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转型以及人才需求的增加,我国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本文基于现阶段对高校双创教育研究的现状以及创新实践平台合作模式,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和完善双创教育的保障制度,旨在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双创;实践平台;保障制度
一、前言
就我省内高校近年来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毕业生需求大幅增加,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加强,科学、合理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从而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1、建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管理机构能够更加规范的计划创新创业教育,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应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管理机构当中,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科研室或研究部门。在教学实践方面,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都是来自于企业管理学科教师,很大程度上会缺乏创业经验和经历,其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经验,根本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要求。由此可见,为了能够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要求,需要尽快培养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取得执业资格的教师来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中来。如参加每年各省教育厅组织的创业师资能力的提升培训。另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研室的成立,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研究,并且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意识
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框架建立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加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尤其是教师对当地创业政策的了解。同时,为了能够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性,需要组织教师走进社会和企业,通过与社会企业的直接接触,来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形成校内导师与校外创业导师共同协作的创业平台。
三、大力开展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1、结合专业开展实践教学
要想上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那么就需要加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力度,制定完整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其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但这需要将专业实践教学作为重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通常会将专业人才就业、创业需求进行结合,能够根据具体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来将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融入其中,并且能够根据这些要求来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活动。比如: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地“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业大赛以及观摩政府创业活动与路演项目。开阔学生眼界。
2、加强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如今,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欲望如此激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却不高,创业成功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内的一些实践活动与社会项目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在没有实际社会工作经验时就参与创业,自然也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根据这一问题,高校可以从优质企业引进创业导师,并为学生制定毕业实习创业计划,站在企业实践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多种平台,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建立校创业项目选育基地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的建设,在学校大创业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创业训练教育的提升,又能为下一步的创业孵化教育做好前期准备。创业种子项目主要来源于大创计划、学院创新创业中心的创客项目、学生基于偏爱自由选择的创业项目、院校两级开展的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等。学校建立创业种子项目咨询与辅导机制,由校创新创业咨询中心专家负责,对种子项目提供技术化延伸指导和商业化拓展指导。同时引入社会创投资源,对优秀项目进行孵化,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助力加油,使学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学校可以成立由校领导担任组长,教务处牵头,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等多部门组成的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由热衷于创新创业教育、且在省内各学科创新创业教育领域颇有影响力的教师组成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咨询与评估等。
(二)制度保障
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可以制定《“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关于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学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修订《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学生优先转入相关专业学习等。并出台《本科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办法》,将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情况纳入附加教学工作津贴,记载教研工作量,并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三)经费保障
学校可以根据财政情况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近几年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培训、创新创业竞赛、大创计划等方面建设及奖励资金近30万。
(四)师资保障
学校应该十分重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采取 “自培”和“引进”两种模式努力培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各类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培训,年均培训教师达20余名,每年为“大创计划”指导教师开设讲座。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目前我國高校教育改革重点在于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工作,但因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教育部门领导与广大师生一同努力,才能使其走向平稳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钟迪,李文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9(4):74-76.
[2]薛慧.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4,(3):65-66.
[3]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24.
作者简介
陈肖霖(1991.10—),男,四川省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教师,讲师。
(作者单位:四川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