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8-11-20 11:56苏齐长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激趣合作高效

苏齐长

摘 要: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相关案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激趣;实践;合作;应用;探究;高效

我们学校地处乡村,属农村学校,40%的学生来自本乡村,还有60%的学生来自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大部分学生家庭环境较差,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教,所以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课后复习少,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成绩低下。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趣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学习数学。事实上,选择一个好的问题,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共同参与,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我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并根据学生实际,从他们熟悉而又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数学知识的学习也离不开实践。心理学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的前沿。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精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活动过程,促使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使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十一章“三角形的边”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先让学生用准备好的长分别为2cm、3cm、5cm、7cm的四根小棒做实验。要求学生取上述四根小棒,用其中三根小棒首尾順次相接,看看是否都能围成三角形?边实验边把情况记录下来。

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发现三角形存在的条件,并自己总结出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因而,学生学习效果特别好,掌握知识特别牢固。可见,实践探究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三、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四、明理中强化,应用探究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这一环节,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例题、习题的教学功能。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并利用课本的“随堂练习”进行强化训练,还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了一些习题作补充,在此环节,我还加强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把课本(八年级上册)P3的例题作如下变形: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已知底边长为6cm,求腰长。

变式(1)将“底边长为6cm,求腰长”改为“已知腰长为6cm,求底边长”怎么解?求解后的结果合理吗?如何检验?

变式( 2 )将“底边长为6cm,求腰长”改为“一边长为6cm,求其他两边长” 怎么解?两种结论都合理吗?怎样检验?

在教学中要善于以课本例题、习题为原形进行适当的引申、拓展,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郭岗田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教育,2012.

猜你喜欢
激趣合作高效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