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

2018-11-20 11:50谢绍录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有效培养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谢绍录

摘要: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必须要经历的,学生们在初中的时候才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正是培养孩子走向成熟的时期。初中时,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通常都是教师对不同学科的讲解进行教育的,在众多的学科中,历史学科的地位虽然不仅语数英,但是也占有一定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对于国家历史的了解。想要培养学生们学习历史的能力的关键所在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中。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这就导致了课堂的枯燥乏味,从而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开展。本篇文章主要提出了培养初中生对于历史学习兴趣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有效培养;策略

引言:

历史这门学科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初中阶段才有的,初中阶段是学生对于历史学科进行系统性学习的初级阶段,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提升价值观。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一层一层揭开初中历史神秘的面纱。

一、对导入部分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的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几乎都是开场到几部分内容的介绍再到课堂结语,想要使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良好的开端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开展课堂导入的时候要学会运用多元化的导入形式,有助于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导入课堂教学的形式很重要,主要导入课堂教学的方法有:

(一)故事导入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脱离了小学阶段的稚气,心理的发育也逐渐成熟,但是故事對于他们来说,还是有足够的吸引力,很多的学生都会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入历史故事作为历史教学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很快的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故事中[1]。例如,教师在教学《三国鼎立》时,可以先导入同一时期的故事,如《官渡之战》,通过播放影视资料或是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于人物的了解,便于学生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教师在讲完这一故事后,在讲要学习的内容,此时大部分的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想翻开课本,想要探究三国鼎立的样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古诗词导入法

很多古诗词的创作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能够反映出作者创作时的背景以及作者的亲身经历,简而言之,每一首古诗词都是当时时代的缩影,不同时代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也是不同的。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古诗词导入,使学生们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以此来了解创作时的时代背景。例如,教师在教学《夏商西周的兴亡》时,可以利用《尚书》中的一首诗进行导入“时日曷丧,予给汝皆亡”,让学生自由体会,然后经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们了解到在当时的夏朝,人们恨透了夏桀,宁愿与夏桀同归于尽也不愿在他的统治之下[2]。然后教师在追加提问:什么当时的老百姓那么恨夏桀呢?你们对夏朝有多少了解呢?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历史的学习,此时的学生们就会对夏桀充满好奇,想要知道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才会让老百姓写出这样的句子,好奇心与求知欲被层层激发,更好地走进课堂,学习新的知识。

二、充分利用教学的资源,对历史知识进行直观的了解

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已经是很久之前发生的事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现在完全不同,想让学生将现代的思想到历史环境中,学生很难做到,所以,历史教材上都会配以很多图画方便学生进行了解,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历史情境中,具体的方法有:

(一)借助一些漫画资料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对于很多的初中生来说,都喜欢看漫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选取一些合适的漫画带入到课堂中,借助漫画的形式更好的对历史知识进行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香港与澳门的回归》时,可以准备一张中国地图,使学生们找到香港与澳门的位置,然后在对香港和澳门进行介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被分割出去的,然后准备一些香港澳门回归的漫画,在漫画中以学生喜欢的画风讲述了香港与澳门回归的过程,让学生一边阅读漫画一边增进知识点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是简单的文字阅读,而是通过漫画加深对历史的了解[3]。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现如今,已经是科技信息化时代了,很多教师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一下子变得受到很多学生的喜欢,激发学生们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也使得静态的文字变得活跃起来了。

三、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每个时代,想要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个时代的灵魂,只有对教学的环境、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使学生们进行分组学习,合作创新,从而提升团队协作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三大改造》时,可以创设情境:“一位老人在去世之前,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叫到自己的面前,让三个儿子每一人都将一根筷子折断,这三个儿子很快就折断了自己手中的筷子,接着,老人将一捆筷子放在儿子面前,没有一个儿子可以将其折断,但是当三个儿子在一起用力时,筷子很快就被折断了。”通过创设这样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提升团队协作的能力[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关键所在,只有使学生们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中。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巧用教学资源、借助合作学习方法,营造趣味的课堂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 论坛,2014 (17):85-86.

[2]李晓宁.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 (13):56.

[3]于立军.探究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 (02):64-65.

[4]王大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J].学周刊,2016 (03):188.

猜你喜欢
有效培养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