于教材;“约取”就是在理解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对教学素材和资源进行取舍,以课前的“精选”实现课堂的“精讲”。在设计“圆周角(1)”教案之前,笔者做了以下工作:

(1)博观。

①认真阅读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即“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②研读了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参考书的相关解读: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证明方法及其简单应用,渗透“类比”“转化”“分类”和“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③查阅了与圆周角相关的素材,如“泰勒斯与圆周角”——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的古希腊学者泰勒斯与圆周角有深厚的渊源,他第一个证明了“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这一伟大发现标志着几何学的诞生和证明的开始;圆周角的姐妹角——圆内角(顶点在圆外,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外角;顶点在圆内,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内角)及其性质。

④学习、了解常见的教学设计:大多是画出图形,让学生找出共同点从而抽象出圆周角定义;然后通过图形猜想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加以证明,最后进行例题讲解和学生练习。

(2)约取。

笔者通过阅读、学习和研究大量素材,并筛选符合校情、班情和学情的教学设计素材。

2.博道约术。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教育的客观规律与教育本质;“术”是方法、技能,是知识、经验、技术、方法、手段等的集合体,也是解决问题的流程和策略,是“明道”后具体化的操作方法。“缺乏‘以道为魂’的追求,会导致方法、技巧的僵化,‘术’失去‘道’的支撑,教学效果必然低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育规律,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学科本质,掌握探究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得主动,悟得深刻。

(1)博道。

经过研究、思考,笔者确定了备课思路——“以教学价值决定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围绕“圆周角哪里来?”“为什么研究圆周角?”“为什么叫圆周角?”“怎么去研究圆周角?”这四个问题进行,凸显了圆周角的教学价值,这就是所谓的教学之“道”。

【教学片断1】

温故知新,演示引疑:(1)①图1中,∠BOC叫__角,较粗的弧叫__弧,较细的弧叫__弧,表示为__。②如图2,圆O中,若的度数为80°,则∠BOC=__°,为__°。(2)演示观察:设点P与圆心O重合,拖动点P,观察∠BPC的大小。

图1

图2

动手操作,画板验证:(1)在图2的⊙O外、⊙O内分别取点D、E,分别连接BD、CD、BE、CE,量出∠BDC、∠BEC的度数。①将自己所画的两个角比较,它们有何大小关系?②将你画的∠BDC与同桌相应的角对比,它们相等吗?∠BEC呢?(2)在图2的⊙O上取一点A,分别连接BA、CA,量出∠BAC的度数,并与同桌的比较大小,你发现了什么?(3)观察画板演示,提出问题:①这个神奇的角是什么角呢?②你确信你的结论正确吗?③为什么这些角相等?

通过“温故知新,演示引疑”环节,既复习了圆心角的概念与性质,又从数学内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一个特殊“现象”——点在圆周上运动时,点在变化,但角的大小保持不变。通过“动手操作,画板验证”,进一步增强了这个“角”“变中不变”的特征,让学生感悟到:这个角很“神奇”,有必要研究,从而自然而然回答了“角从哪里来”和“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角”,提出了“这是什么角(即定义)”和“这个角与什么角有关(即性质)”的问题。

在生成“圆周角”定义时,不是教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命名。当学生说出“圆周角”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叫圆周角?学生自然从刚才复习的圆心角中类比得到,进而渗透了类比的思想。这里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道”。

(2)约术。

本节课的“术”就是定理的应用。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只需要适当引导,然后让学生自主分析、表达和书写,教师梳理规范即可,体现了对“术”的简约处理。

3.博学约教。

这里的“学”就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和自主提高。“博学约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觉参与、自我反思、主动表达、主动提升,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载体。

【教学片断2】

类比旧知,揭示概念:如何给图3中的角命名?为何这样命名?

问题辨析,内化概念:如图4,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角中,哪些角是圆周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图3

图4

操作探究,发现结论:为什么这些角相等?这些角与图中的什么有关?

演绎推理,证明结论:(1)画图归类:圆心在圆周角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圆心在圆周角外部。(2)尝试证明:分三种情况,如图5-①,圆心O在∠BAC的一边上;如5-②,圆心O在∠BAC的内部;如5-③,圆心O在∠BAC的外部。

图5

语言表达,完善结论:归纳完善定理文字及符号表示。

(1)博学。

所谓的“学”是广义的。从教学片断2可以看出:学生自主画图操作、自主发现结论、自主定义、自主证明,问题由学生提出、分析、解决,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来源的广博性,从而突出了“博学”二字。

(2)约教。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活动都是学生充当主角,教师的作用只是在关键时刻引导、追问、梳理,真正体现了“约教”。

4.博思约练。

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发散性和缜密性,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也需要一定的训练与积累。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要多,模仿要少;思维要深,训练要精;思路要宽,形式要简。

(1)博思。

“思”——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思”即思考、思维。在上述教学环节中,诸如“如何给图3中的角命名?”“为何这样命名?”“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角中,哪些角是圆周角?哪些不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些角相等?这些角与图中的什么有关?”以及“归纳完善定理文字及符号表示”等问题的提出,都是基于学生的操作、观察、思考,以活动后的“思考”与“思维”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2)约练。

【教学片断3】

问题抢答:如图6,点A、B、C、D在⊙O上。(1)若 ∠BAC=35°,则∠BDC=__°,理由是__;的度数=__°,理由是__;∠BOC=__°,理由是__。(2)若∠BAC+∠BOC=150°,则的度数为__°。

图6

图7

问题解决:如图7,点B、C在⊙O上,点A、D、E分别在⊙O外、⊙O上和⊙O内。试证明:∠A<∠D<∠E。

显然,教学片断3通过“问题解答”“问题解决”,让学生巩固、内化概念和定理。问题层次不同,具有代表性。问题聚焦本节课内容,充分巩固知识,具有典型性,体现了“约练”的精神。

四、“博约课堂”的基本原则

“博约课堂”的总原则是“博约并重,删繁就简”。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三个具体原则。

一是广博与简约相结合的原则。从本节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博观”,学生“博道”“博学”“博思”,体现了“广博”的特点,而教师“约取”,学生“约练”“约术”“约练”,体现了“简约”的教学风格。

二是开放与精要相结合的原则。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是开放的,定理的证明方法多样,具有开放性;阅读并思考“泰勒斯与圆周角”的内容也是开放的。而教学重点放在圆周角研究的必要性、定义方式的合理性等方面,体现了教学的“精要”。

三是规范与灵动相结合的原则。在定义的探究上,先让学生自主描述,然后通过讨论逐步完善定义;在定理的证明上,引导学生“先特殊再一般”,对定理的文字叙述、图形描述、符号表示的相互转换,既强化了对定理的认知,又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同时,在定义生成和定理的探索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顺势而为,体现了教学的灵动性。

五、“博约课堂”的成果丰硕

我校的校训“博文约礼”成为全体成员共同的座右铭,形成了“博约课堂35+10”教学模式,在约束教师讲课时间的同时,也确保学生当堂训练的时间。我们以常规调研课为抓手,以公开课、课题组研讨课为交流平台,以学校每年的“博文杯”评优课、迎检迎测课堂调研为展示平台,扎实推进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课堂多了“趣味”“情味”和“创新味”,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发展。

在“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博约课堂’的研究”课题的引领下,我校课题“模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育的策略研究”“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均已获奖;两位教师被评为区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猜你喜欢
圆周角博学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圆周角平分线长度的一般性结论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基于圆周角的力学问题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求圆周角常见错误分析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圆中的特殊角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