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启锌
小学高年级数学已开始显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若教师不关注这种差异性,不对其采取相对措施,很有可能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使班级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而分层作业的应用,则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更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本文就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四方面实施策略,旨在通过数学分层作业促进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往的数学作业,都是教师设计统一性作业题目,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同一份作业,而这些作业大多适合于成绩中等的学生。这样一来,成绩较差的学生感觉作业难度过大,学习信心下降。成绩相对好的学生会觉得作业过于简单,兴趣逐渐降低。对此,教师应设计符合学生个体化的作业,即实行分层作业。
例如,在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后,笔者会以学生学习能力为标准进行分层,学生能力较低或一般的学生,主要根据教材经典案例解题布置作业;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让学生在完成练习册的基础上留一到两道开放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进步。由此可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布置中,对学生进行分层设计,对学生学习有重要帮助作用,不可忽视。
对分层作业进行设计时,教师需注重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满足。作业不但应该包含基础知识,确保基础性学习目标的达成,而且应该有梯度,确保作业与学生的思维相符合,使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后,教师可对以下几个层次的作业进行布置。第一层次是填空题,如“一个梯形上底为20厘米,下底为13厘米,高是1厘米,则其面积是多少?”第二层次是实践题,如“一张方格纸每一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请在其中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确保其面积都等于6平方厘米。”第三层次是实际问题解决题,如“一个果园形似梯形,上底有80米,下底有60米,高有30米,一棵果树占地面积是10平方米,请问这一果园可种多少棵果树?”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作业,既能使数学水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得到满足,还能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都能够得到发展。
在分层作业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设置不同目标的作业,提出不同难度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层级水平,感受到成就感。
例如,在小学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以实现知识与技能为目标可设置如下作业:填空,463米=()千米,78克=()千克等;比较题,4元与3.7元,9.7与9.78等。以实现过程与方法为目标可设置如下作业:妈妈买回了水果,苹果1.6kg,草莓比苹果多0.2kg,香蕉比草莓少0.5kg,请问妈妈买了多少香蕉?这样一来,各层次学生都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旨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促使学生愉快、高效地学习发展。
作业评价是作业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教师展开评价时,需对不同评价标准进行设置,全班学生的评价不能应用一套标准,对不同的学生需有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评价语气方面应该有所差异,不同性格的学生,应予以不同的评价。
例如,“一块底是3米、高是2米的三角板,需将其涂成绿色,若一平方米涂料需8元钱,请问涂完这个三角板需多少钱?”这一练习题有一定难度,并非所有小学生都能完成。学生对此作业进行探究与完成后,教师需依据完成情况、学生性格展开不同评价。对于性格比较内向、有较强自尊心、未完成此题的学生,不可用批评色彩的语言。对于性格外向、数学水平较好但未完成此题的学生,可通过有一定批评色彩的语言进行提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从而提升其学习数学的信心。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环节,合理设计作业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技能、智能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对学生进行分层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注重学生学习满足感;对作业目标进行分层,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对作业进行分层评价,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分析,旨在通过数学分层作业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更好发展。