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升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现状,随后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强化教学组织策略三个方面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措施,希望这些观点能够有效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生主体性;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掌控之下的,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而,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展教学方式方法,避免教学活动的单一性,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和提问的时机,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保障语言教学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一、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高质量的高中英语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自我效能并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难以培养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并不扎实,难以适应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其次,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能力,对语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较差。再次,具有“功利性”的英语学习价值观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以升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使高中英语的教学呈现出单一性、机械化的特征,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潜能。最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理念,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与此同时,教师对英语课程性质和任务的不明确,也会影响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1]。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人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积极的情感会促进认知结构的内化、适应和平衡,消极负面的情感则会限制认知活动的有序开展。因而,高中教师在从事英语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体察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与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积极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将自己看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生活的帮助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化与学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微小进步,并及时予以肯定,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要注意相应的方式方法。例如,对脾气暴躁、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采用“先扬后抑”的教育方式,先找出其与所犯错误有联系的优点加以肯定、赞赏,在紧张气氛缓解之后在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客观的批评;对性格温和、乐观大方的学生可以利用“打趣”的方式,以诙谐幽默的语言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最后,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包容、开放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其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完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英语的乐趣。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能够有效促进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以学生为教学的立足点,让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将学科知识机械地填塞进学生的头脑中,并不能使其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课堂上激励、组织、点拨和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内化、转化和深化。其次,高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通过自身端庄大方的仪表、生动幽默的谈吐、亲和友善的态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表率,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帮助学生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培养坚毅乐观的性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要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开展分层教学,促进班级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
(三)强化教学组织策略
高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强化教学组织策略,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一般来说,英语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为四种:全班活动、对子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高中英语教师要明确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并制定相应的组织策略。例如,对子活动是指将全部学生成对分组开展教学活动的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适宜的、清晰的、且具有一定信息差距的任務活动,并在活动开始之前,进行活动示范,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在安排对子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单纯依据自然座位相邻原则进行划分,以避免对子质量的参差不齐,此外,课堂上,对子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5分钟左右为最佳[2]。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其正确的英语语言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海东.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研究[J].现代交际,2018(3):159-161.
[2]隋伟男.“以生为本”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