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为何被卷上风口浪尖?

2018-11-20 03:58王石川央视评论员
北京观察 2018年3期
关键词:陈晓卿熔炉舌尖

文 王石川(央视评论员)

《舌尖上的中国3》(下文简称舌尖3)口碑崩盘了,自播出起便备受诟病,本该赢得好评的美食节目,变成了“吐槽大会”;曾让人深夜舔屏的国产超级IP,带来了“全民找茬”。对此,该怎么看?

将舌尖3贬得一无是处,并不客观。与前两季相比,舌尖3确有创新。单看网络点击率,数字也较为好看,据统计,舌尖3播出8天,相关视频在一些主流视频网站的点击总量超过两亿次,“激发了纪录片互联网传播效果的新热潮”。

同时,既然是一档公共节目,就应该容得下批评,哪怕批评不合理也应该尊重网友的发言权。诚如前两季导演陈晓卿所称,“接受得起赞誉,就应该能接受误解。因为观众是熔炉,任何一个作品,尤其是有影响力的作品,都要到这个熔炉里面历练。这很残酷,但是也无奈”。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成长。

舌尖3之所以滑铁卢,有人归结为过分迷恋繁杂的技艺、刻意营造淳朴自然,有人归结为过于渲染养生之道,似乎应该“盘着手串儿抱着保温杯看”,还有人直问:我要看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美味,你给我演《知音》里的人间百态是几个意思?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对玄学的迷恋,使得舌尖3呈现出一种令人痛惜的价值观。

众口难调,见仁见智。如果说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好恶,那么在这些好恶中不难找到“最大公约数”,在万千槽点中不难发现交集,即这档曾被誉为“国民美食下饭片”的节目,硬伤过多,失之严谨。更可怕的是,不少错误纯属常识性错误,令人错愕。

比如,节目将大口黑鲈(美国加州鲈)当成花鲈,节目中希望通过美食演绎“莼鲈之思”的文化故事,用心良苦,也别具匠心,但是因现硬伤而大煞风景。

类似的错误不胜枚举。根据部分网友的收集就能找到不少:把钵钵鸡和麻辣烫混为一谈;把起源于宜宾双河葡萄井的凉糕说成是起源于乐山;把西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形成的回民街说成唐朝便有了,而唐朝时期有的明明是尚书苑;又把渭南名吃山盆羊肉变为回坊的……

这些错误能不能避免?答案是肯定的。问题是,为何未能避免?陈晓卿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前接受采访时曾透露:“舌尖”系列在制作时邀请了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从科学、严谨的角度解释食品的“真相”,揭示美食的“秘密”。无独有偶,舌尖2的一名美食顾问也撰文称,因为专业度不够而出现的这些常识性错误,是舌尖3引发吐槽的最初原因。该顾问认为:“美食是一门需要大量时间和见识的行当,而且要亲自尝试与比较……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两个月的蜻蜓点水式的调研,是连门都入不了的。”

总结陈晓卿和该顾问的观点,一言以蔽之,看似吃吃喝喝的美食节目也必须严谨,必须小心求证,否则就会闹笑话。一两个笑话或不致命,但笑话多了,不仅削弱节目的严肃性,更可能透支自身公信力。网友在戏谑之余,会不会果断抛弃?

舌尖3被卷上风口浪尖,未必是坏事。观众越来越挑剔,更不是坏事。所谓知耻近乎勇,舌尖3总导演在回应中称,第三季不仅诠释中国的美食和人,也尝试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与时代的流转。也许,扬长避短,与专业人士多交流,与广大网友多互动,才能取得明显进步,收复“失地”,重现昔日荣光。

猜你喜欢
陈晓卿熔炉舌尖
凝视
谁 想 念 谁
锻造匠心精神,开启员工思想教育新领域
吃货的权力
陈晓卿的“筐”
发烫的熔炉不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