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利华
(桂林旅游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为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扬帆起航。《纲要》提出,到2020年,桂林将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胜地。2016年中央电视台“歌从漓江来”端午特别节目和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南方分会场“花落”桂林,为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
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一流的自然景观,还要求桂林在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管理和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标准。然而,目前桂林旅游市场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建设和改进的地方。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对有关桂林旅游文本材料的汉英翻译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桂林旅游文本的信度和效度、文本的规范和统一以及文本翻译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1-3]这些研究大都是以桂林景区(点)名称翻译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一些著名景区(点)名称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其实,相对于景区(点)名称而言,旅游标识语更为常见,在景区(点)内甚至在公共场所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对于外国游客而言,这些标识语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旅游信息和服务,另一方面又是他们对桂林这座旅游名城的认知和印象的重要参照物。因此,旅游景区(点)标识语翻译的质量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外国游客的旅游感受,甚至进一步影响跨文化交流。鉴于此,本文从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针对桂林景区(点)标识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整改的措施和建议,以期这些译文既能充分表达出源语语义和文化内涵,又能符合英语语言表达习惯,从而促进桂林涉外旅游发展,提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品牌和形象。
“功能对等理论(FET: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是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的。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4]。依据信息论、交际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等的原理,奈达进一步提出“动态对等”(又称“等效翻译”)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关注信息的接收者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力求译文在语言功能而非语言形式上与原文对应,即“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根据奈达的理论,在旅游标识语翻译中,译者应以“动态对等”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信息功能和文化内涵。检验译文与原标识语是否“等效”,一方面取决于该译文的应用性功能,即外国游客能否在较短时间里准确理解这些旅游标识以便从中获取信息和帮助。另一方面,如果标识语的翻译还能够给外国游客提供景区(点)丰富的风土人情、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以及寓意深刻的汉语背景,并且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这样的译文不仅达旨、共喻,而且还体现了旅游标识语文本翻译中的“动态对等”原则。
根据桂林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桂林现有3处国家5A级景区,23处国家4A级景区[5]。笔者选择其中的象鼻山、叠彩山、芦笛岩、两江四湖、漓江、王城独秀峰、印象·刘三姐等几处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内的旅游标识语的汉英翻译为样本,分析这些标识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从“动态对等”的词汇、句法、篇章、文体4个方面对这些译文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期提高这些旅游标识语的翻译质量。
一个词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运用。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找到两个完全相对等的词汇是几乎不可能的,特别是景区(点)标识语的翻译更是如此。标识语大都言简意赅,有些地名标识语是约定俗成的,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思想。这些地名标识语的翻译都应该遵循功能对等理论中的词汇对等原则,在此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译名的规范和统一。
