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求赐 苏慧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人们对个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的关注日渐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同时人们对学生性别差异之于学习品质好坏的影响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以武夷山市实验小学近年畢业的某届部分学生从一年级至五年级的数学平均成绩的统计分析为例,从学生性别差异入手,寻找导致学生学习品质差异的心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原因,因势利导,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策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性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小学生;性别差异;学习品质;影响因素;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225-03
一、引言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为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性别差异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就是属于小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那么,性别差异是怎样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品质,我们又如何依据实际情况,通过教育策略来减少性别差异给小学生的学习品质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呢?了解性别差异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前提,而在此之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也做过相关的研究,但对于提出的解决策略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论述。
国外学者对学生性别差异的影响的研究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马克思认为男女两性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马克思将男女两性分为“刚强的一半”和“美好的一半”[3]。而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20世纪20年代曾对男女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两性在语言表达、短时记忆、空间知觉、推理分析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1]。
国内学者郑新蓉和韦小满[2]在其研究论文中指出了中小学男、女生在学习与发展中的主要差异有以下几方面:“男生擅长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学习方式,而女生倾向于文字及语言类的学习方式、女生普遍用于学习的时间比男生长,用于体育运动和与同伴玩耍的时间比男生少、男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方面强于女生,女生的终身教育观念比男生更好等”。
人们开始关注男、女性别差异是否给小学生的学习品质带来不同的影响,并希望能从中找出规律,运用教育对策来指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最终提高学业成绩。
二、样本选取及调查结果分析
本文以小学数学成绩为例,为了解小学男女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变化情况,并用来分析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笔者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抽取了武夷山市实验小学近年毕业的某一届220名学生(其中男生120名,女生100名)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数学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由于小学六年级作为毕业班,复习课多,影响因素复杂,所以不做调查分析。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小学数学的题量、难度等因素的影响,从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男、女生的成绩都是呈下降趋势,而且从三年级至四年级,成绩有一个明显的跳跃式下降。而女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总体名次要优于男生,在一、二、三年级女生的平均成绩高于男生,在四、五年级男女学生成绩相当,但男生的数学成绩会略优于女生。
三、小学生性别差异导致学习品质差异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小学生性别差异还是会导致学习品质差异,根据导致男、女生学习品质差异的学习状况以及教育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性别差异的心理原因。心理学表明:男、女生在总体的智力水平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且智力水平高并不意味着学业成绩一定优秀。不少研究发现,在影响学生学习品质的原因中,除智力之外,还受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兴趣具有明显的差异。由于从小父母的期望和社会观念的不同,男生喜欢探究物体的内部结构,动手进行操作、实验;而女生则喜欢与人讨论、在活动中进行合作。虽然男生的兴趣比女生广泛,但持续的时间较短;虽然女生兴趣不如男生广泛,但持续时间较长。男女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是由男、女生在兴趣方面的差异所引起的,比如在语文和英语的学习中,教科书的内容大多是关于故事的阅读及景物的描写,比较形象具体,符合女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女生在文科学习方面占有优势。[4]
2.教师期望的不同。教师期望是指教师把具有各种各样个性的学生用某种观点来分析,从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到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和认同。“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喜欢女生,认为女生文静、认真守纪,讨厌男生的顽皮、违纪和马虎,却很少对男生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培养男生细心认真的品质”[6]。这就使原本存在的男、女生在学习品质上的差异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被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教师对于男、女生的行为标准有不同的评价,经常表扬女生的听话、懂事,夸奖男生的独立、具有创造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女生的自信心与独立性的发展,导致在学习中,女生的依赖性较强,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男生的学习更具独立性。
