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牙隐裂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8-11-21 13:20杨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1期
关键词:早期诊断临床效果

杨飞

摘要 目的:探讨牙隐裂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牙隐裂患者100例,分为两组。甲组给予传统的充填手术治疗,乙组给予口腔综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8.00%,低于乙组;甲组复发率32.00%,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与针对性治疗可以提高牙隐裂患者的临床效果,减少复发。

关键词 牙隐裂;早期诊断;临床效果

牙隐裂作为临床口腔科除龋齿外常见的一种牙体硬组织疾病,早期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咬合不适、冷热刺激敏感等。由于牙隐裂患者早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因此往往会被忽略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加之部分隐裂牙折线靠近牙本质的深层,容易引起牙髓炎,严重者甚至引发牙齿劈裂,最终不得不拔除牙齿[1]。因此,针对牙隐裂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预防疾病进一步进展,保障患者的牙齿健康。本研究收治牙隐裂患者100例,探讨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牙隐裂患者100例,分成两组,每组50例。甲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5.8±5.4)岁。乙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5.5±5.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经知情同意;②患者的牙体完整但存在咬合不适,或者接触冷、热刺激时表现出疼痛症状;③检查时发现患牙折线、发育沟吻合且延伸至边缘嵴。

排除标准:①牙体不完整;②意识不清晰;③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完成治疗;④中途停止治疗等。

早期诊断:①染色法诊断:吹干患者牙面均匀涂抹碘酊,之后可见自合面窝沟到边缘嵴存在“碘线”;②咬合试验诊断:将棉签放置在患牙面上,患者咬合时折线处可出现割锯样疼痛;③扪诊法诊断:患者上下牙咬合时牙动度超过邻牙;④光源辅助检测:通过口腔科光固化光源探照隐裂牙,可见线状变化;⑤显微镜法:通过显微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牙上的隐裂线;⑥通过口腔科X线检查诊断:X线检查结果提示可见牙齿硬骨板增厚,且牙槽骨的密度升高,骨小梁明显增粗。

治疗方法:甲组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后均施予传统的充填手术治疗,取仰卧位后明确隐裂牙位置,然后再结合患牙的基本情况制备窝洞,之后磨去牙齿裂纹并展开患牙的瓷牙预防性充填治疗。乙组患者确诊后均接受口腔综合修复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若患牙牙体的硬组织裂纹未达牙髓,但出现敏感刺激、咬合不适时,需要采取永久性的全冠修复治疗。②若牙隐裂患者伴随可复性的牙髓炎时需展开临时冠修复治疗,在此之前需要先准备牙体,对患者的患牙以冷水降温,修复治疗期间机器转速调整合理,以免刺激患者的牙髓。修复结束后若患者0.5月后无任何症状产生即可展开永久性的全冠修复治疗。③若牙隐裂患者已经并发不可复性的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炎,可先调节其应急牙齿咬合、开放牙髓,通过光面带环固定预防其牙体劈裂,之后再展开根管治疗,根管治疗结束1~2周后如无任何不适,开展常规的全冠修复治疗即可。

疗效评估标准:将临床效果分为3个级别,即治疗失败、症状改善、治疗成功。①治疗成功:治疗后患者牙齿无刺激疼痛症状,患牙咀嚼功能完全恢复,X线检查结果提示根尖周的组织、牙周组织等无任何异常;②症状改善:患者治疗后无自发痛、刺激等症状,患牙咀嚼功能基本已经恢复,但存在轻微不适感,X线检查结果表明根尖周与牙周等组织无显著变化;③治疗失败:治疗后患者咬合痛显著,患牙丧失咀嚼功能且牙龈反复发炎、红肿,牙周溢脓等,X线检查结果表明患牙的牙周、根尖周等存在阴影,或者患牙牙体完全劈裂,需将其拔除或牙种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8.00%,低于乙组的96.00%,甲組复发率32.00%,高于乙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口腔疾病,牙隐裂不仅给患者咀嚼功能带来影响,而且还会诱发其他炎症,表现出牙齿疼痛难忍症状,使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由于牙隐裂早期发病时无显著症状,待疾病进展发生刺激、疼痛时,又容易与其他口腔疾病混淆,因此,早期做好诊断与治疗十分关键[2]。

临床资料提示,年龄是牙隐裂患者的一个致病因素,通常该疾病的主要以中青年为主,这是由于青年人群具备发达的咬肌,咬合力偏大,牙齿磨耗不均易出现高陡斜面;另外,大面积龋齿也是牙隐裂患者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充填牙齿余留的牙体组织偏少,易引起牙隐裂;或经根管治疗过的死髓牙脆性增加,也容易引起牙隐裂。所以,选择合适的方式加强早期诊断十分必要。对于该疾病患者而言,应尽可能做到早确诊、早治疗,提高活髓牙存留率,减缓患者的痛苦,尽快帮助其恢复正常咀嚼功[3]。

本研究表明,针对牙隐裂患者展开早期诊断,并积极开展口腔综合修复治疗,既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又能够大幅度降低复发率。口腔综合修复治疗基于传统的充填治疗,能够将患者受损牙体组织彻底清除,同时尽可能修复患牙与邻牙之间的关系,能够提高牙齿边缘密合性,这对于维持健康牙周组织有重要作用。此外,口腔综合修复治疗还能够帮助牙隐裂患者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对牙体产生较大强度,可有效预防牙折情况发生,降低牙体再损伤率,从而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对牙隐裂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口腔综合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颇高,建议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彩霞.对208例牙隐裂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5):64-65.

[2]陈德奎,范俊.48例牙隐裂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4):144-145.

[3]主宝军,王晓琳.40例隐裂牙的临床治疗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6):72-74.

猜你喜欢
早期诊断临床效果
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30例的临床分析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