“象鼻山”是桂林市的城徽,驰名中外,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景区内有几处把象鼻山译为“Xianbishan Hill”,译者采用音译法,笔者认为不妥。根据“动态对等”的词汇对等原则,“象鼻山”的英文翻译应为“Elephant Trunk Hill”,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一些外国游客看不懂汉语拼音所产生的困扰,而且把一只巨象站在漓江边伸鼻豪饮江水的神态表达了出来,既达意又传神。“伏波山”因孤峰雄峙,半枕陆地,半插江潭,遏阻洄澜,使江水倒转回旋,有降伏波涛之力,所以,“伏波山”不应译成“Fubo Hill”,而应译成“Wave-Subduing Hill”(抑制波涛的山)。同样,“叠彩山”不应译成“Diecaishan Hill”,而应译成“Piled Silk Hill”,取其“彩翠相间,若叠彩然”之意。还有像“独秀峰”(应译成“Solitary Beauty Peak”)、“世外桃源”(应译成“Peach Blossom Land”)、“芦笛岩”(应译成“Reed Flute Cave”)等。榕湖湖边几处垃圾桶上的英文标识语翻译错得离谱,“可回收”译成“Recycled”,“不可回收”莫名其妙用了“Organism”一词(“Organism”在维基词典中的解释是“living being with parts which work together;individual animal or plant;any system with parts dependent upon each other”。这3种释义都跟“不可回收”毫不相干。正确的译文应该是“Non-recyclable”或“Unrecoverable”)。“可回收”是指“此处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不是指“已经回收好的”。所以,正确的译文应该是“Recyclable”。游客陶醉于美丽的湖光山色之时,看到这些错误百出的标识语,不知心中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对这个城市的美好印象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毋庸置疑,句法对等比词汇对等更复杂。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有很大差异,如句子结构、句序和连接手段等。在翻译旅游标识语时,译者应分析理解原文的句意,把握好原文的框架结构,合理运用顺译法、结构调整法、分句法、编译法等翻译策略,适当地进行增减、编述、并改等调整,形成简洁达意的译文。
比如,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选为世界最美河流之一的“漓江”,英文名称采用顺译法,即“先译专名,后译通名”,应译为“Lijiang River”。同样,“灵渠”应译为“Lingqu Canal” 。“叠彩山”下有一个地方曾经发生过滚落的山石砸伤游客的事件。事后有关部门在发生地段竖立了一块警示牌,提醒游客经过时要注意安全。警示牌上方的中文是“此处为危岩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请勿逗留!”,下方对应的英文译成“Here is the collapse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one areas, do not stay!”。该标识语的翻译存在句法不对等的错误。这句的主谓宾结构应该是“Here is the prone area of……”(译:这里是……的多发区域),而不是“Here is the collapse of ……”(译:此处是……崩塌),属于典型的主宾错误搭配。所以,这句标识语的直译应为“Here is the prone area of rock collapse. Do not stay!”。若采用意译“Beware of rockfalls. Please pass quickly.”言简意赅,效果则更好。芦笛岩风景区内一处公共卫生间里面的标识语:“请用手按冲水!”被译成英文“Please push the toilet with your hand!”。这样的译文令人啼笑皆非:厕所岂能用手去按?很显然,这样的译文犯了动宾搭配错误。其实,这句中文属于省略句,完整的意思应该是“请用手按(按钮)(来)冲水”,对应的英文就应该是“Please push the button to flush!”。
篇章对等又叫语篇对等。语篇是一种语言使用单位。因此,我们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不能只分析语言本身,而要看语言是怎样在特定的语境中体现意义和功能。下面,本文就语篇对等中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层面分析一下翻译旅游标识语时如何做到“功能对等”。
情景语境要求旅游标识语的翻译要符合特定的旅游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江四湖·象山景区”于2017年2月入选国家旅游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公示名单,有望成为桂林第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于2014年开始创建,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及景区人文内涵等方面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有待提升,比如上文提到的景区内几处垃圾桶上的标识语翻译,明显是硬伤。还有,“两江四湖”这个旅游名称标识语的翻译,景区内就有几个不同的译本,很不规范统一。有的直译成“Two Rivers ,Four Lakes”,有的意译成“Dreams on Water”,还有的译成“Guilin Water System”。笔者认为直译不传神,没有表达出“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桂林环城水系的神韵。而“Dreams on Water”表达的是游客在游览两江四湖时候的心理感受,和原文相差甚远。“Guilin Water System”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翻译,即反映了“两江四湖”的内在本质和文化内涵,又比较符合景区景点名称标识语翻译的情境语境的要求。
另外,翻译和语言、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标识语的翻译也不例外。比如,千百年来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经典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笔者在不同景区(点)至少见过3种译文:“Guilin’s scenery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王城独秀峰”景区的译文),“Guilin’s landscape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the world.”(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宣传手册中的译文),“East or west,Guilin landscape is best.”(“漓江”景区旅游宣传资料中的译文)。前两种翻译尽管都达意,句法上也没错,但没有考虑西方游客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意识。一般来说,西方文化语境中对动辄以“天下第一”“世界一流”而自居的提法是比较反感的。而自公元前到唐宋年间,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天下”即是“国家”。因此,西方游客可能更接受“in China”或“in the country”。笔者认为,“East or west,Guilin landscape is best.”的译本套用了英语的一句谚语“East or west,home is best”的格式和语言特点,既能准确表达源语言的本意,又贴近西方游客的文化背景,堪称上乘之作。另外,“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千古名句还有一个比较传神的译本,供有关部门借鉴参考:“In terms of natural scenery, Guilin is Miss World and Yanshuo is Miss Guilin.”(该句直译:“就自然风光而言,桂林是世界小姐,而阳朔是桂林小姐。”这是一种意译策略,属于典型的“异化翻译”。)