3.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当。由于学校教育工作者对于男、女生由性别差异造成的学习品质差异的研究不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性别形成的学习品质差异的原因缺少科学的了解和认识,对于男、女生由性别差异导致的学习品质上的差异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在小学阶段,“教师多以讲授的方法给学生传授新知识,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女生占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女生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服从权威,所以她们能毫不犹豫地全盘接受教师传授的新知识,并认真学习”[6]。而男生由于好动和敢于反对权威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中不能按部就班地跟随老师的思路。
4.父母对待儿子女儿的期待不同。而在对于孩子的要求上,父母对男孩比较严格,希望男孩能独立、自主,在长大后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而对于女孩则更加宽松,希望能培养女孩温柔、细心的特质。因此在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女生倾向于做完作业和考卷后的检查,在错误率上可能更小;女生拥有更好的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比男生更注重学习用品的整理,这也是小学阶段女生的高分人数和平均分高于男生的原因。父母对于男孩的期望要比对女孩的期望高,他们认为男孩头脑聪明灵活,会擅长于理科方面的学习,如数学;而认为女孩更擅长于文科方面的学习,如语文、英语等,这就造成了男、女生在不同学科中的不同优势。
四、针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的性别差异采取的策略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性别差异对小学男、女生的学习品质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小学男、女生学习方式差异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我们日常的观察分析可以知道,女生对于学习的总体兴趣大于男生,她们喜欢语文、英语等偏向文科类的语言类学科,而男生则喜欢数学等偏向于理科类的学科。这与男、女生的特性有关,文科类的学习多要求学生倾听、接受上课的内容,理科类的学习则侧重于讨论、实验,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女生从小听话,能安静地倾听,更适合于文科类的学习;而男生活泼、好动,喜欢理科类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多创设小组讨论、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减少照搬课本、死记硬背的材料性内容,如通过如词语接龙、知识比拼等方式提高男生学习的兴趣。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对于学习成绩的态度上,女生比男生更加关注自己的成绩,这与家长、社会的期望有关。她们认为自己不擅长于学习,所以对学习成绩更加关心,这就促使她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用功,希望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中,女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自觉性高于男生,但在做作业遇到困难时,男生完成作业的独立性却优于女生。
那么,教师在纠正自己刻板态度的同时,还应帮助女生树立自信,激发其学习的竞争意识。客观评价自己是自信的基础,对于女生要鼓励,但对于存在的不足也应该指出并进行个别指导;而对于男生则应该培养他们有意注意的能力,由于男生在课堂中好动、好问,学习时比较粗心、容易走神,教师应培养其自制力,提高其有意注意等能力。
3.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上,小学女生相对听话、服从于教师的权威,因此平时会自觉地进行预习、复习,能够持续安静地倾听老师的讲课,但不经常举手发言或参加小组讨论;而小学男生在课堂上则无法像女生那样安静地听课,他们喜欢讨论、小组学习,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男女两性化的人性特点,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既要有女性勤奋好学、踏实耐心、认真细致的品质,也要有男性坚毅刚强、独立自主、富有理智的特质,不能被社会上的对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所束缚住,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创造小组合作的机会让男、女生互相交流,鼓励女生独立自强,成为学习的榜样;鼓励男生粗中有细,认真耐心,使男、女生在交流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4]
4.优化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为学生创设差异性的学习环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模式,摒弃以往成绩至上的教育评价方式。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的成绩做出评价,还要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态度、方式和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男、女生学习状况中学习兴趣、态度、方式和习惯的差异,创设出差异性的学习环境,令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发展女生学习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男生的语言能力与注意持久性。[4]
五、结语
我们必须承认性别差异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是存在的,作为高校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来说,要充分了解性别差异对小学男、女生的学习品质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男、女生学习方式差异的原因,从而在相应的课程教学中,提醒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小学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7-9]
参考文献:
[1]傅安球.男女智力差异与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33.
[2]郑新蓉,韦小满.我国中小学学习与发展的性别差异的调查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5):29-31.
[3]陈燕.初中生英语学习性别差异的调查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周姗姗.小学生学习状况的性别差异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5]李茂.彼岸的教育[M].上海:华東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1-112.
[6]吴亦明.浅论性别差异与学校教育[J].北京教育,2001,(9):14-15.
[7]魏国英,陈雪飞.家庭文化对青少年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5,(1):29-36.
[8]迈克尔·古里安.张品,减玉福等译.男孩女孩学习的差异[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132.
[9]孙丽娟.中小学生数学学力的性别差异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