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镜(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影像学改变

2018-11-19 10:24赵小锋余德怀刘鹏川赵学平
吉林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压痕椎间盘磁共振

瞿 晖,赵小锋,余德怀,刘鹏川,赵学平

(贵州航天医院,贵州 遵义 563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疾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段之一。椎间盘镜(MED)是一种微创治疗,在临床上效果良好。随着影像学快速发展,磁共振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及治疗不可缺少的影像学检查,可清楚显示脊髓、神经受压等情况,在术前诊断和术后评估疗效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本文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盘镜(MED)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进行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排除其他椎体不稳、终板炎、椎管骨性狭窄,术前经MRI及CT检查结果证实。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0~61岁;病程3个月~5年,其中L4~529例,L5~S111例。40例患者入院时均有腰部疼痛伴患肢放射痛、麻木感症状。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相关检查排除术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脊柱畸形、全身感染、周围神经病变者。

1.2手术方法:40例患者由同一组治疗医师完成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后C型臂X线机下定位椎间盘突出节段。根据术前MRI及CT检查结果确定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于背部突出侧取1.5~2 cm长切口,骨膜剥离器钝性分离周围组织直到椎板,链接椎间盘镜装置,安装显示系统。给予椎板咬骨钳咬出少量椎板,仔细剥离并摘除黄韧带,充分暴露椎管内硬膜,显露神经根,刺激神经根同时询问患者下肢症状是否相符。仔细分离神经根与硬膜关系,保护好硬膜及神经根,找出突出椎间盘,给予椎间盘刀钝性刺入,髓核钳咬出突出椎间盘及变形椎间盘组织。探查侧隐窝、神经根管是否通畅,若有狭窄则用椎板咬骨钳潜行扩大,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达到治疗目的。

1.3MRI及CT检查: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行MRI及CT扫描。采用美国公司生产的磁共振仪,线圈为全脊柱表面线圈。分别行横断面、矢状位扫描。扫描参数:SE序列T1WI:TR为500 ms,TE为15 ms,层厚为4 mm;FSE序列T2WI:TR为5 000 ms,TE为120 ms,层厚为4 min。腰椎间盘CT进行横断面扫描。

1.4观察指标:①观察手术后恢复情况并采用改良Macnsb疗效评价标准初步判断临床治疗效果;②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总分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③手术前后评估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总分为0~29分,分值越低,功能障碍越严重;④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MRI影像资料,了解椎间盘信号改变、硬膜外压痕的大小等表现情况,分析不同时间段椎间盘改变情况。

2 结果

2.1手术情况:本组4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3.12±5.1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0.25±3.13)ml,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8.16±5.19)d。本组患者中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椎间隙感染),经治疗后好转;3例为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经针灸、物理治疗后均明显好转。术后出院时评估临床疗效,优24例,良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0%。

2.2VAS评分和JOA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VAS评分为(3.19±1.09)分,较治疗前的(7.59±1.41)低,JOA评分为(23.25±3.27)分,较治疗前的(11.31±1.98)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硬膜外压痕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硬膜外压痕横径和纵轴分别为(4.03±1.35)mm、(8.98±4.35)mm,治疗前的(7.59±1.41)mm、(11.31±1.98)mm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手术治疗后磁共振影像学信号改变:术前40例椎间组织上T2WI信号减少,MRI影像资料显示,神经根明显增粗、变性,T2WI为高信号;术后3个月椎间盘信号无明显改变,术后6个月、12个月40例患者椎间盘信号改变,但术后32例椎间组织上T2WI信号明显回升,T2WI信号减低。见图1。

图1 在磁共振上椎间盘信号改变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椎间盘退变、失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及椎管相对狭窄,突出椎间盘组织诱发的疾病[2]。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较多,保守治疗仍是目前首选治疗,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仍需要手术治疗[3-4]。随着医疗不断发展,手术方案也较多,但趋向于微创手术,目前椎间盘镜及椎间孔镜在临床上应用较多,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游离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椎间盘镜为手术操作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可准确找到突出椎间盘位置,进行准确髓核摘除[5]。该手术切口较小,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早期下床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椎间盘镜手术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6]。但术后有极少数患者残留患肢麻木症状,术后未做相应CT及MRI检查明确疼痛原因。

结合影像学检查相关资料及临床症状评估手术效果较理想,为术后治疗提供客观资料[7]。随着医学不断发展,椎间盘CT及磁共振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及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部分。磁共振及CT检查具有无创、图像质量较高、分辨率较高的优点,根据磁共振分辨率可表现不同组织信号改变,可显示硬膜囊受压情况及椎间盘脱水信号改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具有较高分辨率及应用价值[8]。大多数患者下肢有神经症状,术前磁共振检查硬膜外有压痕表现,椎间盘组织在磁共振T2WI表现高信号,术后硬膜外压痕明显回缩变小,椎间盘信号明显改变,术后CT及磁共振能反应神经根受压情况,能评估术后患者恢复情况。

综上所述,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磁共振椎间盘信号改善不明显,术后6个月、12个月椎间盘信号明显改善,术后定期复查腰椎磁共振,观察椎间盘退变、硬膜囊受压情况、终板退化及不同组织信号改变情况,为临床提供较为理想的疗效评估,对于症状改善不理想的患者,可指导早期干预治疗,从而为改善临床症状指明方向,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压痕椎间盘磁共振
抗压痕透明粉在精车铝轮毂上的应用研究
准静态纳米压痕的理论基础与数据分析
单晶铜纳米压痕的取向效应和尺寸效应研究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星形轮压痕作为喷墨打印机个体识别依据的实验研究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