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旅游翻译是一种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概括地说,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心理的交际活动。”[6]因此,旅游标识语的翻译首先要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为外国游客提供及时便利的信息指导和旅游服务;其次,很多标识语的内容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标识语,游客不仅可以领略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能体验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景观。因此,景区标识语翻译必须坚持“等效翻译”原则,坚持文体风格的“动态对等”,综合考虑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语言风格和旅游心理。
桂林“两江四湖”的榕湖景区内有一段标识语介绍词:“榕湖饭店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榕湖西畔。庭院内,绿草茵茵,小桥流水,桂花树下石凳石桌。”对应的英文翻译成:“Ronghu Hotel is located at the west of the beautiful Ronghu Lake(Banyan Lake). Inside the yard, grass is so green. There is also bridge and river. Stone chairs and tables are under the trees.”这段译文是典型的中式英语风格,逐字逐句刻板对译,意思不流畅,句子松散不连贯,原文描写的优美景色荡然无存。根据“动态对等”的原则,建议改译成外国游客容易接受的文体风格:“Located at the west of Ronghu Lake(Banyan Lake), Ronghu Hotel enjoys picturesque scenery and beautiful countryyard with green grass , bridge, stone chairs and tables under osmanthus trees.”至于像“小心台阶”(被错译成“Careful steps”)、“小心地滑”(被错译成“Carefully slide”)等很常见的标识语,译成外国游客喜闻乐见的文体风格就可以了:“小心台阶”译成“Watch your step! ”,“小心地滑”译成“Slippery!”。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中国旅游,亲身领略和体验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风采和神韵。世界旅游组织(WTO)的有关预测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取代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境外游目的国。[7]这就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在做好宏观规划的同时,抓好旅游市场细节的管理和建设,为外国游客提供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本文从桂林旅游景区(点)标识语的汉英翻译出发,探讨了在功能对等理论视阈下汉英翻译应该遵循词汇、句法、篇章、文体等4个方面的“动态对等”。目的在于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制定相关政策,出台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管理,从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向外国游客展示更加成熟和规范的桂林旅游市场。
[1] LI Z N. Suggestions on how to standardiz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some scenic spots' name in Guilin [EB/OL].(2010-12-29)[2017-10-10]. http://www. jks.cn/show news. asp. News ID-7604.[李正南. 规范桂林若干景点英文名称的建言[EB/OL].(2010-12-29)[2017-10-10]. http://www. jks.cn/show news. asp. News ID-7604.]
[2] FU Z Y. On the constructive motivation of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Guilin's tourist attraction translation text [J].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11(26):69-70. [傅治夷. 论桂林市旅游景点翻译文本效度和信度的建设性理据[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6):69-70.]
[3] LIU A P.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Guilin scenic areas and coping strategies[J]. Tourism forum,2014(3):82-87. [刘爱萍. 桂林旅游景区(点)英译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旅游论坛,2014(3):82-87.]
[4] NIDA E 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Notherland:E.J.Brill,1969: 12.
[5]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Guilin Tourism Bureau[EB/OL].[2017-10-10].http://www.gltour.gov.cn/ [世界旅游组织官方网站[EB/OL].[2017-10-10].http://www.gltour.gov.cn/]
[6] CHEN G. Tourism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guide [M].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0:59.[陈刚. 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59.]
[7]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EB/OL].[2017-10-10].http://www.unwto.org/ [世界旅游组织官方网站[EB/OL].[2017-10-10].http://www.unwt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